?江蘇自學考試大綱之30447數據、模型與決策2
摘要:以下為江蘇自學考試大綱之30447數據、模型與決策2,大綱十分重要,更新完畢后會有匯總貼,請相關考生留意。
以下為江蘇自學考試大綱之30447數據、模型與決策2,大綱十分重要,更新完畢后會有匯總貼,請相關考生留意。
第三章 統計資料描述分析
一、考核知識點
(一)圖表描述分析
(二)數量資料的特征數字
(三)屬性資料的特征數字
二、考核要求
(一)圖表描述分析
1、識記:(1)頻數分布概念,(2)頻數、頻率、累積頻數與累積頻率,(3)全樣本頻率、行樣本頻率和列樣本頻率,(4)莖葉圖。
2、領會:(1)統計表的種類,(2)編制頻數分布的意義,(3)頻率的性質,(4)頻數、頻率、累積頻數和累積頻率的作用,(5)全樣本頻率、行樣本頻率和列樣本頻率的功能,(6)莖葉圖的作用。
3、應用:(1)利用EXCEL編制頻數分布,(2)利用EXCEL編制交叉頻數分布表,(3)利用EXCEL繪制直方圖、折線圖、曲線圖,(4)利用EXCEL繪制累積分布圖,(5)利用EXCEL繪制帕累特圖、散點圖,(6)利用EXCEL繪制雷達圖。
(二)數量資料的特征數字
1、識記:(1)算術平均數,(2)中位數,(3)四分位數,(4)眾數,(5)截尾均值,(6)極差,(7)四分位數差,(8)方差與標準差,(9)變異系數,(10)相關系數。
2、領會:(1)算術平均數的特征,(2)中位數、四分位數、眾數特征,(3)截尾均值性質,(4)極差、四分位數差性質,(5)方差與標準差的作用,(6)變異系數作用,(7)相關系數的作用及應用。
3、應用:集中趨勢特征數字的綜合利用,(2)馬爾可夫不等式的應用,(3)算術平均數與方差的綜合利用,(4)切比雪夫經驗規則,(5)電子表格求解數量資料的特征數字。
(三)屬性資料的特征數字
1、識記:(1)離散比率,(2)GINI-SIMPSON指數,(3)熵。
2、領會:(1)屬性資料的中位數,(2)屬性資料的四分位數,(3)GINI-SIMPSON指數原理,(4)熵法原理。
3、應用:利用電子表格計算屬性資料離散趨勢。
第四章 參數樣本推斷
一、考核知識點
(一)統計量與抽樣分布
(二)參數統計估計
(三)參數假設檢驗
二、考核要求
(一)統計量與抽樣分布
1、識記:(1)統計量的含義,(2)Χ2分布的定義,(3)t分布的定義,(4)F分布定義,(5)單樣本均值抽樣分布,(6)兩樣本均值差抽樣分布,(7)單樣本比例數抽樣分布,(8)兩樣本比例數差抽樣分布,(9)單樣本方差抽樣分布,(10)兩樣本方差比抽樣分布
2、領會:(1)參數與統計量抽樣分布特征數字的關系,(2)統計量分布的性質,(3)Χ2分布的性質,(4)t分布的性質,(5)F分布的性質。
(二)參數統計估計
1、識記:(1)點估計含義,(2)區間估計的含義。
2、領會:(1)參數的點估計量,(2)單總體均值區間估計的做法,(3)兩總體均值差區間估計的做法,(4)單總體比例數區間估計的做法,(5)兩總體比例數差區間估計的做法,(6)單總體方差區間估計的做法,(7)兩總體方差比區間估計的做法。
(三)參數假設檢驗
1、識記:假設檢驗的原理。
2、領會:(1)什么是統計檢驗假設,(2)單總體均值假設檢驗的做法,(3)兩總體均值差假設檢驗的做法,(4)單總體比例數假設檢驗的做法,(5)兩總體比例數差假設檢驗的做法,(6)單總體方差假設檢驗的做法,(7)兩總體方差比假設檢驗的做法。
第五章 方差分析及其應用
一、考核知識點
(一)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二)單因素方差分析
(三)兩因素方差分析
二、考核要求
(一)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1、識記:(1)方差分析的含義,(2)方差分析的假設條件。
2、領會:(1)方差分析的術語,(2)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二)單因素方差分析
1、識記:(1)什么是單因素方差分析,(2)單因素等重復實驗總離差平方和分解,(3)單因素不等重復實驗總離差平方和分解,(4)單因素方差分析的假設提法。
2、領會:(1)單因素等重復實驗方差分析的抽樣分布,(2)單因素不等重復實驗方差分析的抽樣分布,(3)單因素等重復實驗方差分析的判斷標準,(4)單因素不等重復實驗方差分析的判斷標準。
(三)兩因素方差分析
1、識記:(1)什么是兩因素方差分析,(2)兩因素無重復實驗總離差平方和分解,(3)兩因素等重復實驗總離差平方和分解,(4)兩因素無重復方差分析的假設提法,(5)兩因素等重復方差分析的假設提法。
2、領會:(1)兩因素無重復實驗方差分析的抽樣分布,(2)兩因素等重復實驗方差分析的抽樣分布,(3)兩因素無重復實驗方差分析的判斷標準,(4)兩因素等重復實驗方差分析的判斷標準。
第六章 回歸模型及其應用
一、考核知識點
(一)線性回歸分析
(二)非線性回歸分析
(三)線性回歸分析的推廣
二、考核要求
(一)線性回歸分析
1、識記:(1)一元線性回歸分析理論模型,(2)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的理論模型,(3)擬合優度系數,(4)修正擬合優度系數。
2、領會:(1)一元線性回歸分析理論模型的假定條件,(2)線性回歸模型中回歸參數的意義,(3)線性回歸模型的代表性。
(二)非線性回歸分析
1、識記:(1)簡單冪函數模型,(2)多元不變彈性模型,(3)COBB-DOUGLAS函數。
2、領會:(1)簡單冪函數模型中參數的反映功能,(2)多元不變彈性模型中參數的反映功能。
(三)線性回歸分析的推廣
1、識記:虛擬變量的含義。
2、領會:(1)虛擬變量的提法,(2)虛擬變量的功能。
第七章 時序分析與動態預測
一、考核知識點
(一)時間序列的作用與編制
(二)時間序列的對比分析
(三)時間序列的分解與假定
(四)長期趨勢的測定與預測
(五)季節變動測定與預測
(六)循環變動分析
二、考核要求
(一)時間序列的作用與編制
1、識記:(1)什么是時間序列,(2)時間序列的組成要素,(3)編制時間序列的注意事項。
2、領會:(1)時期序列與時點序列,(2)時間序列的作用。
(二)時間序列的對比分析
1、識記:(1)發展水平與平均發展水平,(2)增長量與平均增長量,(3)發展速度與平均發展速度,(4)增長速度與平均增長速度。
2、領會:(1)發展水平與平均發展水平的作用,(2)增長量與平均增長量的作用,(3)發展速度與平均發展速度的作用,(4)增長速度與平均增長速度的作用。
3、應用:(1)平均發展水平的計算,(2)增長量與平均增長量的計算,(3)發展速度與平均發展速度的計算,(4)增長速度與平均增長速度的計算。
(三)時間序列的分解與假定
1、識記:(1)時間序列的分解,(2)長期趨勢,(3)季節變動,(4)循環變動,(5)不規則變動,(6)時間序列分析的假定。
2、領會:(1)長期趨勢的類型,(2)季節變動的特點,(3)循環變動的特征,(4)不規則變動的性質。
(四)長期趨勢的測定與預測
1、識記:(1)移動平均,(2)趨勢方程擬合,(3)指數平滑法,(4)直線趨勢方程,(5)指數趨勢方程。
2、領會:(1)移動平均的注意事項,(2)簡單和加權移動平均,(3)趨勢方程測算。
3、應用:(1)擬合趨勢方程測定趨勢和預測,(2)移動平均趨勢測定與預測,(3)指數平滑趨勢預測。
(五)季節變動測定與預測
1、識記:(1)按季平均法,(2)長期趨勢剔除法,(3)季節變差,(4)季節變比。
2、領會:(1)按季平均法的做法,(2)長期趨勢剔除法的做法,(3)季節變差的計算,(4)季節變比的計算。
3、應用:利用季節變動效應調整趨勢預測。
(六)循環變動分析
1、識記:(1)剩余法,(2)直接法。
2、領會:(1)剩余法的做法,(2)直接發的做法。
3、應用:分析循環變動。
延伸閱讀
- 2024年4月和7月江蘇省自學考試開考課程的教材及大綱計劃
- 江蘇省2023年4月自考開考課程教材計劃表
- 江蘇省2022年4月自考開考課程教材計劃表
- 江蘇省2021年10月自考開考課程教材計劃表
- 江蘇省2021年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教材發行方式
- 2021年江蘇自考02976醫古文(一)考試大綱
自考微信公眾號
掃碼添加
自考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