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關心軟考高級通過率與難度。其整體通過率約10%,部分年份低于5%,不同科目差異大,高項稍高,技術類科目難。低通過率因三科需一次性過、報考門檻低、側重實操。選對科目、論文不瞎編、踏實備考可提升通過率。
準備沖軟考高級的朋友,十有八九都問過“通過率高不高”、“好不好考”。畢竟花了大半年復習,要是通過率堪比中彩票,難免心里打鼓。
先給大家上點硬數據,心里有個數。軟考官方從沒公布過全國統一的通過率,但從各省市透露出的信息看,高級整體通過率普遍在10%左右浮動,有些年份甚至能跌到5%以下。
比如2025年上半年,系統架構設計師通過率低到3.87%,杭州考區更夸張,有次高級整體通過率才3.99%,堪稱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不過別被這數字嚇退,不同科目通過率差得遠。相對友好的是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高項),通過率能到 10%-15% 左右,但2025年因為論文出題“反套路”,掛科率直接超60%。
而技術類的系統架構設計師、網絡規劃設計師,常年穩坐“地獄難度”寶座,光云原生考點就淘汰了90% 的裸考者。
為啥高級通過率這么低?根本不是考試故意刁難人,主要是這幾個坑太容易踩。
第一,三科必須一次性過,缺一門都白搭。高級考綜合知識、案例分析、論文三科,成績不滾動,哪怕兩科考50分,一科44分,下次也得全部重考。很多人栽在論文上。技術大牛可能案例分析拿滿分,但兩小時寫2500字的實戰論文,沒真實項目經驗根本編不圓,結果栽在最后一步。
第二,報考門檻太低,湊數的太多。軟考不看學歷、專業,誰都能報,導致不少人一時興起報名,要么考前突擊幾天,要么直接裸考,甚至考場一半座位都是空的。這些試水黨拉低了整體通過率,要是按實際認真備考的人數算,通過率其實能高不少。
第三,光背書沒用,得懂實操。高級考試早不是背知識點就能過了,案例分析給個“高并發電商系統優化”需求,得寫出架構方案還得算性能瓶頸;論文要結合項目說清“微服務拆分邏輯”,沒做過項目的人只能套模板,一寫就假大空,評分老師直接給低分。
其實想提高通過率,找對方法比死刷題管用多。結合之前說的備考資料,給大家支兩招。
一是選對科目別盲目跟風。沒技術基礎但想拿證評職稱,優先選高項,重點攻論文素材;有3年以上IT實戰經驗,想往架構師方向走,再沖系統架構設計師,把《系統架構設計師教程》和近5年真題吃透。
二是論文千萬別瞎編。哪怕做過的項目不大,也能寫進去。實在沒經驗,就把專項書里的范文拆成“背景-問題-方案-效果”四段式模板,往里面填真實技術細節。
最后想說,高級通過率低,恰恰說明證書含金量高。只要別裸考、別偏科,把教材打基礎、真題練手感、專項書補短板的節奏踩對,你完全能成為那10%里的人。
軟考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專注在線職業教育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