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零基礎選軟考高級,高項比系規更友好。高項考項目管理,離技術遠、重邏輯,論文可攢小項目素材,案例題套公式,通過率10%-15%;系規考IT服務管理,含技術細節與行業標準,需經驗,通過率5%-8%,零基礎易陪跑,選高項更易拿證。
很多零基礎想沖軟考高級的朋友,都會卡在“選高項還是系規”上。這倆都是高級證,聽著都挺難,到底哪個對“小白”更友好?
今天就掰開揉碎了說,從考試內容到備考門檻,幫你選個“踮踮腳就能夠到”的科目。
先明確倆科的全稱:高項是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系規是系統規劃與管理師。別看都帶“管理”倆字,考試側重點差得不是一點半點,對零基礎的友好度更是天差地別。
先說說高項,它絕對是零基礎考生的首選。
為啥這么說?因為它考的是“項目全流程管理”,比如怎么定計劃、控成本、管風險,這些內容跟“技術”離得遠,更偏向邏輯思維和流程梳理。哪怕你沒接觸過IT,只要能理解“做一件事分幾步、每步要注意啥”,就能上手。
高項的難點在論文,但對零基礎來說反而有空子可鉆,不用真的做過大型IT項目,只要提前攢3個中小型項目素材,比如“公司OA系統升級”“小程序開發”,把“范圍管理”“風險管理”這些考點套進去,再按“背景-問題-措施-成果”的框架寫,就能拿到不錯的分。
而且高項的案例分析題,很多是計算“掙值”“工期延誤”,套公式就行,比系規的技術分析題好拿捏多了。
從數據看,高項通過率常年在10%-15%,比系規高不少,2025年雖然論文“反套路”,但零基礎考生只要提前練3-5篇,也能應對。
再看系規,這科對零基礎來說簡直是“勸退級”難度。
它的核心是“IT服務管理”,比如怎么設計IT服務方案、怎么監控服務質量、怎么處理服務故障,聽起來好像不難,但里面藏了很多技術細節和行業標準。
比如案例分析題會讓你“設計云服務的SLA(服務級別協議)”,還得計算 “服務可用性指標”,要是連“云服務類型(IaaS/PaaS/SaaS)”都分不清,根本答不上來。
系規還特別看重“行業經驗”,論文里得寫“IT服務運維”“服務持續改進”的真實案例,比如“怎么通過監控工具降低服務器故障率”,零基礎沒接觸過這些,編都編不圓。
而且系規的教材里有很多“ITIL框架”“ISO標準”的內容,光背這些專業術語就夠頭疼的,更別說還要結合案例分析。
從通過率看,系規常年在5%-8%,比高項低一半,2025年某考區甚至只有3.2%,零基礎裸考基本就是陪跑。
總之,零基礎考軟考高級,選高項準沒錯——門檻低、備考周期短、通過率相對高,只要踏實學,拿證真沒那么難。系規則更適合有一定IT服務經驗的人,零基礎就別硬碰硬了。
軟考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專注在線職業教育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