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庫系統原理》考試重點:關系數據庫
考點一:數據庫系統生存期
1、數據庫系統生存期:數據庫應用系統從開始規劃、設計、實現、維護到最后被新的系統取代而停止使用的整個期間。
2、數據庫系統生存期分七個階段:規劃、需求分析、概念設計、邏輯設計、物理設計、實現、運行維護。
(1)規劃階段三個步驟:系統調查、可行性分析、確定數據庫系統總目標。
(2)需求分析階段:主要任務是系統分析員和用戶雙方共同收集數據庫系統所需要的信息內容和用戶對處理的需求,并以需求說明書的形式確定下來。
(3)概念設計階段:產生反映用戶單位信息需求的概念模型,與硬件和DBMS無關。
(4)邏輯設計階段:將概念模型轉換成DBMS能處理的邏輯模型。外模型也將在此階段完成。
(5)物理設計階段:對于給定的基本數據模型選取一個最適合應用環境的物理結構的過程。數據庫的物理結構主要指數據庫的存儲記錄格式、存儲記錄安排和存取方法。
(6)數據庫的實現:包括定義數據庫結構、數據裝載、編制與調試應用程序、數據庫試運行。
考點二:關系數據結構
1、關系模型的數據結構是關系。關系有三種類型:基本關系、查詢表、視圖表。
(1)基本關系:也叫基本表或基表,是實際存儲數據的邏輯表示。
(2)查詢表:查詢結果對應的表。
(3)視圖表:是虛表,不對應實際存儲的數據。
2、關系模型的定義:用二維表格表示實體集,用關鍵碼表示實體之間聯系的數據類型。
在關系模型中,字段稱為屬性,字段值稱為屬性值,記錄類型稱為關系模式。記錄稱為元組,元組的集合稱為關系或實例。關系中屬性個數稱為元數,元組個數稱為基數。

(1)關鍵碼(簡稱鍵):由一個或多個屬性組成,包括超碼、候選碼、主碼。
(2)超碼(鍵):能在實體集中唯一標識一個實體的一個或多個屬性的集合。。
(3)候選鍵:若關系中的某一屬性或屬性組的值能唯一標識一個元組,而其任意的真子集不能再標識,則稱該屬性組為候選碼。
(4)主鍵:一個關系中可以有多個候選碼,只需選其中之一作為主碼。
(5)主屬性:主碼中的屬性稱為主屬性。
(6)外鍵:如果模式R中屬性集K是其他模式的主鍵,那么K在模式R中稱為外鍵。
(7)值域:關系中每一個屬性都由一個取值范圍,稱為屬性的值域。每一個屬性對應一個值域,不同的屬性對應于同一值域。
參照關系也成為了從關系,被參照關系也稱為主關系,他們指以外碼相關聯的兩個關系。
3、基本關系:實際存儲數據的邏輯表示,關系數據庫當中要求滿足以下六個性質。
(1)每個屬性是不可分解的;
(2)每個關系僅僅有一種關系模式,屬性的數據類型和個數固定;
(3)每個關系中的屬性必須命名,同一關系模式中屬性名不同;
(4)同一個關系中不允許出現候選碼或候選鍵值完全相同的元組;
(5)行的順序無所謂,可以隨意交換;
(6)列的順序無所謂,可以隨意交換。
各位小伙伴在自學考試的備考過程中可制定相應的備考計劃,多進行習題練習,提高做題能力,“希賽自考”小程序為大家準備了海量的習題,掃碼下方二維碼即可在線刷題!

延伸閱讀
- 最后5天考前沖刺就選它——希賽自考題庫!
- 《消費心理學》考試重點集錦
- 自考刷題小程序榜單:希賽自考為你精準提分
- 自考論文答辯避坑指南:導師最反感的幾種錯誤
- 《社區常見健康問題》考試重點集錦
- 《企業管理咨詢》考試重點集錦
自考微信公眾號
掃碼添加
自考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