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自考00037美學真題
摘要:在自考備考過程中,部分同學可能會存在這樣的問題,比如:上半年的自考科目真題有哪些?別擔心,為了幫大家解決疑這些問題,小編收集資料并整理了相關的內容,一起來了解下吧~
2023年4月自考00037美學真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
1.柏拉圖認為美學的研究對象是
A.美的事物
B.美本身
C.美感
D.藝術
2.審美關系從屬于人與世界的
A.反映關系
B.存在論關系
C.認識關系
D.實在論關系
3.馬克思認為影響主體審美趣味的主要因素是
A.先天條件
B.家庭條件
C.個人條件
D.社會條件
4.席勒認為,在審美國度里,每個人都是
A.快樂的公民
B.自由的公民
C.富有的公民
D.閑適的公民
5.“多樣統一”這一形式規律最本質的特點是
A.整齊一律
B.均衡對稱
C.對比反差
D.和而不同
6.認為動物也有美感的是
A.康德
B.克西爾
C.達爾文
D.柏格森
7.廣義的審美形態包括自然美,藝術美和
A.人體美
B.工藝美
C.社會美
D.心靈美
8.審美形態的二重性是指民族性與
A.地域性
B.時代性
C.階級性
D.世界性
9.最基本的兩種審美形態是
A優美與崇高
B.悲劇與喜劇
C.丑與荒誕
D.崇高與滑稽
10.博克認為產生崇高感的本能源于人類的
A.安全本能
B.社交本能
C.生殖本能
D.道德本能
11.古希臘的悲劇屬于
A.性格悲劇
B.命運悲劇
C.社會悲劇
D.歷更悲劇
12.現代丑學的開端是
A.盧梭的《懺悔錄》
B.萊辛的《拉奧孔》
C.羅森克蘭茲的《丑的美學》
D.克羅齊的《美學原理》
13.在古希臘的審美經驗理論中,“凈化說”的倡導者是
A.巴門尼德
B.蘇格拉底
C.柏拉圖
D.亞里士多德
14.英國經驗主義美學所處的時代是
A.古希臘
B.中世紀
C.近代
D.現代
15.中國古代美學中把自然物人格化的理論是
A.暢神說
B.比德說
C.緣情說
D.童心說
16.在審美感知中,主體與客體的關系是
A.相互分離
B.相互對立
C.相互交融
D.互不相關
17.在審美經驗的構成要素中,中國古代儒家美學重視的是
A.感知
B.想象
C.情感
D.理解
18.審美活動中最典型、最高級的形態是
A.生產活動
B.娛樂活動
C.科學活動
D.藝術活動
19.主張美學研究的對象是“美的藝術”的美學家是
A.費希特
B.黑格爾
C.叔本華
D.尼采
20.蘇珊·朗格所倡導的藝術觀是
A.游戲說
B.符號說
C.原型說
D.集體無意識說
21.中國古代美學家韓愈主張
A.文以載道
B.詩以言志
C.音由心生
D.詩緣情
22.藝術活動開端于
A.意象的產生
B.意境的營造
C.感官的觸發
D.情感的抒發
23.最重要的藝術創造力是
A.認識能力
B.觀察力
C.表達能力
D.想象力
24.在藝術接受的過程和主體的精神升華到高度自面境界的階段是
A.觀
B.感
C.品
D.悟
25.審美是藝術的
A.唯一功能
B.次要功能
C.核心功能
D.間接功能
26.中國古代美育思想的源頭可以追溯到
A.先秦
B.兩漢
C.魏晉
D.唐宋
27.西方中世紀美學主張
A.美育應服務于信仰
B.美育應服務于認知
C.美育應服務于政治
D.美育應服務于科學
28.中國古代人性覺醒、個性發展的時代是
A.夏商周時期
B.先秦時期
C.魏晉時期
D.唐宋時期
29.美育的主要特點之一是
A.受動性
B.規范性
C.能動性
D.強制性
29.蘇珊·朗格主張藝術作為符號形式應當表現
A.人類情感
B.絕對精神
C.無意識
D.意識形態
30.美育的根本價值取向是培養
A.全面發展的人
B.道德高尚的人
C.理性的人
D.感性的人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錯選、多選或少選均無分。
31.對于欣賞者來說,“作品在與他的能力相應的程度上存在”。這說明審美對象
A.是一種精神實體
B.是先于審美活動而存在的
C.只存在于審美活動中
D.只存在于主體的主觀經驗中
E.是在審美活動中生成的
32.審類經驗具有非功利性的原因在于
A.與對象的實際存在相關
B.與對象的實際存在無關
C.與主體的物質需要相關
D.與主體的物質需要無關
E.與主體的認知需要相關
33.下列關于藝術存在方式的表述正確的有
A.藝術首先存在于意象世界中
B.藝術只能存在于人的審美活動中
C.藝術存在于藝術創造-藝術品-藝術接受的動態流程中
D.藝術只存在于藝術家的創作活動中
E.藝術只存在于讀者的接受活中
34.蔡元培的“美育代宗教說”主張
A.美育是自由的,宗教是強制的
B.美育是進步的,宗教是保守的
C.美育是普及的,東教是有界的
D.美育是趣味教育,宗教是道德教育
E.美育是感化教育,宗教是情感教育
35.席勒美育思想的理論貢獻有
A.從哲學高度解釋了美育的目的
B.把美育的價值界定為完善人性
C.提出了“寓教于樂”的主張
D.認為美育就是道德教育
E.回答了完滿人性的方式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
36.簡述美學學科的建立過程。
37.簡述亞里士多德的悲劇觀。
38.簡述優美與美的關系。
39.簡述藝術模仿說的主要缺陷。
40.簡述藝術想象力的特點。
41.簡述馬克思的美育思想。
四、論述題:本題10分。
42.論審美對象在審美經驗中得以呈現的主體條件。
五、分析說明題:本題14分。
43.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經說過,他在青年時代閱讀了左翼作家蔣光慈的小說《少年漂泊者》之后,深受感動,產生了強烈的共鳴,激勵他下定決心走上了革命道路.
請結合上述事例,說明審美理想對于人生實踐的作用。
延伸閱讀
- 考前自救指南:希賽自考題庫快速提分
- 自考專屬刷題工具,刷題即提分!
- 最后9天,自考歷年真題應該怎么刷?
- 自考備考一站式服務:希賽自考題庫APP
- 0基礎逆襲秘籍:希賽全套自考學習包(含智能題庫)
- 避開備考誤區!用希賽自考APP快速提分!
自考微信公眾號
掃碼添加
自考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