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自考00037《美學》真題(完整版)
摘要:2017年10月自考00037《美學》真題已出。希賽網為考生收集整理了2017年10月自考00037《美學》真題(完整版)內容,方便各位考生備考、了解考試信息。
本文為2017年10月《美學》自考真題,可點擊上方藍色圖標“本文資料”,免費獲取更多完整真題及解析,方便各位考生備考、了解考試內容。
一、單項選擇題
1、美學是一門關于審美現象的綜合性的
A. 自然科學
B. 人文學科
C. 實證科學
D. 邏輯學科
2、楊振寧認為,物理學家用方程式寫出了“造物者的不朽詩篇”,這句話談論的是
A. 藝術美
B. 社會美
C. 自然美
D. 科技美
3、朱熹將美育實現目標的過程表述為
A. 樂而不淫
B. 化育萬物
C. 化性起偽
D. 消融渣滓
4、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中國現代學者是
A. 王國維
B. 蔡元培
C. 梁啟超
D. 朱光潛
5、1795年席勒在《美育書簡》里第一次提出了
A. 審美教育
B. 寓教于樂
C. 娛情悅性
D. 趣味教育
6、認為悲劇能起到“凈化”效果的學者是
A. 柏拉圖
B. 亞里士多德
C. 賀拉斯
D. 席勒
7、克爾凱戈爾探討悲劇的哲學基礎是
A. 理性主義
B. 經驗主義
C. 存在主義
D. 實證主義
8、“將那人生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這句話所指的審美形態是
A. 悲劇
B. 荒誕
C. 丑
D. 喜劇
9、康德認為,崇高給人帶來的是
A. 積極的快樂
B. 消極的快樂
C. 游戲的快樂
D. 想象的快樂
10、下列關于丑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 丑所引起的情緒感受仍然是一種審美情感
B. 丑在形式上表現為反常、混亂,給人以不和諧感
C. 丑揭示的是一種負面的生存實踐
D. 丑是對人生存在的無意義狀態的體悟
11、中世紀美學在根本上屬于
A. 哲學
B. 神學
C. 社會學
D. 心理學
12、英伽登所說的藝術作品的“形而上質”體現了審美經驗的
A. 超越性
B. 直觀性
C. 非理性
D. 非功利性
13、審美經驗中,心理距離的產生需要借助于
A. 感知
B. 情感
C. 想象
D. 理解
14、黑格爾認為美學研究的對象是
A. 美感
B. 文化
C. 藝術
D. 自然
15、藝術最核心的功能是
A. 宣傳
B. 審美
C. 教育
D. 娛樂
16、從藝術意象的角度來說,與中國的“隱秀論”相近的西方理論是
A. 有意味的形式論
B. 集體無意識說
C. 表現論
D. 符號論
17、西方18、19世紀的浪漫主義思潮標榜
A. 自我表現
B. 形式創造
C. 符號概括
D. 理念傳達
18、追問藝術怎樣存在,屬于
A. 藝術認識論 B. 藝術價值論
C. 藝術本體論 D. 藝術接受論
19、在藝術意象的創造、凝定和重建這一中心線索中,“凝定”涉及的是
A. 藝術創作 B. 藝術品
C. 藝術接受 D. 藝術鑒賞
20、藝術創造的核心是
A. 意象的生成 B. 情感的表現
C. 對象的再現 D. 形式的創造
二、多項選擇題
1、審美是一種
A. 高級的人生境界
B. 功利的人生境界
C. 道德的人生境界
D. 詩意的人生境界
E、自然的人生境界
2、朗吉弩斯認為,文學作品的崇高風格應該具有
A. 莊嚴偉大的思想
B. 強烈深厚的熱情
C. 符合修辭格的藻飾
D. 高尚的措辭
E、莊嚴宏偉的結構
3、下面美學流派中,屬于西方現代美學的有
A. 經驗主義
B. 理性主義
C. 科學主義
D. 解釋學
E、分析美學
4、給藝術下定義之所以困難的原因有
A. 現象無比豐富
B. 標準和規則多變
C. 價值尺度不確定
D. 功能判斷多元
E、無法定義
5、藝術品的基本特征有
A. 他律性
B. 科學性
C. 開放性
D. 形式符號性
E、意義的確定性
三、名詞解釋
1、審美理想
2、交感思考
3、悲劇
4、寓教于樂
四、簡答題
1、簡析美學研究的核心方法。
2、簡述崇高的審美特征。
3、簡述再造性想象與創造性想象的區別。
4、簡述游戲與藝術的區別。
5、簡述美育的怡情養性功能。
五、論述題
1、結合具體的審美實踐,闡述審美活動是人最具本己性的存在方式。
2、以李商隱的詩《錦瑟》為例,分析通過藝術想象創造藝術意象的過程。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需獲取更多完整版《美學》自考真題及解析,可點擊下方“資料下載”處,免費下載!
延伸閱讀
- 考前自救指南:希賽自考題庫快速提分
- 自考專屬刷題工具,刷題即提分!
- 最后9天,自考歷年真題應該怎么刷?
- 自考備考一站式服務:希賽自考題庫APP
- 0基礎逆襲秘籍:希賽全套自考學習包(含智能題庫)
- 避開備考誤區!用希賽自考APP快速提分!
自考微信公眾號
掃碼添加
自考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