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自考11485中學教育學考試重點二
摘要:2022年10月還有一個月就要考試了,許多自考生正在進行考前沖刺復習。為了輔助各位考生學習,希賽網自考頻道為各位考生整理了2022年10月自考11485中學教育學考試重點二,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自考課程的試卷遵循一個原則,以自考教材大綱為主,參考輔導資料為輔。但教材知識點眾多,考生復習起來難免吃力,而自考復習資料一般把知識點已經總結好,學習起來也更方便快捷,下文是希賽網自考頻道整理的2022年10月自考11485中學教育學考試重點二,供各位考生參考。
2022年10月自考11485中學教育學考試重點二
1、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決定了我國農村中學教育必須為農村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為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
2、九年義務教育是每個公民應有的權利,也是應盡的義務。它是借助于國家政權的力量,強制實施的國民基礎教育。
3、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就是要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學、身體機能、審美情趣、勞動技能以及心理人格等方面的基本素質進行培養和教育,以提高學生素質的整體結構水平。
4、全面發展與因材施教的關系是人才培養中的共性和個性的關系。
5、中學教育的主要特點是:在教育程度方面具有基礎性,在教育對象方面具有全民性,在教育內容方面具有全面性以及在教育階段方面具有過渡性。
6、義務教育是依照規律規定,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
7、中學教育的根本任務是提高公民素質。
8、實施義務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國民素質。
9、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質。
10、德育是方向、是靈魂,它以其思想的方向性影響其它各育,起著導向和動力的作用。
11、中學教育是培養社會主義公民的基礎教育。
12、農村中學教育必須為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這是農村中學發展和改革的根本方向。
13、馬克思主義教育觀點認為,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14、義務教育:依照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
15、教育方針:國家根據政治經濟的要求,為實現教育目的所規定的教育工作總方向。教育方針是執政黨和政府對教育工作、教育事業的發展提出的具有全局性的根本指導思想和行動綱領,是國家在一定歷史時期提出的教育工作發展的總方向和總目標,是制定教育政策的總依據。
16、人的全面發展:是指人的體力與智力的充分發展,包括人的思想道德、審美情趣、情感意志、個性才能等多方面的充分發展。
17、全面發展教育: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發展而實施的教育。全國發展教育包括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技術教育等方面的內容。
18、智育:是向學生傳授系統的現代文化科學知識和技能、發展他們的智力,培養他們的能力的教育。
19、體育:是向學生傳授體育運動的知識、技能、有效地增強學生體質,發展學生體力和運動能力,養成學生鍛煉身體和講究衛生的習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教育。
20、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教育這個小氣候抵不住社會大氣候對人的影響,所以教育在人的成長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說法只是一種良好的主觀愿望。
辨析:錯誤。的確,社會環境包括家庭對人的影響很大,但教育特別是學校教育對人的發展仍然可以發揮主導作用。因為學校教育具有目的性、計劃性、可控性等特點和優勢,可以對社會環境的影響加以有效的選擇、控制、調節和利用,使受教育者沿著正確的方向成長和發展。
21、教育部門不能直接生產物質財富。所以,教育部門是消費部門,教育事業是福利事業。
辨析:錯。從表現上看,教育的確不能直接生產物質財富。但是,教育通過勞動力的生產和再生產,通過對科學知識的生產和再生產,一方面培養出發達的、專門的、能夠創造價值的勞動者,一方面促進科學技術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從而在物質生產過程中產生持久的、較高的經濟效益。所以,教育是明顯的消費,又是潛在的生產;是有限的消費,又是“擴大”了生產;是今日的消費,又是明日的生產。
22、教育從產生之日起就具有階級性。
辨析:錯。因為教育是與人類社會同時產生的,而階級的產生則是在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時才出現的。原始社會的教育就不具有階級性。
23、經濟和社會要發展,教育要先行。
辨析:正確。由于人才培養的周期較長和教育效果的滯后性,決定了教育的發展應先于經濟和社會以發展。也就是說,辦教育必須有超前的眼光,使教育的發展適應優先于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24、人的全面發展與全面發展教育的區別和聯系是什么?
答: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是人的體力與智力的充分發展,它包括人的思想道德,審美情趣、情感意志、個性才能等多方面的充分發展。全面發展教育是指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發展而實施的教育。這二者有區別。就它們的聯系而言,人的全面發展是全面發展教育的結果、目的,而全面發展教育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基本途徑或主要條件。在實現教育目的過程中,要在全面發展的思想指導下對學生進行全面發展教育,而實行全面發展教育的目的也正是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25、怎樣認識全面發展與因材施教的關系?
答:全面發展是學校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對所有學生的共同要求。但是不能把全面發展理解為平均發展。在作法上不能對學生強求一律。既要對學生有統一要求,又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區別對待,要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因材施教,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促進學生在德、智、體幾方面都得到發展。可見,全面發展與因材施教的關系是共性與個性的關系,任何把全面發展與因材施教分割開來、或者對立起來的觀點都是錯誤的。
26、試論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重要意義。
論述: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我國教育方針的重要組成內容。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也是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的基本觀點。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社會意義:①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改造現代社會的最強有力的手段;②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也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徑。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了,希賽網還為各位考生提供【希賽自考題庫】【希賽自考真題下載】【自考題庫app下載】三大刷題工具,有需要的考生也可點擊查看。
延伸閱讀
- 考前自救指南:希賽自考題庫快速提分
- 自考專屬刷題工具,刷題即提分!
- 最后9天,自考歷年真題應該怎么刷?
- 自考備考一站式服務:希賽自考題庫APP
- 0基礎逆襲秘籍:希賽全套自考學習包(含智能題庫)
- 避開備考誤區!用希賽自考APP快速提分!
自考微信公眾號
掃碼添加
自考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