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自考02084組織胚胎學考前復習重點三
摘要:2022年10月還有一個月就要考試了,許多自考生正在進行考前沖刺復習。為了輔助各位考生學習,希賽網自考頻道為各位考生整理了2022年10月自考02084組織胚胎學考前復習重點三,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自考課程的試卷遵循一個原則,以自考教材大綱為主,參考輔導資料為輔。但教材知識點眾多,考生復習起來難免吃力,而自考復習資料一般把知識點已經總結好,學習起來也更方便快捷,下文是希賽網自考頻道整理的2022年10月自考02084組織胚胎學考前復習重點,供各位考生參考。
2022年10月自考02084組織胚胎學考前復習重點三
神經組織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神經元的分類、光、電鏡結構。
2、掌握神經膠質細胞的類型及功能。
3、掌握有髓神經纖維的結構及髓鞘形成。
4、掌握突觸分類及結構;神經末梢的類型及功能;運動終板;血腦屏障。
二、教學自學指導內容
神經細胞的結構與分類
1、神經細胞的結構:
⑴ 一般特點:神經細胞是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單位;其形態多樣,有突起;具有接受剌激,傳導神經沖動的功能。
⑵ 胞體:①光鏡:胞體形態多樣,胞質內含尼氏體,銀染法可見神經原纖維;胞膜具有接受刺激,產生及傳導興奮的能力。②電鏡:除含大量細胞器外,還含有粗面內質網和核糖體構成的尼氏體;微絲和微管構成的神經原纖維。
⑶ 突起:分為樹突和軸突。①樹突:短而粗,有分支。有接受剌激,將沖動傳向細胞體的功能。②軸突:細而長,每個神經元只有一根,末端可有分支。表面的細胞膜稱軸膜;細胞質稱軸質;由細胞體發出軸突處常呈圓錐形,稱軸丘,軸丘處無尼氏體。軸突可將神經興奮傳導至其他神經元或效應器。
2、神經元分類:
按突起的數目:多極、雙極和假單極神經元。
按功能:感覺、運動和聯絡神經元。
按釋放的神經遞質:膽堿能、胺能、肽能和氨基酸能神經元。
(二)突觸結構及分類
突觸是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或神經元與非神經元之間一種特化的細胞連接。突觸分為化學性突觸和電突觸。
1、電突觸:即縫隙連接。
2、化學性突觸:(1)光鏡:呈扣結狀或球狀。(2)電鏡:可分為突觸前成分、突觸間隙、突觸后成分。①突觸前成分:突觸前膜,內含突觸小泡、線粒體、微絲、微管等。②突觸間隙:突觸前、后膜之間的腔隙。③突觸后成分:在突觸后膜上有受體。
(三)神經膠質細胞
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膠質細胞:
1、星形膠質細胞:
(1)纖維性星形膠質細胞:
(2)原漿性星形膠質細胞:
2、少突膠質細胞:可形成中樞神經系統髓鞘結間體。
3、小膠質細胞:有吞噬功能。
4、室管膜細胞:覆蓋于腦室和脊髓中央管內表面,有支持和保護功能。
周圍神經系統的神經膠質細胞:
1、施萬細胞:又稱神經膜細胞,可形成髓鞘。
2、衛星細胞:
(四)有髓神經纖維
1、周圍神經系統的有髓神經纖維:髓鞘由施萬細胞構成;相鄰節段之間稱郎飛結,兩結之間為結間體。神經沖動的傳導為跳躍式傳導,結間體越長,傳導速度越快。
2、中樞神經系統的有髓神經纖維:髓鞘由少突膠質細胞形成。
(五)無髓神經纖維
1、外面直接由施萬細胞包裹。
2、同一水平的施萬細胞可包裹數根神經纖維,不形成髓銷,也無郎飛結。
(六)神經末梢
根據功能可分為:感覺神經末梢和運動神經未梢。
1、感覺神經末梢:
(1)游離神經末梢:分布于表皮、角膜上皮等處,能感覺冷、熱、輕觸和痛的刺激。
(2)有被囊的神經末梢:共同點是外包結締組織被囊。①觸覺小體:多分布在手指掌側皮膚真皮的乳頭層,感受觸覺。②環層小體:多分布在真皮深層、腹膜、腸系膜等處;感受壓覺和震動覺。③肌梭:分布在骨胳肌內,感受肌纖維的伸縮變化。
2、運動神經末梢:
運動終板:光鏡下分支呈爪狀與貼附的骨髓肌構成神經肌突觸。電鏡下:與化學性突觸的結構相似。
(七)血腦屏障
血液和腦組織之間存在著結構,它由連續毛細血管內皮、基膜和神經膠質細胞突起形成的膠質膜組成。
三、實驗內容
1、光鏡標本:神經元、有髓神經纖維、運動終板
2、電鏡標本:化學性突觸、運動終板
四、思考題
1、名詞解釋:尼氏體、、神經原纖維、突觸、運動終板。
2、簡述神經元的光、電鏡結構及功能。
3、簡述感覺神經末梢的結構和功能。
上皮組織
一、目的要求
1、掌握上皮組織的一般特點,各種上皮的分布部位及上皮組織的特殊結構。
2、重點:上皮組織的特殊結構。
二、教學自學指導內容
(一)上皮組織的一般特點:
①細胞多,密集排列,細胞間質少
②上皮有極性,分游離面和基底面
③上皮內無血管,其營養供應和廢物的排出均有賴于結締組織
④分布于體表或襯于管、腔及囊的表面
⑤有保護、分泌、吸收、排泄等功能
有分泌功能的上皮稱腺上皮。按上皮細胞的層數分為單層上皮和復層上皮。單層上皮又分為單層扁平上皮、單層立方上皮、單層柱狀上皮和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分布在心臟、血管、淋巴管內表面的單層扁平上皮叫內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單層扁平上皮稱為內皮。復層上皮包括復層扁平上皮、變移上皮和復層柱狀上皮。
(二)上皮組織的特殊結構:
上皮細胞有游離面、相鄰細胞的側面和基底面,在三個面上各形成一些特殊結構,以適應上皮組織的功能。
1、游離面
(1)微絨毛:上皮細胞游離面伸出的指狀突起,表面為細胞膜,中軸含微絲。其功能是擴大細胞的表面積,利于物質吸收。
(2)纖毛:光鏡下見上皮細胞游離面伸出的指狀突起;電鏡下,表面為細胞膜,細胞周邊含九組雙聯微管,中央為兩條單微管。具有定向擺動的能力,可將細胞表面的分泌物和顆粒物質定向推送。
2、細胞側面
(1)緊密連接:是靠近上皮細胞游離面處的連接。這種連接可封閉細胞間隙,防止物質在間隙中穿行,從而保持內環境的穩定。
(2)中間連接:位于緊密連接下方。這種連接也參與封閉細胞間隙和維持細胞形狀的作用。
(3)橋粒:具有牢固的連接作用。另外,在上皮與結締組織相連面還有半橋粒,可將上皮固定于基膜上。
(4)縫隙連接:又稱通訊連接,這種連接能夠傳遞細胞之間的化學信息。
連接復合體:在上述四種連接中,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連接相鄰,稱為連接復合體。
3、基底面
(1)基膜:位于上皮基底面與結締組織之間,電鏡下分為基板和網板。基膜具有支持連接作用,同時也是物質通透的半透膜。
(2)質膜內褶:多位于細胞的基底部,由胞膜向胞質內折疊形成,內褶之間含縱行線粒體。其功能是增大細胞表面積,利于水和離子的轉運。
三、實驗內容
1、了解顯微鏡的主要結構,正確使用顯微鏡。
2、觀察各種上皮的形態特點:單層扁平上皮、單層立方上皮、單層柱狀上皮、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復層扁平上皮和變移上皮。
四、思考題
1、比較微絨毛與纖毛的異同點。
2、結合功能和分布談各種上皮的結構特點。
3、名詞解釋:連接復合體、緊密連接、橋粒、縫隙連接。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了,希賽網還為各位考生提供【希賽自考題庫】【希賽自考真題下載】【自考題庫app下載】三大刷題工具,有需要的考生也可點擊查看。
延伸閱讀
- 考前自救指南:希賽自考題庫快速提分
- 自考專屬刷題工具,刷題即提分!
- 最后9天,自考歷年真題應該怎么刷?
- 自考備考一站式服務:希賽自考題庫APP
- 0基礎逆襲秘籍:希賽全套自考學習包(含智能題庫)
- 避開備考誤區!用希賽自考APP快速提分!
自考微信公眾號
掃碼添加
自考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