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自考02047社會心理學(二)真題與答案
摘要:?2021年4月份真題試卷已經公布,希賽網自考頻道正在陸續發布,本文提供2021年4月自考02047社會心理學(二)真題與答案,供各位考生參考。
浙江省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社會心理學(二)試題
課程代碼:02047
1.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
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
1.個體的社會心理現象不包括
A.社會認知
B.個體的社會化
C.人際交往
D.社會態度及態度的改變
2.態度的形成以__________的存在以及人的需要賴以實現的活動情景或外界環境為前提條件。
A.情緒
B.動機
C.社會性
D.認知_________的實驗條件是由實驗者加以設計和引進的,但其背景對于被試來說是真實的生活環境,這些被試不知道是在進行實驗研究。
A.現場實驗
B.模擬研究
C.準實驗研究
D.實驗室實驗
4.某廣告商為了引誘消費者,從有利于產品的某個角度出發來做廣告,以此來框定購買的決策,這是利用信息呈現的_________方式。
A.優先效應
B.新進效應
C.螺旋框架
D.積極框架和消極框架
5.人們往往有意無意地追求支持自己看法的證據,而不是去追求與自己看法相反的信息,這種現象被稱為_________
A.確認偏差
B.歸因偏差
C.顯著性偏差
D.自我中心偏差
6._________是對自己的態度,即對自己的評價。
A.自尊
B.自我
C.自我認知
D.自我概念
7.在數學考試前,學生因在醫院陪伴生病的父親,徹夜未眠,就會讓人們對他數學考試的失敗歸因于疲勞,而不是缺乏數學能力,這是_________的現象。
A.習得的無助
B.功和過的歸因偏差
C.行動者與觀察者歸因偏差
D.自我障礙
8.個體由于欣賞某人或某些人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或態度從而采納他人的行為或態度的一個過程,這指的是
A.內化
B.認同
C.模仿
D.學習
9.西格爾提出并應用_________研究種族態度。
A.紙筆法
B.假技術路線
C.生理測量
D.行為觀察
10.兩個應聘者去面試,面試官對其中一人有著良好的第一印象,對另一個人的印象中性的話,面試官往往會把自己喜歡的人知覺得比印象中性的人有更多的技能和潛能,更適合這個招聘的工作,這是___________的產生的認知偏差現象。
A.暈輪效應
B.新近效應
C.優先效應
D.中心特征對他人的知覺作用
11.按照群體成員關系的親密程度,把群體分為
A.正式群體和非正式群體
B.大型群體和小型群體
C.主要群體和次要群體
D.成員群體和參照群體
12.當你經過三年努力考上你理想中的大學后,你發覺這所大學并不如你期望的那么好,但你還是會提高對這所大學的評價,使你覺得做這些努力去考上這所大學是值得的,認知失調研究范式中可以用來解釋這種現象的是
A.誘導服從范式
B.努力正當理由范式
C.不足阻礙范式
D.自由選擇范式
13.紐科姆的對稱理論是有關_________的認知理論。
A.態度改變
B.人際吸引
C.失調
D.歸因
14.在他人在場情景下對正確解釋情景產生的影響機制中,_________的發生要早于其他類型的反應。
A.信息性影響
B.評價性理解
C.規范性影響
D.責任分散
15._________是直接達到傷害欲以避免的他人的目的的行為。
A.破壞行為
B.攻擊行為
C.侵犯行為
D.發泄行為
16.以下理論不能用來解釋為什么人們不遵從的是
A.布雷姆的逆反理論
B.費斯汀格的去個體化理論
C.霍蘭德的個人特質信任學分理論
D.米爾格蘭姆的服從理論
17.根據卡普羅的權力理論,以下能使三方可能合作的情況是
A.三方具有同等的權力
B.一方的權利比其余兩方聯合起來的權力要大
C.一方的權利比其余任何一方的權力要大,但又沒有其余兩方聯合起來的權力大
D.兩方的權力相等,且都大于第三方的權力
18.購買東西時討價還價的情況是
A.接近-接近型沖突
B.避免-避 免型沖突
C.“零-總和"沖突
D.“非零-總和"沖突
19.下列行為屬于利他行為的是
A.其他人為抗疫捐了款,某個人迫于輿論,也捐了款
B.某同學為了自己考取研究生,經常與另一位學習較差的同學相互學習、討論,結果兩人都考取上了
C.某青年過馬路時,突然發生一小孩跑到路中央面臨被車撞的緊急事件,該青年不假思索地把小孩迅速抱起,放到路邊安全區后,不求任何回報地離開
D.某人為了能獲得助人為樂的稱號,堅持日復一日地幫助同一社區的老人
20.數個群體在進行知識競賽哪個群體解決的快,哪個群體就獲勝,這是關于__________的例子。
A.聯合任務
B.分離任務
C.相加任務
D.分工性任務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錯選、多選或少選均無分。
21.一般來說,群體對個體施予壓力使其遵從的兩種形式是來自于
A.群體規范性壓力
B.個性理論
C.群體行為的壓力
D.群體信念的壓力
E.群體的信息性壓力
22.認知失調程度隨著_________的增加而增加。
A.認知之間的差異程度
B.認知數目
C.差異性認知數目
D.個體所有的協調性認知數目E. 各個認知的重要性
23.以下屬于挫折-侵犯性理論的主要觀點的是
A.侵犯行為可由模仿而學會
B.挫折總會導致某種侵犯性
C.侵犯行為總是挫折的結果
D.兩種減少侵犯的方式是轉移侵犯性動機和發泄法
E.挫折導致一種侵犯的準備狀態,只有存在恰當的侵犯誘因時,侵犯行為才會發生
24.具有_________的溝通網絡的群體成員采用了集中化的組織形式,對簡單任務的解決更為有效率。
A.輪式
B.鏈式
C.圓周式
D.全通道式
E.“Y"式
25.關于領域性和個人空間,描述不正確的是
A.個人空間是指互相作用時,個體試圖保持圍繞他們自己的看不見的空間范圍
B.個體空間不會依情景的不同而發生改變
C.領域性有助于個體保持私密性
D.不同的個體之間會存在著個人空間上的差別
E.領域性不利于提供一個穩定的社會組織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26.社會心理學
27.社會圖式
28.人際吸引
29.“登門拜訪”效應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7分,共28分。
30.簡述人際沖突的原因。
31.簡述群體內聚力的影響因素。
32.簡述環境保護的社會互動干預法。
33.簡述“行為”吞沒“場”偏差及其產生原因。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3分,共26分。
34.結合實際分析說明社會比較的目的。
35.舉例說明認知失調理論在決策情景中的應用。
延伸閱讀
- 考前自救指南:希賽自考題庫快速提分
- 自考專屬刷題工具,刷題即提分!
- 最后9天,自考歷年真題應該怎么刷?
- 自考備考一站式服務:希賽自考題庫APP
- 0基礎逆襲秘籍:希賽全套自考學習包(含智能題庫)
- 避開備考誤區!用希賽自考APP快速提分!
自考微信公眾號
掃碼添加
自考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