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全國自考成本會計(00156)真題
摘要:2016年4月全國自考成本會計(00156)真題及答案,本試卷為2016年4月全國自學考試成本會計(00156)的真題及答案解析。
2016年4月全國自考成本會計(00156)真題及答案解析
2016年4月全國自考成本會計(00156)真題及答案,本試卷為2016年4月全國自學考試成本會計(00156)的真題及答案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l分,共20分)
1.在成本會計的職能中,既是成本預測的結果,又是制定成本計劃依據的職能是( )
A.成本核算
B.成本決策
C.成本控制
D.成本考核
2.下列人工費耗費中,應計入產品成本“直接人工”項目的是( )
A.企業行政管理人員的薪酬
B.企業銷售部門人員的薪酬
C.生產過程中對材料進行直接加工的生產人員薪酬
D.生產單位管理人員的薪酬
3.與某一特定成本對象之間具有直接關系,可以直接計入該特定成本計算對象的成本是( )
A.間接成本
B.固定成本
C.變動成本
D.直接成本
4.甲、乙兩種產品的重量不同、材料單位消耗量基本相同、企業沒有制定材料單位消耗定額、材料領用時未能區分每種材料的消耗量,則對甲、乙產品共同消耗的材料費用,可以用作為分配標準的是( )
A.完工產品的重量
B.完工產品的數量
C.每種產品的材料消耗定額
D.每種產品的實際材料消耗量
5.下列制造費用分配方法中,使“制造費用”賬戶可能出現余額的是( )
A.生產工時比例法
B.機器工時比例法
C.生產工人工資比例
D.年度計劃分配率分配法
6.下列項目中,不屬于產品銷售費用的是( )
A.展覽費
B.包裝費
C.土地使用費
D.廣告費
7.當月末在產品數量很少,價值低,且各月在產品數量比較穩定的情況下,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分配宜采用( )
A.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
B.固定計算在產品成本法
C.按所耗材料計算在產品成本法
D.按定額成本計算在產品法
8.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分配時,本月完工產品成本負擔了除直接材料費用之外的全部加工費用的方法是( )
A.定額比例法
B.在產品按所耗原材料費用計價法
C.約當產量比例法
D.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
9.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簡化分批法的適用范圍和應用條件的是( )
A.月末完工產品的批數較少
B.各月生產費用水平相差不多
C.各月間接計入費用水平相差不多
D.同一月份投產的產品批數很多
10.下列方法中,需要進行成本還原的分步法是( )
A.逐步結轉分步法
B.平行結轉分步法
C.綜合結轉分步法
D.分項結轉分步法
11.在產品成本計算方法中,與品種法相比,計算結果帶有一定假定性的方法是( )
A.分批法
B.分步法
C.分類法
D.定額成本法
12.大量大批單步驟生產和管理上不要求計算半成品成本的連續式多步驟生產企業,一般適宜采用的成本計算基本方法是( )
A.分批法
B.分步法
C.品種法
D.分類法
13.在產品成本計算方法中,對企業的產品規格繁多,多種產品的生產工藝比較相似,生產工藝相似的產品在同一生產部門進行生產,而且同類產品之間有著較為準確的分配標準的企業,適宜采用( )
A.分步法
B.品種法
C.定額成本法
D.分類法
14.產品成本計算的定額成本法中的“定額變動差異”是指( )
A.本月投入產品新定額與舊定額之間的差異
B.原材料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之間的差異
C.月初在產品賬面定額成本與按新定額計算的定額成本之間的差異
D.產品生產過程中各項實際發生的生產費用脫離現行成本定額的差異
15.下列報表中,不屬于產品成本報表的是( )
A.主要產品單位成本表
B.制造費用明細表
C.銷售費用表
D.主營業務收支明細表
16.影響可比產品成本降低計劃完成情況的因素不包括( )
A.產品產量
B.產品單位成本
C.產品品種結構
D.產品消耗數量
17.在責任中心中,不對收入和利潤以及投資效果負責的是( )
A.利潤中心
B.成本中心
C.投資中心
D.新產品開發中心
18.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成本控制原則的是( )
A.強制性原則
B.適用性原則
C.重要性原則
D.成本效益原則
19.作業成本法與傳統的成本計算方法基本一致,其不同點主要體現在( )
A.直接材料的計算
B.直接人工的計算
C.直接成本的計算
D.間接制造費用的分配
20.與傳統成本核算不同之處在于采用多元化制造費用分配標準的方法是( )
A.制造成本法
B.標準成本法
C.變動成本法
D.作業成本法
二、多項選擇題
(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2.現代成本會計階段形成了新型的注重管理的經營型成本會計,其主要表現有( )
A.開展成本預測與決策
B.實施責任成本
C.建立了材料核算和管理辦法
D.推行質量成本
E.施行作業成本管理
4.要素費用中的外購材料費用,可能計入的項目有( )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廢品損失
D.制造費用
E.管理費用
6.下列選項中,屬于產品成本計算基本方法的有( )
A.品種法
B.分類法
C.定額成本法
D.分批法
E.分步法
8.產品成本計算的定額成本法主要適用于( )
A.更新換代產品較多的企業
B.產品生產已經定型的企業
C.各項消耗定額較穩定的企業
D.定額管理制度較健全的企業
E.定額管理基礎工作較好的企業
1.下列選項中,屬于成本在經濟管理工作中作用的有( )
A.補償生產耗費的尺度
B.綜合反映企業工作質量的重要經濟指標
C.制定商品價格的基礎
D.行政單位業績考核的重要經濟指標
E.企業進行決策的重要依據
3.下列選項中,應該記入產品成本的有( )
A.印花稅
B.廣告費
C.生產工人工資
D.車間設備折舊費
E.車間管理人員的工資
5.計入產品成本的各項工資,按其用途分別借記( )
A.銷售費用
B.基本生產成本
C.制造費用
D.管理費用
E.在建工程
7.產品成本計算的分類法,一般對諸多品種、規格產品要進行分類,產品分類的依據包括( )
A.生產工藝相近的產品
B.耗用相同原材料的產品
C.在本企業生產的全部產品
D.在同一生產部門加工生產的產品
E.生產工藝差別較大的產品
9.制定標準成本的用量標準時,需要的基本指標包括( )
A.產品直接人工總量
B.單位產品材料消耗量
C.產品直接材料消耗總量
D.單位產品直接人工工時
E.單位產品應負擔的折舊費
10.根據責任中心的權限范圍及業務活動的特點不同,責任中心可分為( )
A.成本中心
B.利潤中心
C.籌資中心
D.投資中心
E.核算中心
三、判斷說明題
(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1.成本決策是指對生產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耗費進行審核,并按照一定的對象和標準進行歸集與分配,計算出各成本計算對象的總成本與單位成本。
2.費用是會計期間與收入相配比的成本,廣義的費用也包括損失。
3.輔助生產部門主要是為基本生產車間提供服務,所以輔助生產費用中相當大一部分應直接計入“基本生產成本”科目。
4.季節性生產企業在停工期間發生的費用,不作為停工損失,而是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5.廢品損失,是指在生產過程中發現的和入庫后保管不善等原因發生的各種廢品的報廢損失和修復費用。
四、簡答題
(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5分,共10分)
1.簡述成本會計的職能及相互關系。
2.簡述成本計算基本方法與輔助方法的主要區別。
五、計算題
(本大題共4小題,第38小題13分,第39小題14分,第40小題8分,第41小題15分,共50分)
1.某企業生產甲、乙兩種產品,共同領用A、B兩種主要材料,共計115500元。本月投產甲產品400件,乙產品500件。甲產品材料消耗定額:A材料10千克,B材料8千克;乙產品材料消耗定額:A材料5千克,B材料6千克。A材料單價6元,B材料單價15元。要求 (1)按定額比例法分配材料費用; (2)編制領用材料的會計分錄。
2.某企業設有修理、運輸兩個輔助生產車間,輔助生產車間的制造費用通過單獨的“制造費用”科目核算。該企業有關費用資料如下:
要求:(1)按計劃成本分配法分配輔助生產費用,填寫下面的“輔助生產費用分配表”。
(2)編制輔助生產費用分配的會計分錄。
3.某企業2012年3月份甲類產品的直接材料總成本19200元。甲類內部的A產品、B產品、C產品單位原材料定額消耗量分別是16千克、20千克和24千克。A產品、B產品、C產品的本月完工量分別為100件、200件和300件。(假定以B產品為標準產品) 要求: (1)以定額消耗量為標準確定甲類內部A、B、C各產品的單位系數 (2)采用系數法分別計算A、B、C各產品應分攤的材料費用
4.某企業生產甲產品,需要經二道工序,原材料在第一道工序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本月完工產量600件;月末在產品500件,其中第一道工序200件,第二道工序300件。第一道工序工時定額4小時,第二道工時定額6小時。該月累計投入生產耗費:直接材料88000元,直接人工42500元,制造費用85000元。各步驟在產品在本步驟加工程度均為50% 要求: (1)采用約當產量比例法計算各工序在產品的完工率以及約當產量。 (2)采用約當產量比例法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分配各項生產費用。 (3)計算完工產品總成本與月末在產品成本。
延伸閱讀
- 考前自救指南:希賽自考題庫快速提分
- 自考專屬刷題工具,刷題即提分!
- 最后9天,自考歷年真題應該怎么刷?
- 自考備考一站式服務:希賽自考題庫APP
- 0基礎逆襲秘籍:希賽全套自考學習包(含智能題庫)
- 避開備考誤區!用希賽自考APP快速提分!
自考微信公眾號
掃碼添加
自考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