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自考00318公共政策學真題與答案
摘要:?2021年4月份真題試卷已經公布,希賽網自考頻道正在陸續發布,本文提供2021年4月自考00318公共政策學真題與答案,供各位考生參考。
對于參加2021年10月自考的考生來說,2021年4月自考真題的參考價值最高,下文是希賽自考頻道整理的2021年4月自考00318公共政策學真題與答案,想要查看更多自考真題,可以選擇【自考歷年真題】【2021年自考真題匯總】【自考題庫app下載】。
2021年4月自考00318公共政策學真題與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自要求的,請將其選出。
1.在公共政策學概念體系中,從其他學科引進或移植過來的概念被稱為
A.抽象概念
B.核心概念
c.次級概念
D.邊際概念
2.在古代中國,與政策研究密切相關的政治體制的政治錄用機制是
A.史官制度
B.決策制度
c.諫議制度
D.科舉制度
3.以政策的結果是雙嬴還是一方所得為他方所失為標準,可以將政策劃分為
A.零和博弈與非零和博弈政策
B.實質性與象征性政策
C.分配性與再分配性政策
D.初始政策與反饋政策
4.中國建立股票市場的決策,在初始階段屬于
A.確定型政策
B.不確定型政策
C.風險型政策
D.競爭型政策
5.政策系統對各種利益關系的充分考量和綜合平衡是
A.利益失衡
B.利益綜合
C.利益輸入
D.利益表達
6.公共決策的現代化首先是
A.決策過程的專業化
B.決策過程的科學化
c.決策過程的民主化
D.決策過程的理性化
7.從成因來看,公共政策問題要經過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才會達到普遍化和嚴重化的程度,其表現出的政策問題的基本屬性是
A.差異性
B.主觀性
c.歷史性
D.政治性
8.通過系統地運用個人、組織、技術等多重認識來獲得對公共問題的全面了解和解決辦法的分析方法是
A.邊界分析
B.多角度分析
c.頭腦風暴法
D.綜攝法
9.政府組織正式討論和認定有關公共政策問題的過程是
A.程序議程
B.歷史議程
c.政府議程
D、系統議程
10.在相當有限的時間里和在相當有限資源的約束下做出重大決策和快速反應的決策類型是
A.例行決策
B.平時決策
c.危機決策
D.常規決策
11.在政策目標的確定階段,力求讓同一政策的多項目標相互協調,該過程所遵循的原則是
A.面向未來
B.實事求是
c.明確具體
D.系統協調
12.帕頓和沙維奇認為,在認定和細化問題之后,為了在備選方案之間進行比較、衡量和選擇,應實施的步驟是
A.監督和評估政策實施
B.建立評估標準
c.評估備選政策
D.展示和區分備選政策
13.政策論證的結論,即政策相關信息的邏輯結果,在政策論證要素中屬于
A.政策主張
B.立論依據
c.立論理由
D.駁斥理由
14.提出公共政策執行的互適模型的學者是
A.史密斯
B.雷恩和拉賓諾維茨
c.霍恩和米特爾
D.麥克拉夫林
15.影響公共政策執行的政策環境可區分為
A.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B.自然環境和經濟環境
C.社會環境和物理環境
D.社會環境和地理環境
16.在政策執行宣傳中,“干打雷,不下雨”的現象屬于
A.宣傳不足
B.宣傳過度
c.宣傳不實
D.宣傳適度
17.將公共政策劃分為實質性政策與程序性政策的學者是
A.詹姆斯·安德森
B.帕頓
C.戴維·伊斯頓
D.威廉·鄧恩
18.在政策評估中,衡量有關政策的利弊優劣的指標或準則是
A.評估意向
B.評估標準
c.評估方法
D.評估程序
19.以監控的經常性為標準,可把公共政策監控的類型分為
A.經常性監控和引發性監控
B.過程性監控和結果監控
c.單方面監控和抗辯性監控
D.引發性監控和抗辯性監控
20.政策系統對內部因素和外部環境的變化所做出的一種適應性變革是
A.政策評估
B.政策周期
c.政策變動
D.政策執行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錯選、多選或少選均無分。
21.公共政策研究中常用的二手資料收集與分析方法包括
A.非參與觀察法
B.二次分析法
c.現存統計資料分析法
D.無結構訪談法
E.內容分析法
22.信息技術革命等因素使公共政策的環境變得更為復雜和動蕩,主要表現為
A.不確定性
B.關聯性
c.模糊性
D.動態性
E.割裂性
23.公共政策有效執行要遵循的原則有
A.人治原則
B.民主原則
c.法治原則
D.創新原則
E.忠實原則
24.威廉·鄧恩將預測性評估的方法歸納為
A.外推預測
B.理論預測
C.判斷預測
D.內推預測
E.實踐預測
25.公共政策評估的技術標準的內容包括
A.多樣化
B.單一化
C.數量化
D.系統化
E.分散化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s分,共20分。
26.簡述公共政策問題的基本內涵。
27.簡述政策系統的一般環境所包括的內容。
28.簡述導致政策移植失敗的因素。
29.簡述公共政策評估的積極目的。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30.試論治理理論與公共政策的關系。
31.試論公共政策的偏好性。
五、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35名幼兒成掃黑除惡摸排對象
日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公開曝光了備受輿論關注的X區“摸排幼兒涉黑涉惡事件”.
2019年5月,X區教育局在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中,未吃透上級政策,對校園貸、套路貸和校園欺凌暴力等問題集中摸排時,起草相關通知并在附件中自行擬制了學校涉黑涉惡情況摸排表,把“學生涉黑涉惡情況”作為填報內容,“一刀切”地下發給該區教育系統所有學校進行摸排,給全區學校增加了不必要的負擔。
區某幼兒園收到通知后,把樣表發至各班級,要求老師填寫。此后,一名老師將填有“通過對本班35名幼兒進行排查,未發現有幼兒有涉黑涉惡情況”的表格,拍照后在個人微信朋友圈發布,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X區教育局作風不實、形式主義問題突出,局黨委被上級責令做出書面檢查,其他有關責任人員也受到了相應處理。
(1)試述公共政策有效執行的責任追究機制。
(2)根據公共政策有效執行的責任追究機制的內涵,分析上級對“摸排幼兒涉黑涉惡事件”進行嚴肅處理的必要性。
33.國家分批取消部分不必要的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多年來,在一些公共權力的推動下,形形色色的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程序大行其道.房地產中介人員要考房地產經紀人證,足底按摩服務員要考足療師證……一個行業有十幾種甚至多達幾十種的職業資格。一些社會機構趁機通過辦班、教材、考試來收取高額的培訓費、教材費、考試費。有關部門隨意設置職業資格,催生了考證經濟的亂象紛飛。
印度詩人泰戈爾有過一句名言,“翅膀綁著黃金的鳥兒飛不起來”。綁著太多證書的年輕人,又怎么可能飛得高、飛得遠?不是在考證,就是在考證路上,不應該成為現代年輕人的宿命。從2014年開始到目前為止,國家已經先后取消400余項資格證,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推進簡政放權,優化服務改革的進程。
就近期而言,雖然在2019年的8月和11月,國務院分兩次取消了部分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消除了一些不必要的就業門檻。但這并不意味著取消所有職業資格和取消職業資格制度,有些行業和職業,還是必須要有相關資格認證的,例如律師、教師、建筑師等換言之,一些不必要的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政策必須完全終止,另一些必要的政策則需要保留。這也給考證熱中的年輕人提了個醒,那就是要從社會需求和個人職業發展規劃出發,重視提高自己的能力。
(1)試述政策縮減的概念。
(2)運用政策縮減的概念,分析國家為什么分批取消部分不必要的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
延伸閱讀
- 考前自救指南:希賽自考題庫快速提分
- 自考專屬刷題工具,刷題即提分!
- 最后9天,自考歷年真題應該怎么刷?
- 自考備考一站式服務:希賽自考題庫APP
- 0基礎逆襲秘籍:希賽全套自考學習包(含智能題庫)
- 避開備考誤區!用希賽自考APP快速提分!
自考微信公眾號
掃碼添加
自考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