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畢業論文范文:談現代網絡語言對傳統漢語言文學的影響
摘要:很多考生自考通過所有的考試以后又面臨著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畢業論文,而且畢業論文并不是簡單就可以糊弄過去的,尤其是對于想要學位證的同學來說。本文為大家整理提供自考畢業論文范文:談現代網絡語言對傳統漢語言文學的影響,供大家參考使用。
談現代網絡語言對傳統漢語言文學的影響
摘要:漢語言經歷了幾千年的傳承發展后,現已成為一個獨立的語言體系,同時語言的發展必定會帶來文化的進步,漢語言衍生出的文學內容豐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基礎。在網絡語言快速發展的今天,漢語言文學受到了很大的挑戰,網絡語言是信息化社會建設過程中的產物,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使人們的交流方式發生了改變,這也使人們的表達形式更加多樣化,網絡語言也受到了人們的廣泛應用。在漢語言和網絡語言的融合發展過程中,要注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其發展進行合理規劃,推動漢語言的發展和進步。
關鍵詞:網絡語言,漢語言文學,影響
1、新時代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積極影響
(1)無論是哪種語言,在其傳承過程中,都會經歷創新和發展。網絡語言的形成對傳統的漢語言文學能夠起到積極的影響,在對語言進行記錄的詞典上,每年都會對一些新詞匯進行記錄,目的就在于對語言進行擴充,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網絡語言是根據語言的簡寫形式、符號和外來的一些文化進行內涵的創造,形成新的詞匯,網絡語言的表達形式具有多樣性的特點,使用起來非常方便,交流過程中能夠很好地進行思想的傳達,與傳統漢語言的不同之處在于,其內涵表達形式和應用不會受到語言規則的限制,具有很強的靈活性。
(2)網絡語言體系的建立,是對傳統漢語言文化的創新和發展,在網絡語言的創作過程中會用到很多外國語言的構成形式,賦予詞匯更多的內涵,和外語的表達形式不同,漢語言的表達更具多變性,同一種詞匯在不同句式中具有不同的應用含義,同時漢語言在表達過程中也會因為語調的不同產生不同的含義,外國語言的優勢就在于詞匯內涵的豐富。網絡語言在發展創造的過程中,很好地將國外語言優勢加以借用,讓人們在使用網絡語言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變化,突破了漢語言原有的規則限制,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了很多樂趣。這也是人們喜歡使用網絡語言的一個重要原因,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人們之間的交流溝通變得更加頻繁,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了跨文化的交流形式。比如,網絡熱詞“來呀,互相傷害呀”,網絡上給其賦予了多種含義,具有挑釁、挑逗和曖昧的多種元素,其主要想表達的就是不怕受傷,你就來吧,也可以用引申含義表示為“來跟我談戀愛吧”,這是一個反義詞,傷害是愛情的延續,戀人相愛會在相處過程中受到傷害,戀情分裂也會受到傷害,如果想要戀愛就要面對這些傷害,這就是引申意思的來源。如果用傳統的漢語言來表達,就需要很長時間來說明,而網絡語言只需要一句話,兩者之間的語言差異可見一斑。很多青少年在探究網絡語言的內在含義時,也會潛移默化地對傳統漢語言加以了解,為傳播文化魅力提供了有效的途徑,更好地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
(3)網絡語言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就得到廣泛的使用,主要是因為網絡語言主要是根據一些社會現象和熱點人物而產生的,能夠直接反映社會現狀,具有很強的人文應用特性,很多人在進行網絡交流的過程中,會對一些網絡語言的相關事件予以關注。比如,“感覺身體被掏空”源于腎寶片的廣告,后被用來表示社會壓力大,人們為生活奔波的疲憊,闡述了當前社會的現狀和人們的生活狀態,引起了人們的共鳴。“我可能喝了假酒”這句網絡熱語會被模仿應用:我可能讀了個假大學、我可能吃的是假飯……用諷刺的形式對當前社會的一些現狀進行表達,這說明網絡語言來源于人們的生活,又反映到人們的生活。網絡是人們進行情感表達的主要工具,網絡與人們的生活已經融為一體,人們擁有網絡言論自由權,這是人們參與國家經濟社會建設的重要渠道,網絡成為了社會監督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也是網絡語言發展迅速的主要原因。
2、新時代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消極影響
(1)很多網絡語言的構造已經嚴重偏離了傳統語言的規則和構成標準,網絡語言是在尊重標準規則的前提下,對人們新奇的想法進行表達的一種語言形式,但在實際創作過程中出現了亂用詞法、扭曲詞義的情況,還有一些網絡語言會故意創造一些錯別字來吸引眼球,這些詞匯會對傳統的漢語言文化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網絡的發展使網絡語言使用群體得以擴大,其中青少年占有很大比例。青少年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好奇心較重,在使用網絡的過程中,很容易被一些新鮮的網絡詞匯吸引,青少年辨別是非的能力很差,生活閱歷不足,經常會受到網絡信息的影響,會把網絡上的不規則的詞語用法帶到學習過程中,青少年階段是語言學習的重要階段,在接收不規范的網絡語言后,學生的語言鑒賞能力和表達能力都會降低。網絡是虛擬的,但對現實生活的影響卻是巨大的,我們正處在各種文化互相交融卻又互相矛盾的混亂時代下,網絡將語言的多樣性和可創造性進行了最大化的擴充和表現,網絡語言也開始形成獨有的生存發展模式。通過特殊直白的表達形式,對傳統文化加以滲透和改變,使傳統漢語言文化逐漸喪失了引導性和主動性的作用。
(2)隨著經濟的全球化、一體化發展,各國的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網絡具有的跨時空的特性,更是將世界大融合的趨勢表現得淋漓盡致,全球化發展不只表現在經濟、文化領域,還同時表現在語言文化上。漢語言是我國獨有的語言體系,經歷了幾千年的創新和發展,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蘊,隨著世界貿易的繁榮發展,語言成為了文化交流的基礎和工具,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我國的國際影響力在逐年提升,漢語言的發展也進入了黃金時期。“一帶一路”也讓漢語言在世界上發光發熱,全球掀起了漢語言的學習浪潮,國內更需要給予漢語言足夠的重視,提升其影響力,降低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化的負面影響。
3、應對網絡語言消極影響的有效措施
(1)規范漢語言文學教學。網絡語言之所以發展迅速,是因為網絡語言更容易反映出當前的社會現實,在交流過程中運用網絡語言還能夠增加時代感,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大眾傳媒對網絡語言的廣泛傳播,網絡語言的發展與社會之間的聯系也越來越密切。網絡語言能夠通過幽默的語言形式,將人們的感情簡單明了地表述出來,對人們之間的交流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這也是網絡語言飛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我們在使用網絡語言的過程中,要對網絡語言有明確的認識,首先,網絡語言既有正效應,也有負效應,我們需要對其進行區分辨別。在網絡時代,網絡文化也是多種多樣的,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正確地區分網絡文化的精華和糟粕。
(2)漢語言文學對網絡語言的促進。網絡語言在產生、發展和使用過程中對漢語言文化有著不同的影響,能夠更好地讓人們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并且讓語言變得更加生動,這就需要我們在發揚漢語言文學的過程中,對網絡語言有正確的認識,對網絡語言的優秀部分加以總結,將兩者進行有機結合,更好地發揚語言的魅力。建立語言的產業化發展理念,產業化能夠促進語言文化的長期發展,對文化本身有著重要作用,文化想要更好地得到發揚,就要提高文化的影響力,當前我國對文化產業的發展極其重視,想要讓語言發展得更加國際化和產業化,就要對漢語言文化的內涵加以研究和分析,制定出合理的文化發展策略。
(3)漢語言文學的國際化發展。想要實現漢語言文化的國際化發展,就需要相關研究人員根據漢語言文化的特點和實質,制定出符合我國社會發展現狀的文化傳播方案,讓更多人接受漢語言文化,中國文化一直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傳播內容,想要中國文化更好地走出國門,就要注重語言的傳播。語言是文化發展的基礎,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是民族文化的具體體現,是民族歷史的記憶方式,漢語言在文化傳承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這對漢語言文化的國際化發展有著較大的影響,也為其傳播創造了有效途徑。在傳播過程中最大的難題就是東西方文化差異,例如,中國對龍的喜愛由來已久,我們稱自己為龍的傳人,龍代表著尊貴和權威,但在西方,龍代表的是兇殘的野獸,這種文化差異會讓漢語言在傳播過程中受到很多阻礙,需要通過文化之間的交流來消減誤解,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4、總結
在網絡時代的大背景下,網絡語言作為簡化人們交流、提高交流趣味性的主要形式,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網絡語言的構成是建立在傳統漢語言的基礎上的,是漢語言的改革與創新。在進行漢語言和網絡語言的融合發展過程中,要注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其發展進行合理的規劃,推動漢語言的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韓李楠.網絡語言給漢語言文學發展帶來的影響分析[J].普洱學院學報,2016.32(1):100-101.
[2]王娜.新時代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J].才智,2016(29):206+208.
[3]戈雙峰.探析新時代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及意義[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10):334-335.
[4]張誠.淺談新時代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9):126.
[5]彭龍宇.新時代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J].農家參謀,2017(19):250.
延伸閱讀
- 考前自救指南:希賽自考題庫快速提分
- 自考專屬刷題工具,刷題即提分!
- 最后9天,自考歷年真題應該怎么刷?
- 自考備考一站式服務:希賽自考題庫APP
- 0基礎逆襲秘籍:希賽全套自考學習包(含智能題庫)
- 避開備考誤區!用希賽自考APP快速提分!
自考微信公眾號
掃碼添加
自考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