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考020304投資學專業(本科)金融學概論(04762)考試大綱(一)
摘要:自學考試大綱是考試題目的出題依據,所以看自學考試大綱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提供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投資學專業(本科)(020304)金融學概論(04762)自學考試大綱(一),請各位考生仔細查閱。
上海自考020304投資學專業(本科)金融學概論(04762)考試大綱(一)
Ⅰ、課程性質及其設置的目的和要求
一、課程的性質與設置的目的 “金融學概論”是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投資學專業的必修課程,是為培養和檢驗自學應考者對金融理財學科基本理論的掌握以及運用能力而設置的基礎理論課。
設置本課程的目的,是為了使具備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自學應考者掌握金融學的基本觀點,培養和檢驗考生掌握金融學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并運用這些理論和方法來分析并解決現實經濟問題的能力。
二、本課程的基本要求
本課程的基本要求是:完整、準確地掌握金融學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學會用貨幣和貨幣制度、信用及利息、金融機構體系、金融市場、商業銀行與中央銀行等基本理論,并結合當前經濟形勢,介紹信托、租賃、保險等知識,還闡述了貨幣的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以及國際收支和國際金融內容。在論述有關金融基本理論與知識的同時,結合我國以及國際金融的實踐與發展進行分析。
三、與相關課程的聯系
本課程的先修課程是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和經濟數學,本課程要求考生在掌握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觀點的基礎上,全面了解金融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主要觀點。初步具備將金融學基本理論與方法與我國現實經濟生活聯系起來,運用相關理論,分析金融實踐和現象。
Ⅱ、課程內容與考核目標
第一章貨幣與貨幣制度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了解貨幣的含義,職能及貨幣層次的劃分問題,并了解貨幣形式和貨幣制度的發展與演變。
二、課程內容
第一節 貨幣的含義
(一)貨幣的定義
(二)貨幣與其他相關概念的區別
第二節 貨幣的職能
(一)價值尺度
(二)流通手段
(三)價值儲藏
(四)支付手段
第三節 貨幣形式的演變
(一)實物貨幣
(二)金屬貨幣
(三)紙幣
(四)存款貨幣
(五)電子貨幣
第四節 貨幣的計量
(一)劃分貨幣層次的依據
(二)貨幣層次的劃分情況
第五節 貨幣制度
(一)貨幣制度的構成要素
(二)貨幣制度的演變
三、考核知識點
(一)貨幣含義
(二)貨幣職能
(三)貨幣支付體系
(四)貨幣計量
(五)貨幣制度
四、考核要求
(一)貨幣含義
1. 識記:貨幣、通貨、財富、收入、流動性
2. 領會:經濟學意義上的貨幣是指在購買商品和勞務,或清償債務時,被普遍接受的任何物體,它與我們日常使用的一些類似概念,如通貨、財富,和收入有區別。
(二)貨幣職能
識記: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價值儲藏、支付手段價值尺度的作用,減少商品交換中的價格數量,提高了交換的效率,使得商品內在價值外在表現為價格。
流通手段,克服了物物交換下需求的雙重巧合難題提高了經濟效率。貨幣作為價值主張的發展過程。
支付手段的特點。
(三)貨幣支付體系
1. 識記:實物貨幣、金屬貨幣、稱量貨幣、鑄幣、可兌現紙幣、不兌現、紙幣、支票貨幣、存款貨幣、電子貨幣、卡基電子貨幣、數基電子貨幣、單一用途電子貨幣、多用途電子貨幣
2. 領會:貨幣形式經歷的實物貨幣,金屬貨幣,紙幣,支票貨幣和電子貨幣的演進過程。
(四)貨幣計量
1. 識記:貨幣供給量,貨幣性,流動性、狹義貨幣,廣義貨幣,準貨幣
2. 領會:依據金融資產流動性,對貨幣劃分為M1、M2、M3,各國貨幣當局,大多選擇M1、M2,作為各國貨幣政策控制重點。
(五)貨幣制度
1. 識記:貨幣制度、貨幣發行準備制度、現金準備、保證準備、銀本位制、金銀復本位制、平行本位制、雙本位制、格雷欣法則、跛行本位制、金本位制、金幣本位制、金塊本位制、金匯兌本位制、不兌現信用貨幣制度
2. 領會:為適應經濟發展,國家以法律法令形式對貨幣的發行和流通作出一系列規定,貨幣制度經歷了金屬貨幣制度和不兌現的信用貨幣制度,演進過程為:銀本位制、金銀復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兌現信用貨幣制度。
3. 綜合應用:簡述貨幣制度的演變過程
延伸閱讀
- 2024年4月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教材考綱書目表發布了嗎?有哪些開考專業?
- 上海市2023年10月自學考試市級統考課程教材考綱書目表
- 上海市2023年10月自學考試全國統考課程教材考綱書目表
- 上海市2023年4月自考市級統考課程教材考綱書目表
- 上海市2023年4月自考全國統考課程教材考綱書目表
- 上海市2022年10月自考華東區協作統考課程教材考綱書目表
自考微信公眾號
掃碼添加
自考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