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藥二》考試更注重臨床用藥實踐,考生需將分類記憶與機制理解深度融合,方能在120道題中高效作答。掌握上述方法,可告別死記硬背,實現“記少而精、用準而活”的備考目標。
執業藥師考試《藥學專業知識(二)》涉及藥物分類繁雜,涵蓋抗菌藥、心血管藥、抗腫瘤藥等13大領域,若僅靠死記硬背,極易陷入“背了又忘”的困境。結合2025年最新考試大綱與高頻考點,以下從分類邏輯、口訣記憶、對比分析、機制關聯四個維度,提供系統化記憶策略。
一、分類邏輯
藥物分類的本質是“作用機制”的外化。例如,β受體阻滯劑(如普萘洛爾、美托洛爾)的共性是“阻斷β受體”,由此產生“減慢心率、降低血壓”的效應,適用于高血壓、心絞痛治療;而ACEI類藥物(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通過“抑制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擴張血管,除降壓外還可用于心力衰竭和糖尿病腎病。掌握這一邏輯,可快速串聯同類藥物特點,避免孤立記憶。
2025年大綱新增的“特發性肺纖維化治療藥物”(如吡非尼酮、尼達尼布)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如PD-1/PD-L1抑制劑),其分類依據均為作用靶點——前者抑制成纖維細胞增殖,后者阻斷腫瘤細胞免疫逃逸。備考時需優先理解新增章節的機制邏輯,再結合臨床案例掌握用藥選擇。
二、口訣記憶
針對高頻考點,可利用口訣壓縮記憶量。例如:
1、抗菌藥:青霉素頭孢一二代,抗菌譜廣作用快;大環內酯紅霉素,抑菌殺菌效果在。口訣涵蓋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按代際分類)和大環內酯類的核心特征。
2、抗病毒藥:阿昔洛韋治皰疹,奧司他韋抗流感,病毒復制被阻擾。口訣區分了皰疹病毒與流感病毒的治療藥物,并點明作用環節。
3、抗腫瘤藥:烷化劑如環磷酰胺,破壞DNA是關鍵;靶向治療PARP強,精準打擊癌細胞。口訣對比了傳統化療藥與新型靶向藥的機制差異。
此類口訣需結合教材驗證細節,例如“頭孢菌素”需明確各代對革蘭氏陽性菌/陰性菌的活性差異,避免過度簡化。
三、對比分析
考試中常通過“藥物-類別-機制-不良反應”的匹配題考察區分能力。例如:
1、DOACs抗凝藥:利伐沙班(Xa因子抑制劑)與達比加群(凝血酶抑制劑)均用于房顫抗凝,但前者無需調整劑量,后者需監測凝血功能。
2、GLP-1受體激動劑:利拉魯肽與司美格魯肽均通過促進胰島素分泌降糖,但后者半衰期更長,可每周一次給藥。
對比時需聚焦關鍵差異點,如作用靶點、代謝途徑、不良反應譜等,避免陷入細節堆砌。
四、機制關聯
藥物的臨床應用由其機制決定。例如:
1、磺酰脲類降糖藥(如格列本脲)通過刺激胰島素分泌起效,因此僅適用于胰島功能尚存的2型糖尿病患者,且與β受體阻滯劑合用可能掩蓋低血糖癥狀(機制關聯不良反應)。
2、抗膽堿藥(如阿托品)通過阻斷M受體產生“口干、便秘、視物模糊”等不良反應,這些癥狀均是腺體分泌減少或平滑肌松弛的延伸效應。
理解機制后,可從“為什么能治病”推導“適用于哪些病”,記憶更牢固且能靈活應對案例分析題。
“希賽醫衛題庫”小程序內有考前密押卷、經典母題、備考寶典、課程超市、每日一練、每周一測、考點練習、順序練習、智能出題、題型專練等,考生可進行在線刷題,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進入小程序體驗!

相關推薦:
藥學職稱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專注在線職業教育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