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系統梳理抗菌藥物的作用機制,考生可構建完整的知識框架,在考試中快速識別題目考點,提升答題準確率。具體內容小編為大家整理在了下文中。
抗菌藥物的作用機制是執業藥師《藥理學》考試的核心高頻考點,其核心在于通過干擾細菌的生化代謝過程,破壞其結構或功能,最終達到抑制或殺滅細菌的目的。以下從五大作用機制展開解析,結合藥物分類與具體機制,幫助考生精準掌握考點。
一、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
細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其合成需經歷“胞漿內合成→胞漿膜組裝→細胞壁交聯”三階段。β-內酰胺類抗生素(如青霉素、頭孢菌素)通過抑制轉肽酶活性,阻斷肽聚糖的交叉聯結,導致細胞壁缺損。由于人體細胞無細胞壁,此類藥物對人體毒性極低。
關鍵考點:
-青霉素結合蛋白(PBPs)是青霉素的作用靶點,不同細菌的PBPs結構差異影響藥物敏感性。
-碳青霉烯類(如亞胺培南)對產ESBL酶的耐藥菌有效,但需注意其可能引發中樞神經系統毒性。
-頭孢菌素類按代劃分抗菌譜:一代對G?菌強,三代對G?菌強,四代對兩者均強且穩定性高。
二、破壞細菌細胞膜功能
細菌細胞膜通過選擇性通透維持內環境穩定。多黏菌素類含陽離子極性基團,能與細胞膜磷脂結合,增加通透性,導致菌體內氨基酸、核苷酸外漏。兩性霉素B則通過與真菌細胞膜麥角固醇結合形成孔道,破壞膜完整性。
關鍵考點:
-多黏菌素僅用于多重耐藥G?菌感染(如銅綠假單胞菌),腎毒性是其主要不良反應。
-兩性霉素B需采用“糖皮質激素預充”減少輸液反應,且需監測血鉀水平。
三、抑制細菌蛋白質合成
細菌核糖體為70S(50S+30S亞基),與人體80S核糖體結構不同,為抗菌藥物提供選擇性毒性。
1、50S亞基抑制劑:大環內酯類(如阿奇霉素)、氯霉素、林可霉素類通過阻斷肽?;D移酶活性,抑制肽鏈延伸。
2、30S亞基抑制劑:氨基糖苷類(如慶大霉素)通過錯讀mRNA導致異常蛋白合成,四環素類則阻止氨酰tRNA與A位結合。
關鍵考點:
-氯霉素可引起“灰嬰綜合征”,新生兒禁用。
-氨基糖苷類具有耳毒性和腎毒性,需監測血藥濃度。
-大環內酯類對支原體、衣原體有效,阿奇霉素采用“吃三停四”方案可減少耐藥。
四、干擾核酸合成
1、DNA合成抑制劑:喹諾酮類(如左氧氟沙星)抑制DNA回旋酶和拓撲異構酶Ⅳ,阻礙DNA復制。
2、RNA合成抑制劑:利福平特異性抑制細菌DNA依賴的RNA多聚酶,阻斷mRNA合成。
關鍵考點:
-喹諾酮類18歲以下禁用,可能引發軟骨損傷。
-利福平是抗結核一線藥物,需空腹服用以提高生物利用度。
五、抑制葉酸代謝
細菌需自身合成葉酸,磺胺類競爭性抑制二氫葉酸合成酶,甲氧芐啶則抑制二氫葉酸還原酶,兩者聯用可增強抗菌效果。
關鍵考點:
-磺胺類藥物易引發結晶尿,需堿化尿液并多飲水。
-甲氧芐啶與磺胺甲噁唑(SMZ)按1:5比例組成復方新諾明,用于尿路感染和呼吸道感染。
“希賽醫衛題庫”小程序內有考前密押卷、經典母題、備考寶典、課程超市、每日一練、每周一測、考點練習、順序練習、智能出題、題型專練等,考生可進行在線刷題,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進入小程序體驗!

相關推薦:
藥學職稱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專注在線職業教育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