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執業獸醫考試備考中,通過對比細菌和病毒的結構、繁殖方式、生存環境等方面的差異,能更清晰地掌握它們的特點,有助于在考試中準確作答。
在執業獸醫考試微生物學板塊里,細菌和病毒的知識既關鍵又繁雜,不少考生常因混淆二者而丟分。其實,若能將細菌和病毒進行全面對比,就能清晰梳理出它們之間的差異,構建起完整的知識框架。下面我們就從結構、繁殖、生存環境等多個維度,深入剖析細菌和病毒的不同之處。
從結構上看,細菌是具有細胞壁和核質的單細胞原核細胞型微生物,個體微小,以微米為測量單位,在光學顯微鏡下可見。其基本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核體等,部分細菌還有莢膜、鞭毛等特殊結構。而病毒是最小的微生物,無完整的細胞結構,僅有一種核酸(DNA或RNA)作為遺傳物質,必須在活細胞內方可顯示其生命活性,測量單位為納米,需用電子顯微鏡觀察。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質組成,蛋白質構成衣殼,保護核酸,有的病毒還有囊膜。
在繁殖方式上,細菌通過二分裂法進行繁殖,在有足夠營養物和適宜環境條件下,可以獨立完成代謝活動,能在人工培養基上生長繁殖。病毒則不能獨立進行代謝活動,只能在活細胞內寄生,以“復制”形式進行繁殖,根據病毒核酸的指令,大量復制出病毒的子代,并導致細胞發生多種改變。
生存環境方面,細菌可以獨立生存,對環境條件有一定要求,如適宜的溫度、pH值等,不同細菌對營養的需求也有所不同。病毒則必須依靠活細胞生存,離開了活細胞,病毒就無法進行生命活動。
對環境條件的耐受性上,細菌相對病毒抵抗力要強,但需要的環境條件也更高些。例如,部分細菌能形成芽孢,芽孢是細菌的休眠形式,抵抗力極強,能夠抵御外界不良環境。而病毒喜冷,像口蹄疫病毒和傳染性胃腸炎病毒,往往在冬季更容易感染動物群。
在傳染速度上,病毒的傳染速度要遠遠高于細菌。比如口蹄疫和流行性腹瀉,在短短幾天就會使整個養殖場傳染上,而細菌病沒有這么快。
治療手段上,所有的細菌都有相應的藥物可以殺死或抑制,如抗生素可破壞細菌細胞壁或干擾其代謝過程。但很少有針對病毒的藥物,病毒病主要依靠疫苗進行預防。
“希賽醫衛題庫”小程序內有考前密押卷、經典母題、備考寶典、課程超市、每日一練、每周一測、考點練習、順序練習、智能出題、題型專練等,考生可進行在線刷題,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進入小程序體驗!

相關推薦:
藥學職稱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專注在線職業教育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