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電機學院
上海電機學院(Shanghai DianJi University)是一所面向先進制造業及現代服務業,以工學為主,經濟學、管理學、文學、藝術學等學科協調發展的普通高等院校;入選“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單位、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全國首批CDIO試點院校、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上海市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上海高等學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劃,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碩士專業學位人才培養項目”試點單位聯盟副理事長單位、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 學校成立于1953年,由原第一機械工業部電器工業管理局籌建,并由上海中學、上海工業學校、國立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部分師生組建而成。學校初時校名為上海電器制造學校,先后歷經了上海電機制造學校、上海電機制造技術專科學校、上
大連民族大學
大連民族大學(Dalian Minzu University),簡稱“大連民大”,位于中國遼寧省大連市,隸屬于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是全國110多所中央部屬高校之一,是以工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民族高等學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遼寧省大學生創業教育示范學校。 1984年,東北民族學院立項籌建;1993年,以中央民族大學名義開始招生辦學;1997年,大連民族學院成立;2015年3月,大連民族學院更名為大連民族大學。 截至2022年6月,學校有開發區和金石灘兩個校區,占地面積1600多畝,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54206.68萬元,圖書館紙質圖書2032808冊;設有20個教學科研單位,開設本科專業58個;有一級學科碩士點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6個;有教職工1200多人,全日制在校生19423人,普通本科生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簡稱“北大”,位于北京市海淀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選“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為九校聯盟 、松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京港大學聯盟、全球大學高研院聯盟、亞洲大學聯盟、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全球大學校長論壇、21世紀學術聯盟、東亞四大學論壇、國際公立大學論壇、中俄綜合性大學聯盟成員。 北京大學創立于1898年維新變法之際,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現代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創辦之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1912年改為國立北京大學。1937年遷至長沙,與國立清華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組成國立長沙臨時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系商務部直屬事業單位,是集經貿研究、信息咨詢、新聞出版、教育培訓于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社會科學研究咨詢機構。 研究院的前身是1948年8月創建于香港的中國國際經濟研究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遷移廣州,1951年底遷至北京;1997年和2002年,經過兩次機構整合形成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 據2018年4月研究院官網顯示,研究院占地2萬多平方米,館藏圖書10萬余冊;設有17個研究所,擁有各類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110多人,設有學術學位二級學科碩士點2個,專業類別3個 2020年5月13日,作為第一批倡議方,與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等部門發起“數字化轉型伙伴行動”倡議。
上海理工大學
上海理工大學(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上海市,是一所以工學為主,工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藝術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應用研究型大學;是上海市屬重點建設大學,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試點單位,中國知識產權發展聯盟常務理事單位,滬港大學聯盟、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入選國家“111計劃”、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上海市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學校源于1906年創辦的滬江大學和1907年創辦的德
東華大學
東華大學(Donghua University),地處上海市,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雙一流”、“211工程”建設高校,入選“2011計劃”、“111計劃”、“雙萬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中非高校20+20合作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級新農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經驗高校、上海市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上海市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基地,全國首批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教育部“援疆學科建設計劃”40所重點高校之一,首批28所全國來華留學質量認證院校之一,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優質資源共享聯盟、“一帶一路”世界紡織大學聯盟創始成員。 學校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9
新疆農業大學
新疆農業大學(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位于新疆烏魯木齊市,是自治區重點建設的一所農業高等院校,是國家林業局與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絲綢之路沿線國家農業院校聯盟發起成員。由南京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河海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江南大學、合肥工業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八所高校對口支援新疆農業大學。 學校前身為新疆八一農學院,是經毛主席和中央軍委同意,由王震將軍于1952年創建,是新中國成立后新疆建立的第一所本科院校。1995年4月21日經原國家教委批準,更名為新疆農業大學。 截至2022年4月,校
齊齊哈爾大學
齊齊哈爾大學(Qiqihar University),簡稱齊大,位于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建華區,是黑龍江省西部地區唯一一所省屬綜合性普通高等學校,黑龍江省屬三所綜合性大學之一,是全國文明單位和黑龍江省高教強省(一期)重點建設高校。 齊齊哈爾大學始建于1952年。1996年,經教育部批準,由原齊齊哈爾輕工學院(1952年建校)和原齊齊哈爾師范學院(1958年建校)合并組建成為齊齊哈爾大學。此后,黑龍江省商業貿易學校、黑龍江省化學工業學校、克山師范專科學校相繼并入。 截至2022年7月,學校占地面積139萬平方米,建筑面積85萬平方米,館藏書290萬余冊,電子圖書197萬余冊;設有23個學院(部),7個教輔單位,開設本科招生專業77個;擁有19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0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26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領域;專任教
浙江萬里學院
浙江萬里學院(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位于浙江省寧波市,中國第一所國有改制高校,是一所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主管、浙江省萬里教育集團舉辦,并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準設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是“公辦高校實行新的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的新型高校,是碩士學位授予單位、試點單位聯盟理事長單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創業教育聯盟首屆理事單位、教育部首批創業教育專業指導委員會成員單位、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國應用型高校研究生教育發展聯盟理事長單位、浙江省應用型建設試點示范學校、浙江省創業型大學試點高校、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寧波卓越工程師培養聯盟首批成員單位。 據2021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占地1400余畝,建筑面積65萬平方米,設錢湖、回龍等校區,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4億元;設有13個二級學院,開辦54個本科專業;有3個專業碩
北京農學院
北京農學院(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簡稱“北農”,位于北京市,是北京市屬本科院校,由北京市三委兩局共建;入選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北京市屬高等學校“2011計劃”。 是國家“973計劃”、“863計劃”承擔高校;學校“北農科技園”被認定為北京市大學科技園;是一所特色鮮明、多科融合的都市型高等農業院校。 北京農學院的前身為1956年創建的河北省通縣農業學校;1958年,河北省通縣農業學校與北京市農業合作干部學校合并,更名為北京市農業學校;1965年,北京市在北京市農業學校的基礎上建立半農半讀的北京農業勞動大學;1978年,經國務院批準更名為北京農學院。學校大學生“村官”培養工作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李源潮同志批示:“北京農學院培養‘村官’的經驗很好,為新農村建設輸送了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