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學
南通大學(Nantong University),簡稱“通大”,位于江蘇省南通市,學校是江蘇省人民政府和交通運輸部共建的綜合性大學,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峰計劃B類建設高校,國家“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教師培養計劃”試點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全國首批碩士和學士學位授予單位,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全國高等學校創業教育研究與實踐先進單位,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高校,江蘇省首批創新創業示范高校,江蘇省首批教學工作先進高校,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典型“莫文隋”精神的發源地。 學校始建于1912年,源自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政治家張謇先生創辦的私立南通醫學專門學校和南通紡織專門學校。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準,原南通醫學院、南通工學院、南通師范學院三所省屬公辦本科院校合并組建新的南通大學。
青島農業大學
青島農業大學(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位于山東省青島市,是“山東特色名校工程”首批立項重點建設大學、山東省一流學科立項建設單位,入選第一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 學校肇始于1951年創立的萊陽農業學校;1958年,萊陽農學院設立,開展本科教育;1963年,改為萊陽農業學校,開展中專教育;1976年,改為萊陽農業大學;1978年,恢復萊陽農學院和本科教育;2007年,經教育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更名為青島農業大學。2017年,學校成為山東省省級博士立項建設單位。 截至2022年7月,學校建有城陽、平度、萊陽、藍谷四個校區和現代農業科技服務中心,總占地面積5220畝,校舍建筑總面積110余萬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6.07億元;設有25個教學院部,開設82個本科專業;擁有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4個
中北大學
中北大學(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是山西省人民政府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高校,山西省重點建設大學,B8協同創新聯盟、中國航天科技教育聯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創業教育聯盟、絲綢之路大學聯盟、全國高等軍工院校課程思政聯盟單位,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山西省1331工程、山西省首批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國家二級保密單位,被譽為“人民兵工第一校”。 中北大學前身是1941年5月八路軍總司令部在太行抗日根據地創辦的中國共產黨及八路軍第一所兵工學校——太行工業學校,歷經華北兵工工業學校等時期,1958年升格為太原機械學院。1961年北京工業學院四個常規兵器專業相繼
延邊大學
延邊大學(Yanbian University),簡稱“延大”,地處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西部開發重點建設院校、吉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點支持建設大學、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共同重點支持建設大學、吉林省特色高水平應用研究型A類大學,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111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僑辦華文教育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為教育部《1+2+1中美人才培養計劃》雙學位項目成員單位,由南開大學、北京大學對口支援建設。 學校始建于1949年,曾隸屬于國務院高等教育部,1957年劃歸吉林省所屬。1958年8月,延邊大學分立為延邊大學、延邊醫學院、延邊農學院、延邊工學院。199
西南政法大學
西南政法大學(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 Law),簡稱“西政”,位于重慶市,是教育部與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新中國最早建立的政法類高等學府,改革開放后首批全國重點大學,全國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基地,首批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高校,自主招生試點高校。重慶市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以法學為主,經濟學、文學、管理學、哲學、工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被譽為新中國法學教育的“西南聯大”。 學校前身為1950年創建的由劉伯承元帥擔任校長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學。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學政法系為基礎,合并當時的重慶大學法學院、四川大學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Jiang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是公辦多科性本科院校,入選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為全國重點建設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江西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江西省職教師資培養培訓中心、江西省教師資格面試直屬考點管理辦公室,是江西省政府獎學金和孔子學院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 學校以原江西科技師范學院為主體,南昌高等專科學校并入組成。南昌高等專科學校辦學起始于1952年;江西科技師范學院的前身為1977年創建的江西師范學院南昌分院,1984年更名為南昌師范專科學校,1987年升格為南昌職業技術師范學院,2002年更名為江西科技師范學院。2004年南昌高等專科學校并入江西科技師范學院,2012年學校更名為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學校主要有楓林校區和紅角洲校區,占地面積
上海外國語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簡稱“上外”,位于上海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并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211工程”建設高校;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首批教育融媒體建設試點單位,是亞非研究國際聯盟、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聯盟、中俄綜合性大學聯盟、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創始成員,是聯合國合作備忘錄簽約高校和國際高校翻譯學院聯合會(CIUTI)亞太工作組所在地,獲國際會議口譯員協會(AIIC)全球最高評級,是中國唯一位列世界15強的專業會議口譯辦學機構,英漢語對全球排名第一。姜椿芳、厲麟似、凌達揚、夏仲毅、方重、徐仲年、王季愚等杰出的名家大師都曾執教于此。 學校前身為華東人民革命大學附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位于廣東省廣州市,簡稱“廣外”,是一所具有鮮明國際化特色的廣東省屬重點大學,入選國家“2011計劃” 、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教育部來華留學示范基地、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亞洲大學生集體行動交流計劃(“亞洲校園”計劃),是聯合國高端翻譯人才培養大學外延計劃的中國合作院校、國際大學翻譯學院聯合會(CIUTI)和國際譯聯(FIT)聯席會員、世界翻譯教育聯盟(WITTA)的首創單位,是華南地區國際化人才培養和外國語言文化、對外經濟貿易、國際戰略研究的重要基地。 學校的前身是廣州外國語學院和廣州對外貿易學院。廣州外國語學院于1964年11月設立、1965年7月正式招生,是
北京物資學院
北京物資學院(Beijing Wuzi University),簡稱“北物”,坐落于中國首都北京市,是一所以物流和流通為特色,以經濟學科為基礎,以管理學科為主干,經、管、理、工、文、法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院校。 北京物資學院1980年建校,先后隸屬于國家物資總局、物資部、國內貿易部;1986年,學校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1998年10月,劃歸北京市管理。 截至2022年4月,學校校園占地近600畝,建筑面積20萬余平方米;下設10個教學單位,開設28個本科專業;有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9個;有教職工788人,其中,專任教師500人;有本科生、碩士研究生、留學生等各類在校生近8000人。
魯東大學
魯東大學(Ludong University),坐落在山東省煙臺市,是一所以文理工農為主體、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綜合性大學。2012年,成為首批“山東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山東特色名校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單位。2014年,獲批教育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成為省內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及博士后教師教育培養體系的兩所大學之一。2017年,成為山東省省級博士立項建設單位。2020年,成為山東省“高水平學科”建設高校。2021年,成為山東省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第二批支持高校。 學校始建于1930年,歷經山東省立第二鄉村師范學校、膠東公學、萊陽師范學校、萊陽師范專科學校、煙臺師范專科學校、煙臺教師進修學校、煙臺師范學院等歷史階段。2001年,原直屬山東省交通廳的山東省交通學校(煙臺)(建校于1978年)并入。2006年,學校更名為魯東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