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簡稱中南大,位于武漢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為主干,兼有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藝術學等九大學科門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由教育部、財政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重點建設高校,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入選國家“2011計劃”、“111計劃”、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湖北省2011計劃,財經一流學科建設聯盟理事長單位,立格聯盟、中國—俄羅斯經濟類大學聯盟、“長江—伏爾加
北部灣大學
北部灣大學(Beibu Gulf University),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是一所以工學、理學、管理學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與國家海洋局共建高校、國家“十三五”規劃建設的“應用型本科高校”項目單位、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產教融合創新實驗項目”基地院校、廣西新建本科院校整體轉型發展試點院校、全國應用技術大學聯盟首批理事高校,學校校園為3A級景區。 學校前身為始建于1973年的欽州地區師范學校。1982年設立欽州地區教師進修學院,1985年增設廣西師范學院欽州分院。1988年欽州地區教師進修學院更名為欽州地區教育學院,1991年改建為欽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2004年,創建于1906年的欽州民族師范學校(含廣西廣播電視大學欽州分校)并入欽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2006年,升格為欽州學院。2018年11月底,教育部批準在欽州學院
蘭州理工大學
蘭州理工大學(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位于甘肅省蘭州市,是甘肅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高校,甘肅省高水平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計劃”、“111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是國家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中國人民解放軍后備軍官選拔培養基地、“一帶一路”高校戰略聯盟、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 學校前身是1919年創立的甘肅省立工藝學校;1958年,在組建蘭州工學院的基礎上,將甘肅交通大學并入,定名為甘肅工業大學;1965年,學校劃歸第一機械工業部,同時將東北重型機械學院和北京機械學院的水力機械、化工機械、石油礦場機械和焊接工藝及設備專業成建制全部遷入,并
上海財經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位于上海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經濟管理學科為主,經、管、法、文、理、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研究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 “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入選“1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經濟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國家海外高層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經驗高校,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協同創新中心牽頭單位,中歐商校聯盟創始會員,由教育部、財政部和上海市三方共建。 學校源于1917年南京高等師范學校開
常州大學
常州大學坐落于經濟繁榮、人文薈萃的江南歷史文化名城——江蘇常州,是江蘇省人民政府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及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共建的省屬全日制本科院校,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峰計劃建設高校,以及江蘇省教育廳與常州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學校始建于1978年,前身為南京化工學院無錫分院、常州分院。1981年經國務院批準,學校定名為江蘇化工學院;1992年成為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管理的部屬院校,并更名為江蘇石油化工學院;2002年更名為江蘇工業學院;2010年更名為常州大學。學校歷經44年的發展,現已建成完整的學士—碩士—博士人才培養體系以及多層次的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體系。2020年學校在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位居全國第129位。 學校基礎設施齊全,辦學條件優良。現有科教城、西太湖兩個校區,校園占地面積2000余畝,教學科
南京郵電大學
南京郵電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和江蘇高水平大學高峰計劃A類建設高校,其前身是1942年誕生于山東抗日根據地的八路軍戰郵干訓班,是我黨、我軍早期系統培養通信人才的學校之一。1958年經國務院批準改建為本科高校,取名南京郵電學院;2005年4月,更名為南京郵電大學。學校原為郵電部和信息產業部直屬重點高校,2000年起實行中央與地方(現為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郵政局與江蘇省)共建,2017年入選國家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2022年再次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2013年10月,原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正式并入南京郵電大學。學校秉承“信達天下 自強不息”的南郵精神,踐行“厚德、弘毅、求是、篤行”的校訓,發揚“勤奮、求實、進取、創新”的校風。目前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學為主體,以電子信息為特色,理、工、經、管、文、教、藝、法等多學科相互交融,博士后、博士、碩士、本科等多層次教育協
浙江財經大學
浙江財經大學坐落在素有“人間天堂”美譽的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以經濟、管理學科為主體,經、管、文、法、理、工、藝、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財經類高校。學校前身是創建于1974年的浙江財政銀行學校,1987年獲準成立浙江財經學院,1991年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12年獲批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2013年更名為浙江財經大學,2014年獲批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17年被列入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2018年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學校現有下沙、文華、翠苑和長安4個校區,占地2300畝,總建筑面積57.06萬平方米(不包含下沙紫園生活區)。設置有16個學院,1個教學部,1個獨立學院,4個研究院。具有博士、碩士、學士學位授予權和外國留學生、港澳臺學生招生權,在校普通全日制學生17000余人(不含獨立學院)。自建有諾貝爾經濟學獎文獻館、孫冶
安慶師范大學
安慶師范大學(Anqing Normal University),簡稱安慶師大(AQNU),位于安徽省安慶市,是安徽省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教育部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全國首批擁有學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學校擁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入選第二期“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項目、“數據中國”百校工程首批試點院校、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2019年,學校正式成為安徽省省級博士立項建設單位。 學校始建于1897年的敬敷書院,后與求是學堂合并為安徽大學堂,后改為安徽武備學堂、安徽陸軍學堂、安徽法政專門學校;1928年,省立安徽大學在此建立;1946年改為國立安徽大學;1949年改為解放軍海軍聯合學校三分校,1958年起,逐步改為安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安徽師范大學安慶教學點、安徽師范大學安慶分校;1980年,在安徽師大安慶分校的基礎上成立安慶
山東財經大學
山東財經大學是財政部、教育部、山東省共建高校,坐落于享有泉城美譽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濟南,是一所辦學歷史悠久、辦學規模較大、辦學特色鮮明,以經濟學和管理學學科為主,兼有文、法、理、工、教育、藝術八大學科門類,在國內外具有較高聲譽和知名度的財經類大學。 學校現有燕山、舜耕、圣井三個校區,占地3000余畝。學校擁有完善的現代化教學基礎設施和實驗設備。現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省高等學校骨干學科教學實驗中心26個,省級實驗室11個,各類實驗室150多個,各類實踐教學基地306個。校舍建筑總面積98.2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58億元。圖書館藏書347.9萬冊,電子圖書743萬冊,實現了與省市圖書館圖書資源共享。建有現代化演播中心、CATV教學系統和千兆以太校園網絡系統。設立了雅思機考考點,成為英國文化教育協會在中國大陸的第2
東莞理工學院
東莞理工學院是廣東省東莞市的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省市共建,以市為主,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博士任名譽校長。入選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數據中國“百校工程”、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首批”廣東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單位“、國家大學科技園培育單位、“中拉清潔能源與氣候變化聯合實驗室”共建成員、廣東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伊拉斯謨世界項目、廣東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省教育廳“特色高校提升計劃”、廣東省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示范學校、廣東省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學示范校、省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 學校于1990年籌辦,1992年4月經原國家教委批準成立,2002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變更為本科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05年啟動開展聯合培養研究生項目,2006年5月獲批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2010年6月被批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