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理工大學
江西理工大學(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主校區位于江西省贛州市,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江西省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經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有權接收華僑及港澳臺學生和留學生的教學研究型大學,是寶鋼教育獎評審高校,具有推薦優秀本科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資格,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項目、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江西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為國務院僑辦華文教育基地。 學校創辦于1958年,原名江西冶金學院,1988年更名為南方冶金學院,2004年更名為江西理工大學。學校曾先后隸屬于冶金工業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2013年成為江西省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共建高校。 截至2022年2月,學校在贛州、南昌兩地辦學,占地面積共計2600余畝;有1個
贛南師范大學
贛南師范大學(Gannan Normal University),位于江西省贛州市,是省屬本科師范院校、江西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被列為江西省公費師范生培養高校,是中國政府獎學金、國際中文教師獎學金、江西省政府獎學金學生接收院校。 學校創辦于1958年6月,時為贛南師范專科學校;1984年更名為贛南師范學院,升格為省屬本科師范院校;2016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贛南師范大學。 截至2022年3月,學校有黃金、章貢、白塔(大學科技園)3個校區,占地近2300畝,校舍建筑面積85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238萬余冊;設有18個教學單位、1所獨立學院、1所附屬中學、2所附屬小學、1所附屬幼兒園,開設67個本科專業;擁有17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有專任教師12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1000余人,其中研究生2000余人。
山東理工大學
山東理工大學(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簡稱“山理工”(SDUT),位于山東省淄博市,是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山東省及淄博市共建高校,是山東省重點建設的以理工為主的多科性大學,具有研究生推免資格,為首批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教育部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山東省一流學科和山東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立項建設單位,入選首批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和“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是歐亞-太平洋大學聯盟、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 學校由山東工程學院、淄博學院合并組建而成。1956年,山東省濟南農業機械化學校創建;1958年,升格為山東農業機械化學院;1990年,更名為山東工程學院。1998年,山東建筑材料工業學院分院、淄博大學、淄博師范專科學校、淄博市職工大學、淄博廣播電視大學等高校組建為
河南科技大學
河南科技大學(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稱河科大(HAUST),坐落于河南省洛陽市,是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支持高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河南省重點建設的三所綜合性大學之一、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絲綢之路大學聯盟”理事高校。 學校1952年創建于首都北京。1956年,應國家工業基地建設布局的需要遷至洛陽,后更名為洛陽工學院,隸屬于國家機械工業部。1998年,劃轉至河南省管理。2002年,河南省委、省政府為優化全省高等教育結構布局,報經教育部批準,由洛陽工學院、洛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洛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合并組建河南科技大學。 截至2021年9月,學校有開元、西苑、景華和周山4個校區,占地面積4600余畝,
武漢理工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簡稱武理工,位于武漢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211工程”建設高校,由教育部和交通運輸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入選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學校辦學起源于1898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政府創辦的湖北工藝學堂,2000年5月27日由原武漢工業大學、武漢交通科技大學、武漢汽車工業大學合并組建。武漢工業大學源于1948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軍區軍工部工業專門學校,1978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院校之一,1985年更名為武漢工業大學,1998年由原國家建材局所屬劃轉為教育部主管。武漢交通科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簡稱中南大,位于武漢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為主干,兼有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藝術學等九大學科門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由教育部、財政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重點建設高校,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入選國家“2011計劃”、“111計劃”、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湖北省2011計劃,財經一流學科建設聯盟理事長單位,立格聯盟、中國—俄羅斯經濟類大學聯盟、“長江—伏爾加
湖南科技大學
湖南科技大學(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坐落于湘潭市,是湖南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原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共建高校、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支持高校、湖南省“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湖南省2011計劃”入選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首批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權、“碩師計劃”推免資格及港澳臺和留學生招生權。 學校由湘潭工學院與湖南省第二所本科師范類高校湘潭師范學院于2003年合并而成,其辦學歷史溯源于1949年成立的湘北建設學院。湘潭工學院創建于1978年,原名湘潭煤炭學院,是原煤炭工業部部屬本科院校;1981年更名為湘潭礦業學院,1997年更名為湘潭
貴州師范大學
貴州師范大學(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簡稱“貴州師大”,坐落于貴州省貴陽市,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貴州省共建,以教師教育為特色的綜合性學科布局的省屬重點大學,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貴州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學校創建于1941年,原名為“國立貴陽師范學院”;1950年改名為“貴陽師范學院”;1956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正式交貴州省人民政府管理;1958年,中共貴州省委決定在貴陽師范學院內以聯合辦學的形式成立新的“貴州大學”;1959年,貴州大學從本校分出;1985年更名為“貴州師范大學”;1996年被貴州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屬重點大學;2004年,原貴州理工職業技術學院并入。 截至2022年6月,學校有花溪、寶山、白云三個校區,占
貴州民族大學
貴州民族大學(Guizhou Minzu University),簡稱貴民大,坐落于貴州省貴陽市,由貴州省人民政府和國家民委共建高校、入選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名,是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等次高校和接受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高校,由華東師范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對口支援建設。 學校創建于1951年,原名貴州民族學院,2012年經教育部和貴州省人民政府批準更名為貴州民族大學。 截至2020年3月,學校學校有兩個校區:貴陽市花溪區和貴安新區大學城,占地面積2825畝,其中貴陽花溪校區1325畝、貴安新區大學城校區1500畝,校舍面積79.6萬平方米,圖書館有紙質圖書187萬冊;設有21個學院,1個研究生院,1個獨立學院,設有74個普通本科專業、28個本科專業方向;專職教師1196人,全日制在校生19069
西安財經大學
西安財經大學(Xi’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簡稱“西安財大”,位于陜西省西安市,是由陜西省人民政府與國家統計局共建的普通高等學校。 學校前身是1952年創建的西北貿易學校;1985年,西北貿易學校更名為陜西商業專科學校;1996年,陜西商業專科學校、陜西財政專科學校、陜西工商學院合并為陜西經貿學院;2001年6月,陜西經貿學院與西安統計學院合并組建西安財經學院;2018年11月,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西安財經大學。 截至2021年6月,學校有長安、雁塔、翠華東、翠華西4個校區,占地面積1600余畝;下設13個學院(部)、47個本科專業,其中12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1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0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