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北專升本人文地理學考試大綱
摘要:現公布2023年河北專升本人文地理學考試大綱,參加專升本的學生可以通過考試大綱了解相關的考試信息,知曉考試范圍,按照考試大綱進行備考等。具體請見下文。
2023年河北專升本人文地理學考試大綱
I.課程簡介
一、內容概述與要求
人文地理學是地理學分支學科之一,是研究地球表層人類活動或人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 所形成的現象分布和變化規律的科學,同時其也是高校地理科學類專業廣泛開設的一門綜合 性極強的課程。人文地理學以人文現象為研究主體,側重于揭示人類活動的空間結構及其地 域分布的規律性。它是地理學中的社會科學,既有社會科學的特性,又有地理學的特點。當 代人文地理學研究的領域涉及廣泛,構成一個疏松的綜合體,綜合來看具體圍繞三大主題: 一是人地關系,二是區域研究,三是空間分析。社會性、區域性、綜合性構成了人文地理學 的主要特性。人文地理學是一門和社會經濟發展關聯密切的學科,幾乎每一個研究領域都與 社會發展密切相關。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當前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如人口、資源、環境、發展等都與人文地理學有著密切聯系,為其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現實動力。
人文地理學是地理科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等專業的專業基礎 課,課程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具有人文地理學知識和能力的綜合性人才,要求學生掌握人文地 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理解各主要人文地理現象的特征、發展變化和分布 規律,進一步認識人文地理學科的社會性和區域綜合性,并且具備初步的運用基本理論知識 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后續學習人口地理、旅游地理、城市地理等課程、為今后進 行地理學知識的教學和相關研究奠定基礎,并能在資源、環境以及城鄉規劃管理研究和實踐 中熟練地應用人文地理學知識和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考試既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理論的掌握情況,也考查其運用理論分析問題、解決 問題的能力。
考試采取閉卷形式,時間50分鐘,滿分100分。考試題型包括名詞解釋、填空、單項選 擇題、讀圖題和綜合分析題。其中,基礎知識與理論的客觀題占80% ,能力型題占20%。
II.知識要點與考核要求
一、緒論
1 .知識要點
人文地理學與地理學的關系,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和學科特性,西方人文地理學發展歷史,中國人文地理學發展階段,人文地理學的研究任務。
2 .考核要求
理解、掌握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和學科特點,掌握人文地理學最新研究趨向與主要分支;了解人文地理學的發展歷史及其主要研究任務。
二、人文地理學的研究主題與基本理論
( 一) 人文地理學的研究主題
1 .知識要點
文化區的概念與類型,文化的擴散途徑,文化生態學,文化整合,文化景觀。
2 .考核要求
了解文化生態關系的基本類型,文化與地理環境的相互關系,文化整合的基本概念;理解、掌握文化區的基本類型,文化擴散的主要途徑,文化景觀的概念及其作用。
(二) 人文地理學的基本理論
1 .知識要點
主要人地關系理論及其內容,其他學科對人地關系的探討。
2 .考核要求
了解其他學科對人地關系的探討;理解并掌握主要人地關系理論及其內容。
三、人文地理學的研究方法
( 一) 人文地理學研究的一般程序
1 .知識要點
人文地理學研究的一般程序。
2 .考核要求
了解人文地理學研究的一般程序。
(二) 人文地理學研究的方法論
1 .知識要點
經驗主義方法論,實證主義方法論,人本主義方法論,結構主義方法論。
2 .考核要求了解主要哲學方法論的基本含義及其對人文地理學研究方法產生的影響。
(三) 人文地理學的主要研究方法
1 .知識要點
(1) 人文地理學的調查研究方法:地理社會調查法、科技文獻資料法、新技術與新方 法、區域地理方法。
(2) 人文地理學研究的空間模型方法:主要數學模型、方法在人文地理學中的應用。
(3) 人文地理學研究的社會學方法:現象學方法、時間地理學方法、社會生態方法。
(4) 人文地理學研究的系統分析方法。
2 .考核要求:
了解人文地理學的主要研究方法;掌握人文地理學各種的調查研究方法。
四、人口、人種和民族
( 一) 人口與發展
1 .知識要點
世界人口增長過程,人口轉變理論,主要人口轉變模式,地理環境與人口增長關系,人 口與經濟發展關系。
2 .考核要求
理解、掌握世界人口增長過程,人口轉變理論,主要人口轉變模式;了解地理環境與人 口增長關系,人口與經濟發展關系。
(二) 人口分布與遷移
1 .知識要點
人口分布概念與測度指標,世界及我國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規律,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 人口遷移的概念與分類,人口遷移的空間規律,人口遷移的機制。
2 .考核要求
了解人口遷移的機制;理解、掌握人口分布概念與測度指標,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 規律,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人口遷移的概念與分類,人口遷移的空間規律。
(三) 人種
1 .知識要點
人種概念,劃分人種的標志,世界種族的劃分及主要種族,地理人種的概念及主要類型, 人種起源、演變與地理環境的關系,種族主義與種族沖突。
2 .考核要求
理解人種起源、演變與地理環境的關系,種族主義與種族沖突;掌握人種概念,劃分人種的標志,世界種族的劃分及主要種族,地理人種的概念及主要類型。
(四) 民族
1 .知識要點
民族的概念、形成及特征,世界重要民族的分布,主要的民族遷移與集聚,主要的民族變化與整合。
2 .考核要求
了解主要的民族遷移與集聚,主要的民族變化與整合;掌握民族的概念、形成及特征, 世界重要民族的分布。
(五) 民俗與流行文化
1 .知識要點
民間文化與流行文化概念,主要體現民間文化與環境關系的文化景觀,世界主要流行 文化。
2 .考核要求
了解民間文化與流行文化概念,主要體現民間文化與環境關系的文化景觀,世界主要流行文化。
五、農業的起源與發展
( 一) 農業的起源
1 .知識要點
農業起源的主要理論,人口壓力學說與宴享學說比較,索爾關于農業起源地的推論,考 古學的主要證據。
2 .考核要求
理解農業起源的主要理論,人口壓力學說與宴享學說比較,索爾關于農業起源地的推論,考古學的主要證據。
(二) 農業的發展與類型
1 .知識要點
農業發展三階段,原始農業主要地區,傳統農業基本特征,傳統農業四大類型,現代農 業基本特征,現代農業六種類型,農業形成對自然與社會的影響,主要文明古國與農業的關系。
2 .考核要求
了解農業形成對自然與社會的影響,主要文明古國與農業的關系;掌握農業發展三階段, 原始農業主要地區,傳統農業基本特征,傳統農業四大類型,現代農業基本特征,現代農業 六種類型。
(三) 世界農業生產布局
1 .知識要點
世界主要糧食生產的地區分布,主要經濟作物生產的地區分布,畜牧業生產的地區分布。
2 .考核要求
掌握世界主要糧食生產的地區分布;了解主要經濟作物生產的地區分布,畜牧業生產的 地區分布。
(四) 農業景觀與農業區位論
1 .知識要點
農業景觀概念,農業景觀的作用與價值,杜能的經典農業區位理論。
2 .考核要求
了解農業景觀概念,農業景觀的作用與價值;掌握杜能的經典農業區位理論假設前提、 基本內容、研究思路與結論。
六、工業的出現與工業區位
( 一) 工業的出現和發展
1 .知識要點
工業革命的前提與基礎,工業革命的基本過程,工業生產的擴散過程,工業生產的新發 展。
2 .考核要求
了解工業革命的前提與基礎,工業革命的基本過程,工業生產的擴散過程,工業生產的 新發展。
(二) 產業類型及其分布
1 .知識要點
第一產業中的工業布局,世界主要工業帶,第三產業與工業關系。
2 .考核要求
了解第一產業中的工業布局;掌握世界主要工業帶,第三產業與工業關系。
(三) 影響工業分布的因素及其新變化
1 .知識要點
影響工業分布的因素,韋伯工業區位理論,新工業區位論,重要工業類型分布的新變化, 全球經濟空間格局。
2 .考核要求
了解新工業區位論,重要工業類型分布的新變化,全球經濟空間格局;掌握影響工業分 布的因素,了解韋伯工業區位理論的二次偏離。
七、聚落與城市化
( 一) 聚落的起源與發展
1 .知識要點
城市與鄉村的概念與類型,西方城市的發展,中國城市的發展,古代村落的發展,城市 興起后農村聚落的發展,世界城鎮標準的規定,我國城鎮建制的設置。
2 .考核要求
了解西方城市的發展,中國城市的發展,古代村落的發展,城市興起后農村聚落的發展, 世界城鎮標準的規定;理解城市與鄉村的概念與類型,我國城鎮建制的設置。
(二) 城市化及其動力機制
1 .知識要點
城市化的基本概念及其四方面含義,城市化四個階段的含義與特點,城市化的五大動力 機制,當代世界城市化的基本特征,當代中國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2 .考核要求
掌握城市化的基本概念及其四方面含義,理解城市化四個階段的含義與特點,明確城市 化的五大動力機制,掌握當代世界城市化的基本特征,當代中國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三) 城市與城市地域結構
1 .知識要點
城市區位與環境的關系,城市區位與交通的關系,城市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城市地域結 構形成的三種力量,主要城市地域結構模型。
2 .考核要求
掌握城市地域結構形成的三種力量及其作用,主要城市地域結構模型及其特征;了解城 市區位與環境的關系,城市區位與交通的關系,城市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四) 城市體系與城市景觀
1 .知識要點
城市體系的概念,城市體系的主要等級規律,城市景觀的概念與城市感知。
2 .考核要求
掌握城市體系的概念,掌握等級規模法則與首位城市法則;了解城市景觀的概念與城市感知。
八、語言類型與語言景觀
( 一) 語言的起源與發展
1 .知識要點
語言的產生條件,語言的本質屬性,語言的社會功能,英語的形成與發展,漢語的發展 與七大方言的特點及分布。
2 .考核要求
了解語言的產生條件,語言的本質屬性,語言的社會功能,英語的形成與發展;掌握漢 語的發展與七大方言的特點及分布。
(二) 世界語言分類與分布
1 .知識要點
世界語言譜系,世界主要語言及其分布。
2 .考核要求
了解非洲語言類型及分布,烏拉爾- 阿爾泰語系分布;掌握漢-藏語系、印歐語系、閃- 含語系主要語言類型及分布。
(三) 語言的傳播與影響
1 .知識要點
語言傳播的六大特性 (外延性與連續性、距離衰減性、層序性與階層性、復合性、競爭 性與同化性、演化性),語言傳播的影響因素 (自然因素、社會人文因素),語言擴散的六種 形式及其結果。
2 .考核要求
理解并掌握語言傳播的六大特性,語言傳播的影響因素,語言擴散的六種形式及其結果。
(四) 語言景觀
1 .知識要點
文字的本質特征,世界主要文字的形成特點,地名景觀的概念及作用,世界范圍內主要 地名景觀。
2 .考核要求
了解文字的本質特征,世界主要文字的形成特點,地名景觀的概念及作用,世界范圍內 主要地名景觀。
九、宗教地理與宗教景觀
( 一) 宗教的產生與世界主要宗教
1 .知識要點
宗教的定義及其在文化中的作用,宗教的起源與原始宗教,宗教的分類與主要民族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發展與分布。
2 .考核要求
了解宗教的定義及其在文化中的作用,宗教的起源與原始宗教;理解并掌握宗教的分類 與主要民族宗教,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發展與分布。
(二) 宗教的傳播與分布
1 .知識要點
導致宗教傳播的因素,宗教主要傳播形式,宗教與政治的關系類型,主要宗教組織,主 要宗教的分布區。
2 .考核要求
理解并掌握導致宗教傳播的因素,宗教主要傳播形式,主要宗教的分布區;了解宗教與 政治的關系類型,主要宗教組織。
(三) 宗教禮儀、習俗與地理環境
1 .知識要點
宗教風俗、禁忌與地理環境關系,宗教與文化關系,宗教儀式、節日與地理環境關系, 宗教圣地與地理景觀。
2 .考核要求
了解宗教風俗、禁忌與地理環境關系,宗教與文化關系,宗教儀式、節日與地理環境關系,宗教圣地與地理景觀。
(四) 宗教景觀
1 .知識要點
宗教塑造的主要文化景觀,宗教對地理的間接影響,宗教景觀的地域差異。
2 .考核要求
了解宗教塑造的主要文化景觀,宗教對地理的間接影響,宗教景觀的地域差異。
十、旅游地理
( 一) 旅游業的興起與發展
1 .知識要點
旅游業的興起與發展,大眾旅游的發展。
2 .考核要求
了解旅游業的興起與發展,大眾旅游的發展。
(二) 旅游者與旅游客源地與目的地
1 .知識要點
旅游者的國際定義,游客的中國定義,旅游業定義,客源地概念,世界主要客源地,旅 游目的地概念,世界主要旅游目的地,旅游交通連接的重要性,旅游客源地與目的地關系。
2 .考核要求
了解旅游者的國際定義,游客的中國定義,旅游業定義;理解并掌握客源地概念,世界 主要客源地,旅游目的地概念,世界主要旅游目的地,旅游交通連接的重要性,旅游客源地 與目的地關系。
(三) 旅游地的文化特征
1 .知識要點
文化概念與旅游地文化,旅游地文化的要素,旅游地文化的五大基本特征。
2 .考核要求
掌握旅游地文化概念,旅游地文化的要素,旅游地文化的五大基本特征。
(四) 世界旅游資源和旅游地理
1 .知識要點
世界各大洲主要旅游資源及其特點,世界主要旅游國家及其主要旅游城市與景點特點。
2 .考核要求
了解世界各大洲主要旅游資源及其特點,掌握世界主要旅游國家及其主要旅游城市與景 點特點。
(五) 旅游開發的區域影響
1 .知識要點
旅游業的經濟特征,旅游與經濟發展關系,旅游與收支平衡,旅游與就業,旅游與經濟 結構,旅游對區域經濟的消極影響,旅游與環境的三大關系,旅游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旅游 對人文環境的影響,旅游對區域的六大社會影響,旅游對區域文化的影響。
2 .考核要求
了解旅游業的經濟特征,旅游與經濟發展關系,旅游與收支平衡,旅游與就業,旅游與 經濟結構關系;掌握旅游對區域經濟的消極影響,旅游與環境的三大關系,旅游對自然環境 的影響,旅游對人文環境的影響,旅游對區域的六大社會影響,旅游對區域文化的影響。
十一、政治與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 一) 政治與政治地理
1 .知識要點
政治地理現象,政治地理單元,政治地理結構,政治地理過程。
2 .考核要求
理解政治地理現象,政治地理單元,政治空間結構,政治實力結構,政治擴散與整合, 政治分離與變化。
(二) 國家政治地理特征
1 .知識要點
國家的基本特征,國家領土與領土主權,國家的中心性區域,國家的邊界與邊疆。
2 .考核要求
掌握國家的基本特征,國家領土三要素,國家核心區類型,邊界與邊疆的概念、含義。
(三) 國家權利
1 .知識要點
國家權利八大要素的構成,國家權利要素的作用,國家實力的兩種綜合分析方法 (克萊因綜合國力方程與綜合三元要素學派)。
2 .考核要求
了解國家實力的兩種綜合分析方法 (克萊因綜合國力方程與綜合三元要素學派);掌握 國家權利八大要素的構成,國家權利要素的作用。
(四)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1 .知識要點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過程,當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演變與特點,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的基本特征,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五大主要學說。
2 .考核要求
了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過程,當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演變與特點;掌握全球政治
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五大主要學說。
十二、人類行為與行為空間
( 一) 人類行為與地理環境
1 .知識要點
環境知覺與認知概念與關系,地理物象及特點,物象評價與外在行為關系。
2 .考核要求
了解環境知覺與認知概念與關系,地理物象及特點,物象評價與外在行為關系。
(二) 人類活動的行為空間
1 .知識要點
行為空間的概念,人類日常活動的行為空間,人類遷移活動的行為空間。
2 .考核要求
了解行為空間的概念;掌握人類日常活動的行為空間,人類遷移活動的行為空間。
(三) 人類行為與區位選擇模型
1 .知識要點
行為矩陣模型,報償矩陣模型,消費行為空間模型。
2 .考核要求
了解行為矩陣模型,報償矩陣模型,消費行為空間模型。
十三、人文地理學所面臨的問題
( 一) 人口的迅速增長與可持續發展
1 .知識要點
人口迅速增長及其引發的問題,人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2 .考核要求
掌握人口迅速增長及其引發的問題,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內涵,可持續發展與人文地理學 的關系。
(二) 世界政治多極化與經濟一體化
1 .知識要點
政治地理新現實,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分與合,合與分的政治格局中的人地關系。
2 .考核要求
了解政治地理新現實,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分與合,合與分的政治格局中的人地關系。
(三) 全球化與本土化
1 .知識要點
經濟全球化與文化全球化的概念與內涵,文化全球化表現形式、形成原因與問題,文化 本土化概念內涵,文化本土化表現形式與問題,文化本土化與全球化關系,經濟發展對區域 文化的作用,區域文化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2 .考核要求
了解經濟全球化與文化全球化的概念與內涵,文化全球化表現形式、形成原因與問題, 文化本土化概念內涵,文化本土化表現形式與問題;掌握文化本土化與全球化關系,經濟發 展對區域文化的作用,區域文化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延伸閱讀
- 2023年河北專升本金屬材料概論考試大綱
- 2023年河北專升本環境監測考試大綱
- 2023年河北專升本環境保護概論考試大綱
- 2023年河北專升本聲樂專項面試考試大綱
- 2023年河北專升本和聲學考試大綱
- 2023年河北專升本基本樂理考試大綱
專升本微信公眾號
掃碼添加
專升本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