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珠海科技學院專升本勞動與社會保障考試大綱1
摘要:2022年珠海科技學院專升本勞動與社會保障考試大綱已經發布了,想要報考專升本考試的學生可以看一下考試大綱,了解相關的考試信息。具體請見下文。
2022年珠海科技學院專升本勞動與社會保障考試大綱1
一、考試的內容、要求和目的
1、考試內容:按照章節詳細列出考核知識點
《社會保障概論》包括緒論和9章內容。上篇社會保障總論包括:社會保障的基本特征、理論基礎、發展歷程、制度模式、法制管理和保障水平等。下篇社會保障分論將七大社會風險歸納為四個部分,即生存發展風險與保障、健康風險與保障、職業風險與保障、老殘風險與保障,主要講授中國社會保障的制度安排與管理服務體系。
緒論介紹了社會保障學的學科屬性、社會保障學的研究對象與目的、社會保障學的主要研究內容、社會保障學的研究方法、學習社會保障學的意義和要求等。
上篇 社會保障總論
第一章 社會保障概述。介紹社會風險及社會保障的定義、社會保障的基本特征與功能,社會保障的理論基礎等問題。
第二章 社會保障產生與發展。主要介紹了社會保障制度的形成與發展所經歷的四個時期:社會保障的形成時期(1601-1889 年)、社會保障的初步發展時期(1890-1947 年)、社會保障的全面發展時期(1948 年-20世紀70 年代初期)和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時期(20世紀70 年代中后期至今)。此外,本章還介紹了中國社會保障的產生與發展。
第三章 社會保障模式。主要介紹了從19世紀80年代德國所實施的單項社會保險法之后,各國的多元化發展狀態。本章從各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功能定位、再分配目的、財務模式和保障水平為劃分標準,介紹了目前社會保障模式的四種類型,即社會保險型社會保障模式、福利國家型社會保障模式、強制儲蓄型社會保障模式和國家保險型社會保障模式。
第四章 社會保障法治與管理。主要闡述了社會保障法治建設、社會保障法治與管理服務體系、社會保障管理體制、機制和組織、社會保障信息系統等問題。
第五章 社會保障水平。主要描述社會保障水平的概述、界定、理論價值,以及社會保障水平的實踐與經濟效應比較。
下篇 社會保障分論
第六章 生存發展風險與保障。從生活救助、災害救助、專項救助、慈善事業、優撫安置等幾個方面闡述了社會保障的這個重要組成部分。
第七章 健康風險與保障。從公共衛生、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及醫療救助等方面介紹健康保障制度。
第八章 職業風險與保障。從職業風險的概念界定以及應對機制進行了相應的介紹。
第九章 老殘風險與保障。以經濟保障、服務保障和精神慰藉三大功能為主線,聚焦養老金、老殘護理服務、老年福利及殘疾人福利等內容,全面系統地闡述老殘風險及保障的基本原理和國內外相關實踐。
緒論(考核比例:2%)
緒論介紹了社會保障學的學科屬性、社會保障學的研究對象與目的、社會保障學的主要研究內容、社會保障學的研究方法、學習社會保障學的意義和要求等。主要是讓考生了解社會保障學的概念、研究的主要內容與目的,以及研究方法等。主要為初學者提供社會保障學的基本概況。
1.社會保障學的學科屬性
社會保障學是研究人類社會保障實踐活動及其發展規律的綜合性、應用性和交叉型學科。如何定義社會保障一直爭論不休,有社會安全、經濟制度之稱。學者和政治家們從不同學科背景及視角來定義社會保障,社會保障的實踐活動也及其復雜性和多元化,至今全球沒有一致的社會保障定義。
社會保障學科屬性體現以下三個特征:
(1) 馬克思主義為其發展奠定了強有力的思想基石
(2) 綜合型與交叉性
(3) 具有相對獨立性和系統性
2、 社會保障學的研究對象與目的
社會保障是工業經濟社會的產物,除外天災,失去土地的工人家庭還要面臨工傷與職業病、失業導致的孩子養育、醫療和養老等社會風險問題。社會保障學系統研究國家抵御這些社會風險的制度安排。
3、社會保障學的主要研究內容
社會保障學主要研究國家為抵御上述社會風險如何進行籌資、確定待遇和覆蓋哪些人群,總結經驗教訓和規律性問題以少走彎路。
4、社會保障學的研究方法
社會保障必須與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文化背景相適應,與時俱進的,理論與實際結合的,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方法相結合的,系統性和綜合性研究社會保障問題。
5、學習社會保障學的意義和要求
伴隨城鎮化和老齡化的進展,社會保障問題愈加重要。亟待研究的社會保障問題,社會保障創造的就業崗位多起來。
第一章 社會保障概述(考核比例:8%)
一、考核內容和學習目標
風險的概念及其不確定性的理解。社會保障是國家抵御工業經濟的社會風險和保障國民基本生活的制度安排和服務體系,是現代國家制度建設的組成部分,寫進各國憲法。主要目的是讓考生了解社會風險及社會保障定義、基本特征與主要功能,由此掌握社會保障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社會風險與社會保障
1. 社會風險定義及其種類
2. 社會風險及其基本特征
3. 社會風險管理中的保障模式
第二節 社會保障的基本原則和本質特征
1. 基本原則
社會風險全覆蓋的制度安排
應保人群全覆蓋的執行力度
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最低保障待遇
2. 本質特征
公共性與普惠性
互濟性與二重性
福利剛性與持續性
第三節 社會保障的體系結構
1. 按照社會風險分類劃分的社會保障體系
2. 依據保障內容不同劃分的社會保障體系
第四節 社會保障的核心功能
1. 社會保障的政治功能
2. 社會保障的經濟功能
3. 社會保障的社會功能
第五節 社會保障的理論基礎
1. 中國古代早期社會保障思想
2. 馬克思主義社會保障思想
3. 西方社會保障思想流派
二、重點和難點
考核重點:(1)社會風險。重點講授國際勞工組織102號《社會保障最低標準公約》及建議書中的7大風險與特征。社會風險即人人可能遇到且危及基本生活的風險,包括生有所育、住有所居、病有所醫、傷有所療、失業有所幫、老殘有所養、災難有所救。(2)以應對風險而建立的社會保障體系由哪些部分構成,站在風險角度理解和熟記社會保障的整體建設原則、功能和本質;各項制度的特征和內容;保障體系與架構。
考核難點是準確闡述工業經濟下的社會風險和社會保障的社會背景。例如,德國俾斯麥社會保險產生的社會背景,1935年美國《聯邦老遺殘持續收入保障法》與1929年以后的經濟危機的關系。深入理解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的社會保障思想與核心內容,客觀陳述西方社會保障思想流派及其主張。
第二章 社會保障的產生與發展(考核比例:5%)
一、考核內容和學習目標
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保障思想和福利經濟學的發展與制度演進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但社會保障制度的確立與完善則是社會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本章的社會保障僅指現代意義上的社會保障。總體來看,社會保障制度的形成與發展經歷了四個時期:社會保障的形成時期(1601-1889 年)、社會保障的初步發展時期(1890-1947 年)、社會保障的全面發展時期(1948 年-20世紀70 年代初期)和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時期(20世紀70 年代中后期至今)。此外,本章還介紹了中國社會保障的產生與發展。
主要目的是讓考生掌握社會保障所經歷的四個時期及其標志性事件,以及中國社會保障產生和發展。
第一節 社會保障的形成時期(1601-1889 年)
1601 年英國《舊濟貧法》的頒布,標志著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萌芽; 19世紀80 年代,德國一系列社會保險立法的頒布和實施標志著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形成。
1、 英國濟貧法的社會保障萌芽
2、 德國社會保險立法的社會保障形成
第二節 社會保障的初步發展時期(1890-1947 年)
1935 年美國頒布的《社會保障法》和十月革命后蘇聯的勞動保險立法,是社會保障制度初步發展時期的兩個重要事件。
1、 美國社會保障法的基本原則
2、 蘇聯勞動保險立法的國家保險
第三節 社會保障的全面發展時期(1948 年一20世紀70 年代初期)
在這一階段,社會保障有了很大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在福利國家的浪潮下,發達國家建立起“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保障制度。二是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的國家迅速增加。
1、《貝弗里奇報告》的社會保障體系
2、福利國家的建立、改革與發展
3、國際勞工組織公約的最低標準
4、本階段社會保障發展主要特征
第四節 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時期(20世紀70 年代中后期至今)
20世紀70年代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進入滯脹時期,社會保障制度陷入困境,進入改革時期。
1、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背景
2、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路徑
3、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成果
第五節 中國社會保障的產生與發展
本節介紹中國社會保障制度架構、存在問題及改革方向。
1、 中國近代社會保障的發展歷程
2、 新中國成立后社會保障的發展
3、 中國社會保障制度框架與體系
4、 當前中國社會保障存在的問題
5、 中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
二、考核重點和難點
本部分的重點是社會保障制度形成與發展所經歷的四個時期,《貝弗里奇報告》的發布及其深遠影響,中國的社會保障發展歷程,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基本知識。
本部分的難點是20世紀70年代后國際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背景、路徑及成果,以及中國社會保障制度存在的問題及改革方向,考生需要在課本學習基礎上多了解社會保障改革實際進程。
延伸閱讀
- 2023年廣州華立學院專升本考試大綱匯總
- 2023年廣州華立學院專升本建筑工程概預算考試大綱
- 2023年廣州華立學院專升本新聞理論考試大綱
- 2023年廣州華立學院專升本工程制圖考試大綱
- 2023年廣州華立學院專升本音樂教育考試大綱
- 2023年廣州工商學院專升本考試大綱匯總
專升本微信公眾號
掃碼添加
專升本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