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2022年專升本醫學綜合考試大綱2
摘要:2022年云南專升本醫學綜合考試大綱已經發布了,想要報考專升本考試的學生可以看一下考試大綱,了解相關的考試信息。具體請見下文。
云南2022年專升本醫學綜合考試大綱2
第三篇 內分泌系統
1.掌握內分泌腺的定義;內分泌器官和內分泌腺的概念。
2.理解甲狀腺、垂體的形態、位置和功能;了解腎上腺、甲狀旁腺、胸腺、松果體的形態位置和功能。
3.了解胰島的功能。
第四篇 脈管系統
掌握脈管的組成和功能。
第一章 心血管系統
1.掌握心血管系統的組成;體循環和肺循環的概念及路徑。
2.了解動脈、靜脈及毛細血管的一般結構。
3.了解血管吻合及側支循環的概念。
第一節 心
1.掌握心的位置、外形、心各腔的形態結構。
2.了解房間隔、室間隔及心壁的構造。
3.掌握心傳導系的組成和功能。
4.掌握左、右冠狀動脈的起始、行程、主要分支及分布。掌握冠狀竇的位置與開口。
5.理解心包的構成及心包竇。
第二節 動 脈
1.理解肺循環的動脈。掌握肺動脈韌帶。
2.掌握主動脈的行程、分部和主動脈弓的分支。
3.了解左、右頸總動脈的起始、行程。掌握頸動脈竇和頸動脈小球。
4.掌握頸外動脈的主要分支。
5.理解鎖骨下動脈、腋動脈、肱動脈、橈動脈、尺動脈6<起止、大致行程及分布。
6.理解肋間動脈的起始、行程和分布。
7.掌握腹主動脈不成對的臟支。掌握腹腔干、腸系膜上、下動脈的主要分支及分布。掌握胃的動脈供應。
8.了解髂內動脈的分支。掌握子宮動脈與輸尿管的關系。
9.了解髂外動脈、股動脈、胭動脈、脛后動脈、脛前動脈的起止、大致行程及分布。
第三節 靜 脈’
1.掌握上腔靜脈系的組成;頸外靜脈、頭靜脈、貴要靜脈和肘正中靜脈的大致行程和注入部位。
2.了解奇靜脈、半奇靜脈、副半奇靜脈的行程和注入部位。
3.掌握下腔靜脈系的組成;大隱靜脈和小隱靜脈的大致行程、注入部位和主要屬支。
4.掌握門靜脈的組成、結構特點和屬支,門靜脈與上、下腔靜脈之間的吻合部位。
第二章 淋巴系統
1.掌握淋巴系統的組成和功能。了解淋巴液的產生和回流概況。
2.掌握胸導管的起止、行程與收納范圍。
3.掌握右淋巴導管的組成與收納范圍。
4.了解全身各部淋巴結的配布。
5.了解下頜下淋巴結、腋淋巴結和腹股溝淋巴結的位置和收納范圍。
6.理解脾的形態和位置。
第五篇 感覺器官
第一節 概 述
理解感受器的概念和分類。
第二節 視 器
1.掌握眼球壁三層的名稱、分部、形態結構和功能。
2.掌握眼屈光系統的名稱、形態結構和位置。理解房水的產生及循環途徑。
3.了解眼副器的組成和功能。了解眼瞼的形態結構。
4.理解結膜的形態結構。
5.了解淚器的組成。
6.掌握眼球外肌的名稱、位置、作用和神經支配。
第三章 前庭蝸器
1.掌握前庭蝸器的組成和功能。
2.了解外耳的組成。理解外耳道的形態、分部,鼓膜的形態、分部和位置。
3.了解中耳的組成。理解鼓室的位置、鼓室壁和通連。
4.掌握咽鼓管的形態、分部及幼兒咽鼓管的特征。
5.掌握骨迷路的分部。
6.掌握膜迷路的分部;橢圓囊、環囊、壺腹嵴、蝸螺旋器的位置和功能。
7.理解聲波傳導途徑。
第六篇 神經系統
第一章 總 論
1.了解神經系統在機體中的作用和地位。
2.掌握神經系統的區分。
3.理解反射弧的構成和反射弧的概念。
4.掌握神經系的常用術語。
第二章 中樞神經
第一節 脊 髓
1.掌握脊髓的位置、外形。
2.了解脊髓節段與椎骨的對應關系。
3.掌握脊髓灰質內主要核團的名稱、位置和功能。
4.掌握白質中主要的上行束(薄束、楔束、脊髓丘腦束)和下行束(皮質脊髓前、側束)的位置、起止和功能。
5.理解脊髓的功能。
第二節 腦
1.掌握腦的分部和各部的大致位置。
2.掌握腦干的分部,第四腦室的位置和通連關系。理解腦干的外形。
3.理解腦干內腦神經核的名稱、性質、位置及與腦神經的關系。熟悉腦干內其他主要核團。
4.掌握腦干內的主要纖維束(錐體束、內側丘系、脊髓丘系、三叉丘系)的位置、作用和聯系。
5.了解腦干網狀結構的概念。
6.掌握小腦的位置、形態、分葉及功能。
7.了解小腦內部結構和小腦三對腳的名稱及纖維聯系。
8.熟悉間腦的分部。掌握背側丘腦腹后核中主要核團的名稱、纖維聯系和功能。
9.掌握第三腦室的境界及通連關系。
10.掌握大腦半球的分葉及主要溝回。
11.掌握基底核的位置、名稱和紋狀體的組成。
12.掌握內囊的位置、分部及各部的主要投射纖維束的名稱及其功能。
13.掌握大腦皮質軀體運動中樞、軀體感覺中樞、視覺中樞、聽覺中樞、語言中樞的位置和功能。
14.了解邊緣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第三節 中樞神經的傳導通路
1.理解傳導路的基本概念。
2.掌握軀干、四肢意識性本體感和精細觸覺傳導路的組成、各級神經元的位置、纖維束名稱、交叉平面和皮質投射區。
3.掌握軀干、四肢淺感覺傳導路的組成、各級神經元的位置、纖維束名稱、交叉平面和皮質投射區。
4.掌握視覺傳導路。了解瞳孔對光反射路。
5.了解頭面部淺感覺傳導路。
6.掌握錐體系的組成、交叉、行徑和對各運動核的支配情況。了解上、下運動神經元損傷后的不同表現。
7.了解錐體外系。
第四節 腦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腦脊液
L掌握腦和脊髓三層被膜的名稱、位置。
2.掌握硬膜外隙和蛛網膜下隙。
3.了解硬腦膜的結構特點、形成結構、硬腦膜竇的位置、通連關系。
4.掌握腦室系統以及腦脊液的產生和循環途徑。
5.掌握頸內動脈、椎動脈和基底動脈的主要分支及分布。
6.掌握大腦動脈環的組成。
7.了解大腦的靜脈。
第三章 周圍神經
第一節 脊神經
1.掌握脊神經的組成、纖維成分及分支。
2.理解頸叢、臂叢、腰叢、骶叢的組成、位置。
3.掌握下述神經大致行程及分布范圍。
膈神經、尺神經、正中神經、肌皮神經、橈神經、腋神經、股神經、坐骨神經、脛神經、腓總神經。
4.掌握以下神經損傷后的主要表現。
尺神經、正中神經、橈神經、腋神經、股神經、脛神經、腓總神經。
5.掌握胸神經前支的節段性分布標志。
第二節 腦神經
1.掌握腦神經的名稱、順序、性質、連腦部位和大致分布。
2.理解嗅神經、視神經、前庭蝸神經的纖維成分和分布。
3.掌握動眼神經、滑車神經、展神經、副神經和舌下神經的纖維成分和分布。
4.掌握三叉神經、面神經、舌咽神經和迷走神經的纖維成分、主要分支和分布。
第三節 內臟神經
1.了解內臟神經的區分、分布和機能。
2.理解軀體運動神經與內臟運動神經的區別。
3.掌握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區別。
4.掌握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的低級中樞部位。
5.了解交感干的位置、組成與中樞的聯系及大致分布。
6.了解內臟感覺神經和牽涉痛。
《外科學》部分(50分)
外科學緒論 約占3%
麻醉 約占10%
外科重癥監測治療與復蘇 約占10%
外科患者的體液失衡 約占15%
外科感染 約占15%
創傷和戰傷 約占15%
燒傷、冷傷、咬蜇傷 約占15%
外科休克 約占10%
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 約占7%
參考教材:
梁力建主編:《外科學》(全國高職高專衛生部規劃教材),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年第六版。
第一章 外科學緒論
了解外科學的發展簡史和外科學的范疇。
第二章 麻 醉
1.了解麻醉的概念和臨床任務。
2.了解麻醉前準備的必要性和麻醉中觀察病人的重要性。
3.掌握麻醉前一般準備工作,根據病人和手術要求了解麻醉選擇和處理原則。
4.了解常用全麻藥的臨床藥理。
5.了解全身麻醉的常用方法,氣管內麻醉術和肌松藥的應用。
6.熟悉常見小手術局麻技術。掌握局麻藥常用劑量及其范圍。掌握局麻藥毒性反應的病狀、預防和正確處理。
7.熟悉椎管內麻醉的實施原則、操作步驟、管理方法及并發癥的治療。
8.熟悉麻醉的意義、麻醉并發癥的預防和處理要領。
9.了解現代麻醉學的進展,降溫、降壓麻醉及新麻醉劑。
第三章 外科重癥監測治療與復蘇
1.了解復蘇的概念及意義。
2.掌握心跳呼吸驟停的及時確診。
3.掌握初期復蘇的重要意義及ABC程序的操作要領、注意事項、標志等。
4.熟悉后期復蘇意義、內容和常用方法。
5.熟悉復蘇后治療的意義、內容和方法。
6.掌握防治腦缺氧和腦水腫的方法及其原理。
7.了解ICU的含義、組成、收治范圍等。
第四章 外科患者的體液失衡
1.掌握各型缺水、低鉀血癥、高鉀血癥的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
2.掌握代謝性酸中毒的病理生理、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
3.熟悉代謝性堿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堿中毒的病理生理、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
4.熟悉體液及酸堿平衡失調的綜合防治方法。
第五章 外科感染
1.掌握外科感染的概念及特點。
2.熟悉外科感染的病因、演變、分類。
3.掌握外科感染的臨床表現、診斷、治療原則和方法。
4.掌握皮膚和軟組織急性化膿性感染的特點和防治方法。
5.熟悉全身性外科感染的病因和病情進展過程。熟悉 SIRS、膿毒癥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診斷和防治。熟悉不同致病菌膿毒癥的臨床特點。
6.掌握破傷風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預防和治療。熟悉氣性壞疽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預防和治療。
7.了解手部化膿性感染。
8.了解抗菌藥物在外科感染中的應用。
第六章 創傷和戰傷
1.熟悉創傷的分類、病理、修復。
2.掌握創傷的診斷、救治原則及方法。
3.掌握清創術。
4.熟悉戰傷分類和急救。掌握火線急救處理方法(五項基本技術)。
第七章 燒傷、冷傷、咬蜇傷
1.掌握燒傷判斷方法(面積計算和深度估計)。
2.掌握燒傷的治療原則、現場急救和創面處理方法。
3.熟悉燒傷的全身治療方法。
4.掌握毒蛇咬傷的急救和局部處理。
5.了解電燒傷、化學燒傷、冷傷。
第八章 外科休克
1.熟悉外科休克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2.掌握外科休克的臨床表現、診斷、監測。
3.掌握外科休克的搶救原則和急救措施。
4.熟悉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的病理特點、臨床特點、治療要點。
第九章 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
1.熟悉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的概念、病因、發病基礎、臨床表現、診斷、防治。
2.掌握急性腎衰竭(ARF)的臨床表現。熟悉急性腎衰竭 (ARF)的診斷、治療。
3.了解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
4.熟悉如何鑒別ARF與血容量不足。
延伸閱讀
- 2023年云南專升本考試大綱匯總
- 2023年云南專升本老撾語考試大綱
- 2023年云南專升本越南語考試大綱
- 2023年云南專升本緬甸語考試大綱
- 2023年云南專升本泰語考試大綱
- 2023年云南專升本公共英語考試大綱
專升本微信公眾號
掃碼添加
專升本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