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農學院專升本管理學基礎考試大綱1
摘要:2022年北京農學院專升本管理學基礎考試大綱已經發布了,想要報考專升本考試的學生可以看一下考試大綱,了解相關的考試信息。具體請見下文。
2022年北京農學院專升本管理學基礎考試大綱1
1. 考試科目:管理學基礎
2. 參考書:《管理學基礎》(第六版),主編:單鳳儒
3. 試卷結構:
總分100分,由以下三部分組成:
其中,名詞解釋20分,選擇填空20分,簡答題60分。
4. 課程內容:
第一章管理概述
第一節
重點掌握
一、名詞解釋
1、管理:就是通過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協調以人為中心的組織資源與職能活動,以有效實現目標的社會活動。
2、管理系統:是指由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和子系統,按照管理的整體功能和目標結合而成的有機整體。
3、管理職能:是管理者實施管理的功能或程序,即管理者在實施管理中所體現出的具體作用及實施程序或過程,具體包括管理者的基本職責和執行這些職責的程序或過程。
4、計劃職能:是指管理者為實現組織目標對設計與選擇活動方式等一系列工作。
5、組織職能:是管理者為實現組織目標而建立組織結構并推進組織協調運行的工作過程。組織職能一般包括設計與建立組織結構、合理分配職權與職責、選拔與配置人員、推進組織的協調與變革等。
二、主要原理:
1、簡述管理的必然性。
管理是共同勞動的產物,管理在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得到強化和發展,管理廣泛適用于社會的一切領域,管理已成為現代社會極為重要的社會機能。
2、如何理解管理的概念?
管理就是通過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協調組織資源與職能,以有效實現既定經營目標的社會活動。
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實現目標,即管理職能是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管理的本質是協調,管理的對象是以人為中心的組織資源與職能活動。
管理的性質是人的有目的的社會活動。
3、如何理解管理系統的概念?
管理系統是指由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和子系統,按照管理的整體功能和目標結合而成的有機整體。
管理系統是由若干要素構成的,這些要素可以看作是管理系統的子系統。而且這些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管理系統是一個層次結構。其內部劃分成若干子系統,并組成有序結構。而對外,任何管理系統又成為更大社會管理系統的子系統。
管理系統是整體的,發揮著整體功能,即其存在的價值在于其管理功效的大小。而任何一個子系統都必須是為實現管理的整體功能和目標服務的。
第二節 管理主體——管理者
重點掌握
一、名詞解釋
1、管理者:管理者是指履行管理職能,對實現組織目標負有貢獻責任的人。
二、主要原理:
1、簡述管理者的技能。
管理者必須具備三方面技能:技術技能、人際技能和概念技能。
技術技能:技術技能是指管理者掌握與運用某一專業領域內的知識、技術和方法的能力。技術技能包括專業知識、經驗、技術、技巧、程序、方法、操作與工具運用熟練程度等。
人際技能:人際技能是指管理者處理人事關系的技能。人際技能包括觀察人、理解人、掌握人的心理規律的能力、人際交往、融洽相處、與人溝通的能力、了解并滿足下屬需要以進行有效激勵的能力,善于團結他人以增強向心力等。
概念技能:又稱構想技能,即管理者觀察、理解和處理各種全局性的復雜關系的抽象能力。概念技能包括對復雜環境和管理問題的觀察、分析能力,對全局性的、戰略性的、長遠性的重大問題處理與決斷的能力,對突發性緊急處境的應變能力等。
第三節 管理客體——管理對象與管理環境
重點掌握
一、名詞解釋
1、社會組織:是指為實現特定目的、完成特定任務而與社會規程結合在一起的人的群體。
2、管理環境:管理環境是指存在于社會組織內部與外部的,影響管理實施和管理效果的各種力量、條件和因素的總和。
二、主要原理
1、簡述組織管理與環境的關系。
管理與所處的環境(主要指外部環境)存在著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關系,具體表現為以下三種關系。
對應關系:社會組織是整個社會的一個子系統,社會上的各種因素總是不可避免地在組織內部體現出來。
交換關系:組織與環境之間不斷地進行著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
影響關系:組織的管理受外部環境的決定與制約,但同時組織的管理也會反作用于外部環境。
2、組織如何加強對環境的管理?
環境對組織的生存發展以及對管理起著制約作用。這就要求管理者必須抓好環境管理,能動地適應環境,謀求內部管理與外部環境的動態平衡。組織加強對環境的管理主要要做好了解與認識環境、分析與評估環境和能動地適應環境這三個方面的工作。
在能動地適應環境方面主要體現為,要主動適應一般環境,要積極干預、主動影響任務環境,利用穩定環境快速持續發展,以權變管理應對多變的動態環境。
第四節 管理思想
重點掌握
一、名詞解釋
1、霍桑試驗:1927 年在芝加哥西方電氣公司霍桑工廠進行的有關科學管理的試驗,實驗研究工作環境、物質條件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
二、主要原理
1、簡述古典理論產生的背景。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自由資本主義過渡到壟斷資本主義,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管理日趨復雜,所有者與經營者分離,企業開始由特殊的雇傭人員——經理、廠長、領班進行管理。
職業管理者將過去積累的管理經驗系統化、標準化和科學化,進而產生了古典管理理論。
2、簡述韋伯行政組織理論的管理思想。
韋伯提出理想的行政組織體系,指出理想的行政組織體系的特點。韋伯對權力進行了分類,定義了法定的權力(法理型權力)、傳統型權力和超凡魅力型權力。
3、簡述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的主要思想。
管理的中心問題是提高勞動生產率。泰羅進行了工時研究與勞動方法的標準化,通過科學挑選與培訓工人,實行差別計件工資制,管理職能與作業職能分離,來提高管理學效率。
4、簡述法約爾一般管理理論的主要管理思想。
法約爾對企業經營活動概括為六大活動:技術活動、商業活動、財務活動、安全活動、會計活動及管理活動。
他最早提出管理的職能的人,提出了管理的五大要素,即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他還系統地總結了管理的一般原則,提出企業管理的14 項原則。
第五節 管理理論的發展
重點掌握
一、名詞解釋
1、管理科學:是泰羅科學管理理論的繼續和發展,作為一個學派,是指把現代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的最新成果廣泛地應用于管理之中,建立了一系列新的組織管理方法和現代管理技術的管理理論體系。
2、行為科學:就是運用多學科知識研究人類行為產生、發展、變化規律,引導和控制人的行為,以調動人的積極性的科學。
3、系統管理理論:是運用一般系統論和控制論的理論和方法,考察組織結構和管理職能,以系統解決管理問題的理論體系。
4、權變理論:認為不存在無條件適用于一切組織的最好的管理方法,強調在管理中要根據組織所處的內外環境的變化而隨機應變,針對不同的具體條件探索與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案。
二、主要原理
1、簡述現代管理理論發展的背景。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導致了企業生產過程的自動化、連續化,以及生產社會化程度的空前提高。企業規模急劇擴大,出現一些大的跨國公司,市場競爭激烈、市場環境多變。這些都對企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日趨復雜化。
科學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發展,既對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又為管理提供全新的技術支持,科技成果被廣泛用于管理之中。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在生產經營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發揮人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已成為現代管理的核心問題。
2、簡述管理科學理論的主要特點。
管理科學的核心就是尋求決策的科學化,注重定量分析,在管理決策中廣泛應用數學工具和數量模型,認為決策的過程就是建立和運用數學模型的過程。同時,廣泛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管理。
3、簡述經驗學派的主要觀點.
這一學派最關注的是管理者的實際管理經驗,認為管理學就是研究管理經驗的。成功的組織管理者的經驗是最值得借鑒的,而且遠比那些純理論更有價值。
主張通過對實際經驗的研究來概括管理理論,在對實際經驗研究的基礎上歸納出經理的管理職責,為企業確定目標、建立組織、選拔人員、激勵員工提供好的經驗,并對企業成果與員工的工作進行評價。
4、簡述社會系統學派的主要觀點.
組織是一個協作系統。組織無論規模大小、層次高低,都存在共同的目標、協作意愿和信息溝通這三個基本要素。
組織效力與組織效率是組織發展的兩項重要原則。管理者的權威來自下級的認可,即管理人員的權限取決于指揮下屬的命令是否為下屬所接受。
第五節 組織文化
重點掌握
一、名詞解釋
1、組織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背景條件下,組織在生產與工作實踐過程中所創造或逐步形成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作風和團體氛圍的總和。
二、主要原理
1、簡述組織文化的功能。
組織文化具有導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勵功能、約束功能和輻射功能。
2、簡述組織文化建設的基本要求。
組織文化建設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相協調。組織文化建設要立足國情,并把傳統的文化精華與最先進的時代管理特征緊密地結合起來。組織文化建設要服務于組織的宗旨和戰略目標,并形成自身特色。
組織文化建設要形成以組織精神為核心的文化體系,組織文化建設要有科學的程序和方法,并注重實效。
3、組織文化建設的主要階段有哪些?
識別與規劃階段、培育與強化階段、確立與鞏固階段、變革與發展階段
延伸閱讀
- 2023年北京農學院貫通培養專升本考試大綱匯總
- 2023年北京農學院專升本考試大綱匯總
- 2023年北京農學院貫通培養專升本風景園林植物考試大綱
- 2023年北京農學院貫通培養專升本風景園林設計基礎與制圖考試大綱
- 2023年北京農學院貫通培養專升本動物微生物考試大綱
- 2023年北京農學院貫通培養專升本動物病理考試大綱
專升本微信公眾號
掃碼添加
專升本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