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級消防工程師考試已進入備考階段,在這階段考生需要掌握各科目的重要知識點。希賽網消防工程師頻道為各位考生準備了一級消防工程師知識點:機械加壓送風系統。更多相關資訊敬請關注希賽網消防工程師頻道。
機械加壓送風系統:
在不具備自然通風條件時,機械加壓送風系統是確保火災中建筑疏散樓梯間及前室(合用前室)安全的主要措施。
一、機械加壓送風系統的組成
機械加壓送風系統主要由送風口、送風管道、送風機和吸風口組成。
二、機械加壓送風系統的工作原理
為保證疏散通道不受煙氣侵害以及人員能安全疏散,發生火災時,從安全性的角度出發,高層建筑內可分為四個安全區:第一類安全區為防煙樓梯間、避難層;第二類安全區為防煙樓梯間前室、消防電梯間前室或合用前室;第三類安全區為走道;第四類安全區為房間。依據上述原則,加壓送風時應使防煙樓梯間壓力>前室壓力>走道壓力>房間壓力,同時還要保證各部分之間的壓差不要過大,以免造成開門困難,從而影響疏散。
三、機械加壓送風系統的選擇
(1)建筑高度小于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業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等于100m的住宅建筑,當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機械加壓送風系統,且其加壓送風口設置在前室的頂部或正對前室入口的墻面上時,樓梯間可采用自然通風方式。當前室的加壓送風口的設置不符合上述規定時,防煙樓梯間應采用機械加壓送風系統。
(2)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工業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其防煙樓梯間、消防電梯前室應采用機械加壓送風方式的防煙系統。
(3)當防煙樓梯間采用機械加壓送風方式的防煙系統時,樓梯間應設置機械加壓送風設施,獨立前室可不設機械加壓送風設施,但合用前室應設機械加壓送風設施。防煙樓梯間的樓梯間與合用前室的機械加壓送風系統應分別獨立設置。剪刀樓梯的兩個樓梯間、獨立前室、合用前室的機械加壓送風系統應分別獨立設置。
(4)帶裙房的高層建筑的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消防電梯前室或合用前室,當裙房高度以上部分利用可開啟外窗進行自然通風、裙房等高范圍內不具備自然通風條件時,該高層建筑不具備自然通風條件的前室、消防電梯前室或合用前室應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其送風口也應設置在前室的頂部或正對前室入口的墻面上。
(5)當地下室、半地下室樓梯間與地上部分樓梯間均需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時,宜分別獨立設置。當受建筑條件限制且地下部分為汽車庫或設備用房時,可與地上部分的樓梯間共用機械加壓送風系統,但應分別計算地上、地下的加壓送風量,相加后作為共用加壓送風系統風量,且應采取有效措施以滿足地上、地下的送風量的要求。
(7)自然通風條件不能滿足要求的封閉樓梯間和防煙樓梯間,應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當地下、半地下建筑(室)的封閉樓梯間不與地上樓梯間共用且地下僅為一層時,可不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但首層應設置有效面積不小于1.20㎡的可開啟外窗或直通室外的疏散門。
(9)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其機械加壓送風系統應豎向分段獨立設置,且每段高度不應超過100m。
(10)建筑高度小于等于50m的建筑,當樓梯間設置加壓送風井(管)道確有困難時,樓梯間可采用直灌式加壓送風系統,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建筑高度大于32m的高層建筑,應采用樓梯間兩點部位送風的方式,送風口之間距離不宜小于建筑高度的1/2。
2)送風量應按計算值(或規定的)送風量增加20%。
3)加壓送風口不宜設在影響人員疏散的部位。
(11)人防工程的下列位置應設置機械加壓送風防煙設施: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難走道的前室。
(12)建筑高度大于32m的高層汽車庫、室內地面與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大于10m的地下汽車庫,應采用防煙樓梯間。
注冊消防工程師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專注在線職業教育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