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架構設計師是2024年下半年開考的科目之一,作為比較難考的高級科目,要想順利通過考試,務必好好復習!而系統架構設計師的知識點有很多容易弄混淆,大家復習時務必多留意!
1、系統工程生命周期與信息系統的生命周期
(1)系統工程生命周期階段
探索性研究→概念階段→開發階段→生產階段→使用階段→保障階段→退役階段
(2)信息系統的生命周期
產生階段→開發階段(單個系統開發:總體規劃、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實施、系統驗收)→運行階段→消亡階段
2、結構化決策、半結構決策、非結構化決策
結構化決策是指對某一決策過程的環境及規則,能用確定的模型或語言描述,以適當的算法產生決策方案,并能從多種方案中選擇最優解。
非結構化決策是指決策過程復雜,不可能用確定的模型和語言來描述其決策過程,更無所謂最優解。
半結構化決策是指介于結構化決策和非結構化決策之間的決策,這類決策可以建立適當的算法產生決策方案,使決策方案中得到較優的解。
而決策支持系統(DSS)以人機交互方式進行半結構化或非結構化決策。
3、企業門戶
企業網站:注重單向信息傳遞,缺互動。
企業信息門戶(EIP):使員工/合作伙伴/客戶/供應商都能夠訪問企業內部網絡和因特網存儲的各種自己所需的信息。
企業知識門戶(EKP):企業網站的基礎上增加知識性內容。
企業應用門戶(EAP):實際上是對企業業務流程的集成。它以業務流程和企業應用為核心,把業務流程中功能不同的應用模塊通過門戶技術集成在一起。
企業通用門戶:集以上四者于一身。
4、廣義的可靠性測試與狹義的可靠性測試
廣義的軟件可靠性測試是指為了最終評價軟件系統的可靠性而運用建模、統計、試驗、分析和評價等一系列手段對軟件系統實施的一種測試。
狹義的軟件可靠性測試是指為了獲取可靠性數據,按預先確定的測試用例,在軟件的預期使用環境中,對軟件實施的一種測試。
狹義的軟件可靠性測試也叫“軟件可靠性試驗”(Software ReliabilityTest),它是面向缺陷的測試,以用戶將要使用的方式來測試軟件,每一次測試代表用戶將要完成的一組操作,使測試成為最終產品使用的預演。
這就使得所獲得的測試數據與軟件的實際運行數據比較接近,可用于軟件可靠性評價。
5、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
(1)質量保證一般是每隔一定時間(例如,每個階段末)進行的,主要通過系統的質量審計和過程分析來保證項目的質量。
(2)質量控制是實時監控項目的具體結果,以判斷它們是否符合相關質量標準,制訂有效方案,以消除產生質量問題的原因。
(3)一定時間內質量控制的結果也是質量保證的質量審計對象。質量保證的成果又可以指導下一階段的質量工作,包括質量控制和質量改進。
6、CMM和CMMI
CMM是軟件成熟度模型,CMMI是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是在CMM(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CMMI五級分別為:
初始級-已管理級-已定義級-定量管理級-優化級。
CMM五級分別為:
初始級-可重復級-已定義級-已管理級-優化級。
7、段式存儲、頁式存儲以及段頁式存儲
(1)頁式存儲:將程序與內存均劃分為同樣大小的塊,以頁為單位將程序調入內存。
優點:利用率高,碎片小,分配及管理簡單。
缺點:增加了系統開銷;可能產生抖動現象。
(2)段式存儲:按用戶作業中的自然段來劃分邏輯空間,然后調入內存,段的長度可以不一樣。
優點:多道程序共享內存,各段程序修改互不影響。
缺點:內存利用率低,內存碎片浪費大。
(3)段頁式存儲:段式與頁式的綜合體。先分段,再分頁。1個程序有若干個段,每個段中可以有若干頁,每個頁的大小相同,但每個段的大小不同。
優點:空間浪費小、存儲共享容易、存儲保護容易、能動態連接。
缺點:由于管理軟件的增加,復雜性和開銷也隨之增加,需要的硬件以及占用的內容也有所增加,使得執行速度大大下降。
8、嵌入式系統的分類
根據系統對時間的敏感程度可將嵌入式系統劃分為:
(1)嵌入式非實時系統
(2)嵌入式實時系統:能夠在指定或者確定的時間內完成系統功能和外部或內部、同步或異步時間做出響應的系統。
如果從安全性要求看,嵌入式系統還可分為:
(1)安全攸關系統:安全攸關系統也稱為安全關鍵系統或者安全生命關鍵系統,是指其不正確的功能或者失效會導致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等嚴重后果的計算機系統。
(2)非安全攸關系統
9、層次化網絡設計
核心層:
主要是高速數據交換,實現高速數據傳輸、出口路由,常用冗余機制。
匯聚層:
網絡訪問策略控制、數據包處理和過濾、策略路由、廣播域定義、尋址。
接入層:
主要是針對用戶端,實現用戶接入、計費管理、MAC地址認證、MAC地址過濾、收集用戶信息。
10、訪問磁盤存儲的方式
直連式存儲(Direct Attached Storage,DAS):計算機通過I/O 端口直接訪問存儲設備的方式。
網絡連接的存儲(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計算機通過分布式文件系統訪問存儲設備的方式。
存儲區域網絡(Storage Area Network,SAN):計算機通過構建的獨立存儲網絡訪問存儲設備的方式。
其中 SAN 和 NAS 都可以用于集中管理存儲,并供多主機(服務器)共享存儲。但是,NAS 通常是基于以太網,而 SAN 可使用以太網和光纖通道。此外,NAS注重易用性、易管理性、可擴展性和更低的總擁有成本(TCO),而SAN則注重高性能和低延遲。
……
大家在備考時一定要認證背誦重要的知識點,以及可以多刷真題,尤其錯題部分建議反復練習,這樣考試時才不容易出錯。希望大家都能順利通過考試~
軟考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專注在線職業教育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