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進制之間的轉換
進制的種類:二進制(B)、八進制(O)、十進制(D)、十六進制(H)

進制的轉化:二進制、八進制、十進制、十六進制之間的相互轉換。
2) 原碼、反碼、補碼和移碼
原碼:將數據用二進制形式表示,最高位為符號位, 正數為0, 負數為1。
反碼:正數的反碼是其本身;負數的反碼是在其原碼的基礎上, 符號位不變,其余各位取反。
補碼:正數的補碼是其本身;負數的補碼是在其原碼的基礎上, 符號位不變, 在反碼的基礎上+1。
移碼:將補碼的符號位取反得相應的移碼。
注意:在補碼和移碼表示中,0有唯一的編碼,補碼中+0和-0均為0000 0000(八位二進制表示下)。
多數計算機都采用補碼進行加減運算,其符號位和數值位一樣參與運算,無須做特殊處理。
在n位二進制表示下:
原碼、反碼表示的數據范圍為:-(2n-1-1)~+(2n-1-1)
補碼、移碼表示的數據范圍為:-2n-1~+(2n-1-1)
補碼中,用1000 0000表示-128。
3) 浮點數表示法
(1)浮點數表示:

N = 數符*尾數m*2階符*階碼e
特點:階碼的位數決定數的表示范圍,位數越多范圍越大;尾數的位數決定數的有效精度,位數越多精度越高
(2)兩浮點數進行運算的過程
運算過程:
對階 > 尾數計算 > 結果格式化
對階時,小數向大數看齊,對階是通過較小數的尾數右移實現的
更多軟考程序員真題點擊下方鏈接獲取~
軟考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專注在線職業教育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