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希賽網為廣大考生整理了2006年軟件評測師考試真題,以下為下午案例分析部分,供大家參考學習。
希賽網為廣大考生整理了2006年軟件評測師考試真題,以下為下午案例分析部分,供大家參考學習。
●閱讀下列說明,回答問題1至問題3,將解答填入答題紙的對應欄內。
【說明】
基本路徑法設計出的測試用例能夠保證在測試中程序的每一條可執行語句至少執行一次。以下代碼由C++語言書寫,請按要求回答問題。
void ReadPara(CString temp)
{
if(temp==">=")
M_oper.SetCurSel(0);
else
{
if(temp==">")
m_oper.SetCurSel(1);
else
{
if(temp=="==")
m_oper.SetCurSel(2);
else
{
if(temp=="<=")
m_oper.SetCurSel(3);
else
{
if(temp="<")
m_oper.SetCurSel(4);
else
m_oper.SetCurSel(5);
}
}
}
}
return;
}
【問題1】
請畫出以上代碼的控制流圖。
【問題2】
請計算上述控制流圖的環路復雜度V(G)。
【問題3】
請使用基本路徑測試法為變量temp設計測試用例,使之滿足基本路徑覆蓋要求。
●閱讀下列說明,回答問題1至問題5,將解答填入答題紙的對應欄內。
【說明】
針對某公司辦公自動化(OA)系統的負載壓力測試,采用專業的負載壓力測試工具來執行測試。系統采用Browse/Server架構,服務器是一臺PC Server(4路2.7GHz處理器,4GB內存),安裝的平臺軟件包括Microsoft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5.0,ASP.NET,SQLServer 2000。使用2臺筆記本電腦安裝測試工具模擬客戶端執行“登錄”業務操作。
測試目標分別為以下兩個:
第一,測試系統分別在2M、4M網絡帶寬下,能夠支持用戶登錄的最大并發用戶數;
第二,測試服務器的吞吐量(即:每秒可以處理的交易數),主要包括服務器CPU平均使用率達到85%時系統能夠支持的最大吞吐量和服務器CPU平均使用率達到100%時系統能夠支持的最大吞吐量。
本次測試的性能需求是:指標“響應時間”合理范圍為0~5秒。
測試結果如下:
案例1
網絡環境:2M帶寬
客戶端性能測試結果:

服務器資源使用結果:

案例2
網絡環境:4M帶寬
客戶端性能測試結果:

服務器資源使用結果:

【問題1】(3分)
簡述軟件系統交易執行響應時間(“RT”,Response Time)的概念。
【問題2】(3分)
分析案例1的測試結果數據,指出滿足系統的性能指標需求時,系統能夠承受的并發用戶登錄的最大數量,并說明理由。
【問題3】(4分)
分析案例1的測試結果數據,說明服務器CPU資源使用率是否合理,以及帶寬是否是系統瓶頸,并陳述理由。
【問題4】(4分)
分析案例2的測試結果數據,說明服務器CPU資源使用率是否合理,以及增加帶寬是否是提高系統性能的有效方法,并陳述理由。
【問題5】(6分)
論述CPU使用率成為系統性能瓶頸時,如何制定解決方案?論述網絡帶寬成為系統性能瓶頸時,如何制定解決方案?
●閱讀下列說明,回答問題1至問題4,將解答填入答題紙的對應欄內。
【說明】
軟件系統幾乎都是用事件觸發來控制流程的,事件觸發時的情景便形成了場景,而同一事件不同的觸發順序和處理結果就形成事件流。場景法就是通過用例場景描述業務操作流程,從用例開始到結束遍歷應用流程上所有基本流(基本事件)和備選流(分支事件)。下面是對某IC卡加油機應用系統的基本流和備選流的描述。
基本流A:

備選流:

【問題1】(5分)
使用場景法設計測試案例,指出場景涉及到的基本流和備選流,基本流用字母A表示,備選流用題干中描述的相應字母表示。
【問題2】(4分)
場景中的每一個場景都需要確定測試用例,一般采用矩陣來確定和管理測試用例。
如下表所示是一種通用格式,其中行代表各個測試用例,列代表測試用例的信息。本例中的測試用例包含測試用例ID.場景/條件、測試用例中涉及的所有數據元素和預期結果等項目。首先確定執行用例場景所需的數據元素(本例中包括賬號、是否黑名單卡、輸入油量、賬面金額、加油機油量),然后構建矩陣,最后要確定包含執行場景所需的適當條件的測試用例。在下面的矩陣中,Ⅴ表示有效數據元素,I表示無效數據元素,n/a表示不適用,例如C01表示“成功加油”基本流。請按上述規定為其它應用場景設計用例矩陣。
測試用例表:

【問題3】(3分)
假如每升油4元人民幣,用戶的賬戶金額為1000元,加油機內油量足夠,那么在A4輸入油量的過程中,請運用邊界值分析方法為A4選取合適的輸入數據(即油量,單位:升)。
【問題4】(3分)
假設本系統開發人員在開發過程中通過測試發現了20個錯誤,獨立的測試組通過上述測試用例發現了100個軟件錯誤,系統在上線后,用戶反饋了30個錯誤,請計算缺陷探測率(DDP)。
●閱讀下列說明,回答問題1至問題3,將解答填入答題紙的對應欄內。
【說明】
易用性和用戶文檔是影響軟件質量的重要指標,也是直接決定一個軟件能否取得市場成功的關鍵因素。
【問題1】
用戶對軟件系統的第一認識來自于安裝,因此易用性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安裝的易用性。簡述安裝測試應當從哪幾個方面來考慮?
【問題2】
軟件用戶界面起著引導用戶操作的重要作用,簡述整體界面測試和界面中的元素測試分別應當設計哪些測試點?
【問題3】
軟件幫助是協助用戶使用軟件的關鍵途徑,因此也是軟件測試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內容,簡述在進行軟件幫助測試時的測試要點。
●閱讀以下說明,回答問題1和問題2,將解答填入答題紙的對應欄內。
【說明】
軟件測試是與軟件開發密切相關的一系列有計劃的活動,在軟件測試過程模型“Ⅴ模型”的指導下,開發過程中應該安排一系列不同類型的測試活動。
軟件測試過程是由一系列的關鍵活動組成的,同時軟件測試質量的保證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問題1】
針對開發過程中的不同階段,應該包含那些類型的軟件測試。
【問題2】
簡述軟件測試過程的關鍵活動,以及保證軟件測試質量的手段。
軟考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專注在線職業教育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