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期貨日報發布的“深入推進證券期貨標準建設”,關注對于期貨行業方面的政策對于以后從事期貨行業的人員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
備考期貨從業資格考試的考生除了要熟悉期貨基礎知識和期貨法律法規,也可以了解下期貨發展趨勢和在期貨行業方面實施的政策。了解這方面的內容有助于把握期貨發展新動態,對這個行業有更清晰的認識。以下是近期期貨日報發布的證券期貨標準建設相關內容。
[期貨日報]深入推進證券期貨標準建設
央行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金融標準化“十四五”發展規劃》
中國人民銀行2月8日消息,中國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證監會日前聯合印發《金融標準化“十四五”發展規劃》(簡稱《規劃》)。
《規劃》指出,到2025年,與現代金融體系建設相適應的標準體系基本建成,標準與金融監管、金融市場、金融服務深度融合,金融標準化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質量效益和生態效益充分顯現,標準化支撐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
展望2035年,科學適用、結構合理、開放兼容、國際接軌的金融標準體系更加健全,市場驅動、政府引導、企業為主、社會參與、開放融合的金融標準化工作格局全面形成,知標準、守標準、用標準成為金融業廣泛共識,全社會對金融標準化認識達到新高度,標準化成為支撐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規劃》提出,完善金融風險監測和預警標準,提升金融風險防控水平。制定互聯網保險、信托、存貸款等產品服務標準,助力鞏固互聯網金融風險整治成果。探索研制不良資產分層分級信息披露標準,提高交易信息透明度。加快推進反洗錢數據標準制定,支撐數字化時代反洗錢履職轉型。
完善金融監管數據標準,支持各類基礎設施及監管平臺業務流程互聯互通和數據共享。制定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在實時監管數據采集、計算、分析中的應用標準,支持提升對市場風險的監測和異常交易行為的識別能力。探索機器學習、數據挖掘等人工智能技術在監管中的應用標準,促進監管模式創新。研制金融創新風險評估標準,支持建立創新產品糾偏和暫停機制。
在標準化助力健全金融市場體系方面,《規劃》指出,完善金融基礎設施標準。全面開展人民幣跨境支付清算產品服務、清算結算處理、業務運營和技術服務等方面標準建設。制定金融市場交易報告數據要素標準。制定銀行間市場交易及交易后數據標準,支持銀行間市場數據治理。制定金融市場軟件構件等標準,促進加強金融市場交易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金融市場基礎要素標準化。推進倉單質押登記系統數據標準建設。建立健全征信標準體系,加強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公開和應用標準建設。研制征信鏈相關標準規范。推進征信基礎數據標準化建設,提高征信數據質量。加強信用評級標準體系建設,為引導評級回歸服務投資人識別和預警信用風險本源提供支撐。研制區域性股權市場等場外市場區塊鏈相關標準,促進場外市場業務模式創新。
《規劃》提出,深入推進證券期貨標準建設。大力推進資本市場基礎數據標準和監管數據標準制定,研究構建資本市場數據標準體系,提升證券期貨業數據治理水平。有序推動資本市場投資者保護和統計業務相關標準制定。推動金融資產證券化標準制定。持續推進證券、基金、期貨業務服務及信息披露標準制定,加快推進信息交換、信息安全、技術管理等信息技術相關標準制定,完善證券期貨業通用基礎類標準。全面推動證券期貨業各領域標準高質量發展,實現標準供給充足、適用性強,有力支撐資本市場數字化轉型。
《規劃》還提出,加大黃金市場標準供給。完善“上海金”交割標準體系,制定1公斤金錠“上海金”標準,促進形成黃金交割質量要求和負責任交割體系。以“上海金”集中定價和集合競價機制為基準,建立黃金市場價格標準體系。
在標準化支撐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方面,《規劃》提出,加快完善綠色金融標準體系。統一綠色債券標準,制定綠色債券募集資金用途、環境信息披露和相關監管標準,完善綠色債券評估認證標準。不斷豐富綠色金融產品與服務標準。支持建立綠色項目庫標準,為綠色金融與綠色低碳項目高效對接提供平臺。加快制定上市公司、發債企業環境信息披露標準。研究制定并推廣金融機構碳排放核算標準。建立環境、社會和治理(ESG)評價標準體系。建立可衡量碳減排效果的貸款統計標準,完善綠色低碳產業貸款統計標準,協同構建全面反映金融支持生態文明建設成效的綠色金融統計體系。探索制定碳金融產品相關標準,助力金融支持碳市場建設。加快研究制定轉型金融標準。持續推動國內外綠色金融標準趨同,支持綠色金融市場雙向開放。
原文鏈接:http://www.cfachina.org/industrydynamics/mediaviewoffuturesmarket/202202/t20220209_25313.html
期貨從業資格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專注在線職業教育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