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下是希賽網教師資格頻道整理的“2017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證《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真題及答案”第五部分,供各位備考考生參考。內容詳情如下: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8分,共36分)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30、材料:
某市教育局最近出臺一項改革措施,審查義務教育學校的辦學效益,對效益高的學校實行傾斜政策,加大投資的力度。市教育局先制定出以學生學業成績、升學率等為主要指標的評價體系,然后依據這一指標體系,由教育行政部門、教育評估希賽網和學校三方組成評估小組,對全市義務教育學校逐一進行評估,評出一定比例的高效益學校。高效益學校評出后,由政府出面對這些學校加大投資力度,以確保有限的教育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據市教育局有關人士稱,這項措施的出臺將改變以往那種重點學校“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局面,因為評估的結果很有可能表明,重點學校不一定等于效益高的學校,一般學校也并不一定等于效益低的學校。
問題:試運用我國義務教育發展的理念和政策,評論該市教育局的這項改革措施。
【參考答案】
該市教育局的做法出發點是好的,旨在提高義務教育辦學效率,提高義務教育的資源利用,促進義務教育的快速發展。但這種做法不利于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1.義務教育指的是所有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學校、家庭和社會必須予以保障的國民基礎教育。
2.義務教育必須貫徹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使適齡兒童、少年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該校在實施義務教育的過程中, 制定以學生學業成績、升學率為主要評估高效益學校的指標,只注重智育的培養,將智育作為評估的主要標準,忽略了學生德育、體育、美育的發展。
3. 《義務教育法規定》教育教學工作應當符合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面向全體學生,教書育人,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統一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該市教育局的做法,以分數作為主要評估標準,無法做到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利于學生身心發展。
4.《義務教育法》明確規定,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合理、均勻配置義務教育資源。該市教育局根據學校升學率評估高效益學校,病對并對此類學校加大投資力度,違背了義務教育法的規定,資源并未得到合理配置,沒有充分考慮到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實際需要和學生發展需要,不利于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
教師資格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專注在線職業教育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