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下是希賽網教師資格頻道整理的“2017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證《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真題及答案”第三部分,供各位備考考生參考。內容詳情如下:
二、辨析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
22、德育的起點是提高道德認識。
【參考答案】題干的觀點是錯誤的。德育過程是具有多種開端的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提高過程。德育過程的一般順序可以概括為:提高品德認識、陶冶品德情感、鍛煉品德意志和培養品德行為習慣。德育過程一般以知為開端,以行為終結。但由于社會生活的復雜性、德育影響的多樣性等因素,在德育具體實施過程中,又具有多種開端,可以根據學生品德發展的具體情況,或從“導之以行”開始,或從“動之以情”開始,或從鍛煉品德意志開始,最后達到使學生品德在知、情、意、行幾方面和諧發展的目的。故題干說法是錯誤的。
23、教學具有教育性。
【參考答案】題干中的觀點是正確的。教學中,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和學習方法的過程,也同時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學生成才的過程。教學活動的教育因素在教書活動中發揮思想品德教育作用是客觀存在的。從教學活動的整個過程來看,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就是教師指導學生能動地認識客觀世界的過程,同樣具有教育性。
所以題干說法是正確的。
24、短時記憶向長時記憶轉化的條件是想象。
【參考答案】題干觀點是錯誤的。復述是短時記憶向長時記憶轉化的條件,是短時記憶信息儲存的有效方法。
短時記憶保持時間較短,容量有限,儲存時間一般不會超過1分鐘,容量為7±2個組塊。如果長時間得不到復述,則就會再次進入瞬時記憶,最終遺忘。因此短時記憶向長時記憶轉化的條件是復述,而不是想象。
所以題干的說法是錯誤的。
25、負強化和懲罰在本質上是相同的。
【參考答案】題干觀點是錯誤的。(1)強化有正強化與負強化之分。(2)負強化是撤銷厭惡刺激的過程,本質是增加某種期望行為出現的概率。(3)懲罰是當有機體做出某種反應以后,呈現一個厭惡刺激,本質是減少不良行為出現的概率。因此,題干的說法是錯誤的。
教師資格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專注在線職業教育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