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基金從業考試中,行政處罰是《基金法律法規》科目中的高頻考點,涉及基金募集、銷售、信息披露、資金管理等核心環節。具體內容見下文。
在基金從業考試中,行政處罰是《基金法律法規》的核心考點,直接關聯基金募集、銷售、信息披露等環節的合規性。根據《證券投資基金法》,財產罰、聲譽罰、資格罰、行為罰及刑事責任銜接為五大高頻處罰類型,考生需精準掌握其適用場景與處罰標準,以應對考試與實務需求。
一、財產罰
財產罰是基金監管中最常見的處罰類型,直接針對違法所得或經營收益。例如:
1、非公開募集未備案:基金管理人未在募集完畢后備案的,將被處以10萬元至30萬元罰款,直接責任人面臨3萬元至10萬元罰款。
2、向不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若向非合格投資者轉讓基金份額,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1-5倍罰款;無違法所得或不足100萬元的,罰款10萬元至100萬元,直接責任人罰款3萬元至30萬元。
3、挪用基金銷售結算資金:此類行為將被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1-5倍罰款;無違法所得或不足100萬元的,罰款10萬元至100萬元,直接責任人罰款3萬元至30萬元。
考試要點:需區分“有違法所得”與“無違法所得”的處罰標準,以及罰款倍數的上下限。
二、聲譽罰
聲譽罰通過公開譴責或書面警告,對機構或個人的市場信譽造成影響。例如:
1、基金銷售誤導投資者:若銷售機構未充分揭示風險,導致投資者購買與其風險承受能力不匹配的產品,將被處以10萬元至30萬元罰款,直接責任人面臨警告及3萬元至10萬元罰款。
2、信息披露違規:基金信息披露義務人披露虛假信息或存在重大遺漏的,直接責任人將被警告,暫?;蛉∠饛臉I資格,并處3萬元至30萬元罰款。
考試要點:聲譽罰常與其他處罰類型(如財產罰、資格罰)并處,需注意“雙罰制”的應用。
三、資格罰
資格罰直接限制從業主體參與基金市場的權利,適用于嚴重違規行為。例如:
1、基金份額登記數據篡改:若機構隱匿、偽造、篡改基金份額登記數據,直接責任人將被撤銷基金從業資格,并處3萬元至10萬元罰款。
2、基金托管人違規操作:托管人未按規定召集持有人大會的,直接責任人可能被暫停或取消基金從業資格,并處警告及罰款。
考試要點:資格罰的適用場景通常與“情節嚴重”相關,需結合具體違規行為判斷。
四、行為罰
行為罰通過限制機構經營自由,強制其停止違規行為。例如:
1、擅自從事公開募集基金服務:未經核準從事相關業務的機構,將被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1-5倍罰款;無違法所得或不足30萬元的,罰款10萬元至30萬元,同時可能被責令停業。
2、基金管理人內部治理混亂:若管理人未建立有效風險控制制度,監管機構可責令其暫停部分或全部業務,并限制高管權利。
考試要點:行為罰常與“責令改正”結合使用,需注意處罰的遞進關系(如先責令改正,拒不改正再停業)。
五、刑事責任銜接
當違規行為觸犯《刑法》時,行政處罰將升級為刑事處罰。例如:
1、挪用基金財產:若管理人或托管人將基金財產挪作他用,除行政處罰外,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內幕交易或操縱市場:此類行為可能涉及《刑法》第180條、第182條,最高可處10年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的刑事處罰。
考試要點:需區分行政處罰與刑事責任的界限,重點掌握“構成犯罪”的法定情形。
相關推薦:
教材精講視頻課程、經典母題、歷年真題、模擬試卷、電子資料等,可掃碼沉浸式學習~

| 課程名稱 | 有效期 | 課程價格 |
2025年基金從業資格考試精講通關班![]() | 購買后365天有效 | 198/科 |
2025年基金從業資格考試經典母題![]() | 購買后365天有效 | 99/科 |
2025年基金從業資格考試題庫會員![]() | 購買后365天有效 | 79/科 |
2025年基金從業資格考試押題救命班(考前500題)![]() | 購買后365天有效 | 500/科 |
基金從業資格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專注在線職業教育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