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金法律法規條款繁多,但核心在于理解監管邏輯與保護投資者利益的底層原則。考生需以“數字為錨、案例為綱”,通過對比記憶與場景化應用,將碎片化考點串聯成體系,方能在考場上游刃有余,穩拿關鍵分數。
基金從業考試《基金法律法規》涉及大量數字條款與合規紅線,是決定考場得分的關鍵領域。從合格投資者門檻到基金治理表決比例,從信息披露時限到投資比例紅線,精準記憶核心條款可顯著提升答題準確率。本文梳理高頻考點與記憶技巧,幫助考生在備考中抓大放小、精準提分。
一、核心數字條款與監管邏輯
1、15個交易日限制:中國證監會在調查重大證券違法行為時,可限制當事人證券買賣的期限不得超過15個交易日,案情復雜時可延長15個交易日。該條款既保障監管效率,又防止過度干預市場交易,需重點記憶“15+15”的時間限制邏輯。
2、2年/3年禁業期:證監會工作人員離職后,一般人員2年內、領導干部3年內不得在相關機構任職。此條款旨在防范利益輸送,需結合“監管獨立性”原則理解其立法意圖。
3、6個月注冊與募集期:基金管理人自收到準予注冊文件后,需在6個月內完成募集;若超期未實質性變更,需備案;變更則需重新注冊。該條款體現監管對基金設立時效性的嚴格要求,需關聯“基金募集期限不得超過3個月”的子條款記憶。
二、合格投資者與份額限制
1、200人紅線:公開募集基金需滿足“向不特定對象募集”或“累計超過200人”條件,私募基金合格投資者累計不得超過200人。該條款是區分公募與私募的核心標準,需結合“非公開募集基金備案需在20個工作日內完成”的配套流程理解。
2、100萬門檻:私募基金合格投資者需滿足“單位凈資產≥1000萬元”或“個人金融資產≥300萬元/近3年年均收入≥50萬元”。該條款與商業銀行高資產凈值客戶標準(如單筆認購理財產品≥100萬元)形成對比,需區分不同場景下的投資者適當性要求。
三、基金治理與信息披露
1、1/2與2/3表決權: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需代表1/2以上份額的持有人參加方可召開;涉及轉換運作方式、更換管理人等重大事項時,需2/3以上表決權通過。該條款體現“多數決”與“特別多數決”的分層決策機制,需結合“基金合同生效需次日公告”的時效性要求記憶。
2、15年/20年保存期:基金銷售機構需保存客戶身份資料至少15年,交易監控錄像保存不少于6個月;基金份額登記數據需保存至賬戶銷戶后20年。該條款強調“可追溯性”原則,需關聯“反洗錢”監管背景理解。
四、投資比例與費用規范
1、80%投資紅線:股票基金需80%以上資產投資于股票,基金中基金需80%以上投資于其他基金份額。該條款是基金分類的核心標準,需結合“ETF聯接基金投資目標ETF資產不得低于凈值的90%”的特殊規定記憶。
2、贖回費歸集比例:開放式基金贖回費中,持有期少于7日需將不低于1.5%的費用歸入基金財產;7日至30日不低于0.75%全額歸集。該條款體現“長期投資”導向,需對比“貨幣市場基金申購贖回費率為0”的差異。
五、記憶策略與備考建議
1、數字關聯法:將“15個交易日”與“15年保存期”關聯為“監管時效與追溯期”,將“200人紅線”與“200萬凈資產門檻”關聯為“公募與私募的分水嶺”。
2、案例對比法:通過對比“基金管理公司主要股東需持股≥25%且凈資產≥2億元”與“私募基金管理人實繳資本≥1億元”的差異,深化對機構準入門檻的理解。
3、高頻考點聚焦:重點關注“基金合同生效條件”“巨額贖回處理”“信息披露禁止行為”等歷年真題高頻考點,結合最新法規動態(如2025年新規)更新知識庫。
相關推薦:
教材精講視頻課程、經典母題、歷年真題、模擬試卷、電子資料等,可掃碼沉浸式學習~

| 課程名稱 | 有效期 | 課程價格 |
2025年基金從業資格考試精講通關班![]() | 購買后365天有效 | 198/科 |
2025年基金從業資格考試經典母題![]() | 購買后365天有效 | 99/科 |
2025年基金從業資格考試題庫會員![]() | 購買后365天有效 | 79/科 |
2025年基金從業資格考試押題救命班(考前500題)![]() | 購買后365天有效 | 500/科 |
基金從業資格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專注在線職業教育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