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建市政水泥混凝土路面修改規范有哪些?水泥混凝土路面修改規范涉及結構組成、材料選用、施工要求及質量控制,確保路面質量符合設計要求,提升行車安全與耐久性,需嚴格遵守相關標準和規范進行施工與檢測。
一建市政中關于水泥混凝土路面修改規范的內容,主要涉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結構組成、材料選用、施工要求以及質量控制等方面。
一、結構組成
水泥混凝土路面結構的組成通常包括墊層、基層以及面層。
墊層:選用的材料應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和穩定性,以減少路基的不均勻凍脹或體積變形對混凝土面層的影響。
基層:基層的作用是與墊層共同作用,控制或減少路基的不均勻變形,為混凝土面層提供穩定而堅實的基礎。基層材料的選用應根據道路交通等級和路基抗沖刷能力來確定,如特重交通宜選用貧混凝土、碾壓混凝土或瀝青混凝土等。
面層:面層混凝土通常分為普通(素)混凝土、鋼筋混凝土、連續配筋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等。目前我國多采用普通(素)混凝土。
二、材料選用
水泥:重交通以上等級道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應采用42.5級及以上的道路硅酸鹽水泥或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其他道路可采用礦渣硅酸鹽水泥,其強度等級不宜低于32.5級。
鋼筋:鋼筋的品種、規格、成分應符合設計和現行國家標準規定,并經過復試合格。鋼筋不得有銹蝕、裂紋、斷傷和刻痕等缺陷。
傳力桿與滑動套:其材質、規格應符合規定。
脹縫板與填縫材料:脹縫板宜用厚20mm,水穩定性好,具有一定柔性的板材制作,且應經防腐處理。填縫材料宜用樹脂類、橡膠類、聚氯乙烯膠泥類、改性瀝青類填縫材料,并宜加入耐老化劑。
三、施工要求
施工前準備:包括對原材料進行檢驗、配合比設計、基層驗收等。
施工過程:應嚴格控制混合料的拌合、運輸、攤鋪、振搗、抹面、養生等各個環節。
接縫處理:縱向接縫和橫向接縫的設置應符合規范要求,如縱向接縫應設置帶拉桿的平縫或假縫形式的施工縫;橫向接縫可分為橫向縮縫、脹縫和施工縫等,其中脹縫應加設傳力桿。
抗滑構造:混凝土面層應具有較大的粗糙度以提升行車安全性,可采用刻槽、壓槽、拉槽或拉毛等方法形成一定的構造深度。
四、質量控制
質量檢驗:包括原材料檢驗、混合料性能檢驗、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檢測以及竣工后的驗收等。
質量評定:根據檢測結果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質量進行評定,確保路面質量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
需要注意的是,具體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修改規范可能因地區、項目類型、設計要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在實際工程中,應嚴格按照設計圖紙、施工規范和相關標準進行施工和質量控制。同時,隨著技術和標準的不斷更新和完善,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也應及時關注和學習最新的技術動態和標準要求。
                                    
                                        一級建造師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2026年一級建造師考試
具體時間待公布
				專注在線職業教育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