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華為數通認證分HCIA/HCIP/HCIE三級,在職備考周期不同:HCIA需1-2個月,HCIP需3-4個月,HCIE需8-12個月。周期受基礎、時間投入、資源影響,建議用“碎片化+集中式”學習,結合自身情況合理規劃,以提升一次通過率。
華為數通認證分為 HCIA(初級)、HCIP(中級)、HCIE(專家級)三個等級,不同等級的備考周期差異顯著。
對在職人員來說,想要一次通過華為數通認證,準備時間還需結合個人基礎及每日學習時長綜合判斷,以下為具體分析。
分等級備考周期參考
HCIA(初級):1-2個月
該等級聚焦基礎概念,如IP地址劃分、VLAN 配置等,適合網絡小白入門。若每天能投入2-3小時,通過官方教材+ ENSP模擬器實操即可高效備考。有計算機網絡基礎的考生,可壓縮至1個月;零基礎者需額外花時間補網絡原理,建議預留2個月緩沖期。
HCIP(中級):3-4個月
相比HCIA,該級別的知識深度顯著提升,涵蓋OSPF/BGP 協議、MPLS VPN等復雜技術,且需通過兩門考試。在職考生需兼顧理論攻堅與實驗操作:工作日每晚2小時研讀協議原理,周末集中4-6小時在ENSP搭建拓撲練配置,有HCIA基礎者3個月可完成;若需補基礎或缺乏實驗環境,建議延長至4個月。
HCIE(專家級):8-12個月
作為最高等級認證,要求具備故障排查與方案設計能力,考試含筆試和實驗考試(8 小時)。在職備考需分階段推進:前4個月學核心技術,后4個月練實驗拓撲。基礎扎實者可壓縮至8個月,零基礎需從HCIA起步,整體周期約12個月。
影響備考周期的因素
1、基礎水平。零經驗者需先補《計算機網絡》通識,有路由交換經驗者可跳過HCIA直接學HCIP;HCIE考生若熟悉Python自動化或云網絡技術,可縮短實驗場景適應時間。
2、時間投入。建議采用“碎片化+集中式”結合模式。通勤時用希賽網APP刷選擇題,每晚固定2小時深度學習,周末預留6小時做實驗。避免“三天打魚”,否則易導致知識遺忘,周期可能拉長至2年以上。
3、備考資源。報班可提升效率,如帶實驗督導的培訓班能幫在職考生規避配置誤區。
綜上,在職考生備考華為數通認證,需根據個人情況、考試級別來合理安排備考時間。
熱門資訊:華為認證介紹 | 華為認證報名方式 | 華為認證考試費用
精品課程:華為認證入門導學視頻課 | 華為認證備考攻略 | 考完網工網管考華為認證
華為認證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華為認證
專注在線職業教育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