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生兒病理性黃疸是新生兒期常見的疾病之一,嚴重時可導致膽紅素腦病等嚴重并發癥,影響新生兒的神經系統發育,甚至危及生命。感染是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重要病因之一,了解其感染性病因及相應的護理對策,及時診斷、治療和護理新生兒病理性黃疸至關重要。
一、感染性病因
1、新生兒敗血癥:這是新生兒時期一種嚴重的感染性疾病,病原體侵入新生兒血液并在其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性感染。常見的致病菌有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新生兒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皮膚、黏膜屏障功能差,臍部又是細菌侵入的重要門戶,這些因素都使得新生兒容易發生敗血癥。當發生敗血癥時,細菌毒素可抑制肝臟酶的活性,影響膽紅素的代謝和排泄,導致膽紅素在體內堆積,從而引發黃疸。例如,新生兒臍部護理不當,被細菌污染,細菌通過臍部進入血液,就可能引發敗血癥,進而導致病理性黃疸。
2、新生兒肝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見的病毒有乙型肝炎病毒、巨細胞病毒、風疹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病毒感染肝細胞后,可導致肝細胞受損,肝功能異常,膽紅素的攝取、結合和排泄功能發生障礙,使膽紅素在血液中濃度升高,出現黃疸。新生兒肝炎起病較緩慢,常在出生后1-3周出現黃疸,可持續數周或數月。
3、其他感染:如肺炎、臍炎、皮膚感染等局部感染,若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細菌或病毒產生的毒素也可能影響膽紅素的代謝,導致病理性黃疸。例如,新生兒患肺炎時,炎癥反應可使體內膽紅素產生過多,同時也可能影響肝臟對膽紅素的代謝能力,從而使黃疸加重。
二、護理對策
1、病情觀察:密切觀察新生兒的生命體征,包括體溫、心率、呼吸、血壓等,以及黃疸的程度、進展情況。注意觀察新生兒的精神狀態、吃奶情況、哭聲等,若出現精神萎靡、嗜睡、拒奶、哭聲尖直等異常表現,應警惕膽紅素腦病的發生,及時報告醫生并協助處理。例如,定時測量新生兒的黃疸指數,繪制黃疸變化曲線,以便及時發現黃疸的異常升高。
2、抗感染治療護理:遵醫囑給予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治療,嚴格按照藥物的劑量、給藥時間和途徑進行給藥。觀察藥物的療效和不良反應,如使用抗生素后觀察感染癥狀是否緩解,有無藥物過敏等不良反應。同時,要注意保持新生兒皮膚、黏膜的清潔,防止感染進一步擴散。例如,在給新生兒使用抗生素時,要注意觀察有無皮疹、腹瀉等不良反應。
3、藍光治療護理:藍光治療是降低血清未結合膽紅素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在進行藍光治療時,要做好護理工作。首先,保護新生兒的眼睛和會陰部,避免藍光照射損傷。其次,密切觀察新生兒的體溫、皮膚情況,防止體溫過高或過低,以及皮膚損傷。此外,藍光治療過程中,新生兒水分丟失較多,要及時補充水分。例如,給新生兒戴上專用的藍光眼罩,用尿布遮蓋會陰部,定時測量體溫,按需喂水。
4、營養支持護理:保證新生兒充足的營養攝入,鼓勵母乳喂養,按需喂養。對于不能母乳喂養或母乳不足的新生兒,要及時給予配方奶喂養。營養充足有助于新生兒的生長發育,提高機體抵抗力,促進病情恢復。例如,觀察新生兒的吃奶情況,記錄奶量,若新生兒吃奶不好,要及時查找原因并處理。
5、心理護理:新生兒患病,家長往往會感到焦慮和擔心。護理人員要及時與家長溝通,向家長介紹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病因、治療方法和預后,消除家長的顧慮,增強家長的信心。同時,鼓勵家長積極參與新生兒的護理,促進親子關系。例如,定期組織家長座談會,解答家長的疑問,分享成功治療的案例。
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感染性病因復雜多樣,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病情,采取有效的護理對策,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以提高新生兒的治愈率,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促進新生兒的健康成長。
“希賽醫衛題庫”小程序內有考前密押卷、經典母題、備考寶典、課程超市、每日一練、每周一測、考點練習、順序練習、智能出題、題型專練等,考生可進行在線刷題,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進入小程序體驗!

| 課程名稱 | 有效期 | 課程價格 |
| 2026年護理學(師)全科課程班 | 購買后365天有效 | 158元/全科 |
| 2026年護理學(師)全科進階班 | 購買后365天有效 | 198元/全科 |
| 2026年護理學(師)無憂通關班 | 購買后365天有效 | 298元/全科 |
| 2026年護理學(師)題庫會員 | 月/季/年 | 30/月、40/季、50/年 |
| 2026年護理學(中級)全科課程班 | 購買后365天有效 | 158元/全科 |
| 2026年護理學(中級)全科進階班 | 購買后365天有效 | 198元/全科 |
| 2026年護理學(中級)無憂通關班 | 購買后365天有效 | 298元/全科 |
| 2026年護理學(中級)題庫會員 | 月/季/年 | 30/月、40/季、50/年 |
相關推薦:
護理職稱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專注在線職業教育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