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了解初試考試大綱能讓考生盡早熟悉考試題型與考試范圍,對以后的考研復習提供幫助。希賽網整理了2021年中國刑事警察學院法碩初試801考試大綱,希望能對考生有所幫助。
以下是2021年中國刑事警察學院法碩初試801考試大綱,在此祝考生考試順利,早日考取心儀大學。更多資訊,敬請關注希賽網法律碩士頻道。
中國刑事警察學院碩士研究生考試
《法學綜合(二)》考試大綱
(2020 年 7 月)
Ⅰ.考查目標
《法學綜合(二)》包括刑法學和刑事訴訟法學兩部分。要求考生具有熟練、系統、全面、準確把握刑法學和刑事訴訟法學基本原理、基本法律規范和基本制度的專業素養,具備分析、判斷和解決刑法和刑事訴訟法實踐問題的基本能力。
刑法學具體包括:
1. 準確掌握刑法學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和我國刑法的相關規定。
2. 正確理解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適用效力、犯罪構成、犯罪形態、正當行為的基本含義及其主要內容。
3. 了解我國的刑罰制度,理解刑罰的功能和目的,掌握我國刑罰的體系、種類以及刑罰裁量制度的主要內容。
4. 了解我國刑法規定的具體犯罪,掌握常見、多發犯罪的概念、構成要件和認定中的主要問題。
5. 運用刑法學基本原理、基本制度,結合刑法規定,合理地分析和認定案件。
刑事訴訟法學具體包括:
1. 準確、全面、系統掌握刑事訴訟法學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和我國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
2. 正確理解刑事訴訟基本原則的含義、主要內容和具體要求;準確掌
握刑事強制措施、刑事辯護與代理等基本制度的適用條件、程序和具體要求。
3. 全面理解我國刑事證據制度的主要內容,準確掌握刑事證據的種類、分類以及證明對象、證明責任、證明標準等刑事證明制度,熟練運用刑事證據規則。
4. 全面了解我國刑事訴訟程序,理解和掌握偵查、提起公訴、審判等基本程序和特別程序。
5. 運用刑事訴訟法學基本原理、基本制度,遵循刑事訴訟程序,結合刑事訴訟法規定,分析、解決刑事訴訟中的實踐問題。
Ⅱ.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二、考試方式
考試方式為筆試,閉卷。三、試卷內容及分數結構
刑法學 75 分
刑事訴訟法學 75 分四、試卷題型結構
本試卷主要題型均為主觀題,包括名詞解釋題、簡答題、論述題、案例分析題等。
Ⅲ.考查內容
第一部分 刑法學
一、刑法概述
(一)刑法的概念
(二)刑法的體系和刑法解釋
1. 刑法的體系
2. 刑法解釋
二、刑法的基本原則
(一)罪刑法定原則
1. 罪刑法定原則的含義
2. 罪刑法定原則在我國刑法中的體現
3. 罪刑法定原則的司法適用
(二) 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則
1. 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則的含義
2. 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則的具體體現
(三) 罪責刑相適應原則
1. 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的含義
2. 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的立法體現
3. 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的司法適用三、刑法的效力范圍
(一)刑法的空間效力
1. 刑法的空間效力的概念
2. 我國刑法的空間效力原則
(二)刑法的時間效力
1. 刑法的溯及力
2. 與刑法的時間效力有關的若干問題的法律適用四、犯罪概念與犯罪構成
(一)犯罪概念
1. 犯罪的概念
2. 犯罪的基本特征
(二)犯罪構成
1. 犯罪構成的概念
2. 犯罪構成的特征
3. 犯罪構成的意義五、犯罪客體
(一)犯罪客體概述
(二)犯罪客體的分類
1. 犯罪的一般客體
2. 犯罪的同類客體
3. 犯罪的直接客體
(三)犯罪客體與犯罪對象
1. 犯罪對象的概念
2. 犯罪對象與犯罪客體的聯系和區別六、犯罪客觀方面
(一)犯罪客觀方面概述
(二)危害行為
1. 危害行為的概念和特征
2. 危害行為的表現形式
(三)危害結果
1. 危害結果的概念和特征
2. 危害結果的種類
3. 危害結果的地位
(四)危害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
(五)犯罪的其他客觀要件
1. 時間、地點和方法對定罪的意義
2. 時間、地點和方法對量刑的意義七、犯罪主體
(一)犯罪主體概述
(二)刑事責任能力
1. 刑事責任能力的概念和內容
2. 刑事責任能力的程度
(三)與刑事責任能力有關的因素
1. 刑事責任年齡
2. 精神障礙
3. 生理功能喪失
4. 生理醉酒
(四)犯罪主體的特殊身份
1. 犯罪主體的特殊身份的概念和類型
2. 犯罪主體的特殊身份對定罪量刑的意義
3. 特殊身份群體的刑事處遇
(五)單位犯罪
1. 單位犯罪的概念
2. 單位犯罪的處罰原則八、犯罪主觀方面
(一)犯罪主觀方面概述
(二)犯罪故意
1.犯罪故意的概念和構成要素
2 犯罪故意的類型
(三)犯罪過失
1. 犯罪過失的概念
2. 犯罪過失的類型
(四)與罪過相關的幾個特殊問題
1. 不可抗力事件
2. 意外事件
3. 期待可能性問題
4. 嚴格責任問題
(五)犯罪目的和犯罪動機
1. 犯罪目的和犯罪動機的概念及二者的關系
2. 犯罪目的與犯罪動機的意義
(六)認識錯誤
1. 認識錯誤的概念
2. 法律認識錯誤
3. 事實認識錯誤九、正當行為
(一)正當行為概述
(二)正當防衛
1. 正當防衛的概念
2. 正當防衛的條件
3. 防衛過當及其刑事責任
(三)緊急避險
1. 緊急避險的概念
2. 緊急避險的條件
3. 緊急避險及其刑事責任
4. 緊急避險與正當防衛的區別十、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態
(一)故意犯罪停止形態概述
1. 故意犯罪形態的概念和特征
2. 故意犯罪形態存在的范圍
3. 犯罪未完成形態負刑事責任的根據
(二)犯罪既遂形態
1. 犯罪既遂形態的概念和特征
2. 犯罪既遂形態的類型
3. 既遂犯的處罰原則
(三)犯罪預備形態
1. 犯罪預備形態的概念和特征
2. 犯罪預備行為的類型
3. 預備犯的處罰原則
(四)犯罪未遂形態
1. 犯罪未遂形態的概念和特征
2. 犯罪未遂形態的類型
3. 未遂犯的處罰原則
(五)犯罪中止形態
1. 犯罪中止形態的概念和特征
2. 犯罪中止形態的類型
3. 中止犯的處罰原則
十一、共同犯罪
(一)共同犯罪概述
1. 共同犯罪的概念
2. 共同犯罪的成立要件
3. 共同犯罪的認定
(二)共同犯罪的形式
1. 共同犯罪形式的概念
2. 共同犯罪形式的劃分
(三)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責任
1. 共同犯罪人的分類標準
2. 主犯、從犯、脅從犯的特征及其刑事責任
3. 教唆犯的特征及其刑事責任
十二、罪數形態
(一)罪數判斷標準和類型
(二)一罪的類型
1. 實質的一罪
2. 法定的一罪
3. 處斷的一罪
(三)數罪的類型
1. 實質數罪與想象數罪
2. 異種數罪與同種數罪
3. 并罰數罪與非并罰數罪
4. 判決宣告以前的數罪與刑罰執行期間的數罪十三、刑事責任
(一)刑事責任概述
(二)刑事責任的根據
(三)刑事責任的發展階段和解決方式十四、刑罰概說
(一)刑罰的概念
(二)刑罰的功能
(三)刑罰的目的
十五、刑罰的體系和種類
(一)刑罰的體系
(二)主刑
1. 管制
2. 拘役
3. 有期徒刑
4. 無期徒刑
5. 死刑
(三)附加刑
1. 罰金
2. 剝奪政治權利
3. 沒收財產
4. 驅逐出境
(四)非刑罰處理方法十六、刑罰裁量制度
(一)刑罰裁量概述
1. 刑罰裁量的概念和特征
2. 刑罰裁量原則
3. 刑罰裁量情節
(二)累犯
1. 累犯的概念
2. 累犯的分類和構成條件
3. 累犯的刑事責任
(三)自首與立功
1. 自首的種類及其成立條件
2. 自首的認定
3. 自首的刑事責任
4. 立功的種類及其表現形式
5. 立功的刑事責任
(四)數罪并罰
1. 數罪并罰的概念
2. 數罪并罰的原則
3. 數罪并罰原則的具體適用
(五)緩刑
1. 緩刑的概念
2. 一般緩刑
3. 特殊緩刑
十七、刑罰執行制度
(一)減刑
1. 減刑的概念
2. 減刑的條件
3. 減刑的時間、幅度與刑期計算
(二)假釋
1. 假釋的概念
2. 假釋的條件
3. 假釋的考驗期及其考察
4. 假釋的法律后果十八、刑罰的消滅
(一)時效
1. 時效的概念
2. 追訴時效
(二)赦免
1. 赦免的概念和種類
2. 我國赦免制度的特點十九、刑法各論概述
(一)刑法分則的體系
1. 刑法分則體系的概念和意義
2. 犯罪的分類和依據
(二)具體犯罪條文的構成
1. 罪狀
2. 罪名
3. 法定刑
二十、危害安全罪
(一)危害安全罪概述
(二)危害安全罪分述
二十一、危害公共安全罪
(一)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
(二)危害公共安全罪分述
二十二、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
(一)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
1. 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概述
2. 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分述
(二)走私罪
1. 走私罪概述
2. 走私罪分述
(三)妨害對公司、企業的管理秩序罪
1. 妨害對公司、企業的管理秩序罪概述
2. 妨害對公司、企業管理秩序罪分述
(四)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
1. 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概述
2. 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分述
(五)金融詐騙罪
1. 金融詐騙罪概述
2. 金融詐騙罪分述
(六)危害稅收征管罪
1. 危害稅收征管罪概述
2. 危害稅收征管罪分述
(七)侵犯知識產權罪
1. 侵犯知識產權罪概述
2. 侵犯知識產權罪分述
(八)擾亂市場秩序罪
1. 擾亂市場秩序罪概述
2. 擾亂市場秩序罪分述
二十三、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一)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概述
(二)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分述
二十四、侵犯財產罪
(一)侵犯財產罪概述
(二)侵犯財產罪分述
二十五、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一)擾亂公共秩序罪
1. 擾亂公共秩序罪概述
2. 擾亂公共秩序罪分述
(二)妨害司法罪
1. 妨害司法罪概述
2. 妨害司法罪分述
(三)妨害國(邊)境管理罪
1. 妨害國(邊)境管理罪概述
2. 妨害國(邊)境管理罪分述
(四)妨害文物管理罪
1. 妨害文物管理罪概述
2. 妨害文物管理罪分述
(五)危害公共衛生罪
1. 危害公共衛生罪概述
2. 危害公共衛生罪分述
(六)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
1. 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概述
2. 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分述
……
由于篇幅有限,更多內容,請點擊附件查看。
法律碩士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3分鐘匹配目標院校,覆蓋院校1031所,多檔次院校分析
專注在線職業教育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