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法律碩士真題的價值對于法碩考研來說是其他資料無法取代的。通過對真題的分析,能熟悉考試題型,了解復習重點,掌握出題人的一貫思路以及其研究方向。下面是希賽網整理的2019年法律碩士(非法學)聯考綜合課真題及答案,供大家參考。
真題不僅可以了解歷年考試范圍、考試難度以及考試題型、分值分布,也可以幫助考生進行自我檢測,有助于對自身的復習狀態進行檢驗。希賽網整理了2019年法律碩士(非法學)聯考綜合課真題及答案,希望能大家帶來幫助。
(文后附PDF版可供打印)
2019年法律碩士聯考(非法學)綜合課真題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第 1~40 小題,每小題 1 分,共 40 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馬克思認為,法律是一定物質生產方式所產生的社會共同和利益需要的表現而不是單個人的肆意橫行,對于這一觀點,下列理解正確的是:C
A.法律伴隨人類社會的產生而產生。
B.法律調整社會中的一切利益關系。
C.社會物質生產方式決定法律的內容。
D.法律體現每個社會主體的利益需要。
2.法律部門的劃分需要在遵循客觀標準的同時堅持正確的原則,下列對于法律部門劃分原則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A
A.客觀性原則要求劃分法律部門應以法律規范的內在結構和效力位階為基礎。
B.適當平衡原則主要是指各法律部門包含的法律法規在數量上大致平衡。
C.當同一部法律可以被劃分于幾個不同的法律部門時,應采用主次原則對齊劃歸。
D.相對穩定原則要求法律部門劃分應當有一定的前瞻性,不能頻繁變動法律部門的內容、結構。
3.我國《民法總則》已于 2017 年 10 月 1 日施行,但《民法通則》并未廢除,在兩法并存共用階段,對于同一事項二者有不同的規定,適用的原則應該是:B
A.法不溯及既往:
B.新法優于舊法:
C.特別法優于一般法:
D.上位法優于下位法。
4.某設區的市政府出臺《規范操辦酒席行為實施辦法》,辦法規定除婚嫁酒、喪葬酒外的其他一律視為違規酒席,下嫁不準操辦酒席,“同時規定:群眾操辦婚嫁酒須填寫申報表并報區政府備案。” 對此正確的是:B
A.該辦法不屬于規范性法律文件:
B.該辦法規群眾辦婚嫁酒須申報,不適當地增加了公民義務:
C.該辦法有關“下嫁不準操辦酒席”的規定符合公序良俗原則;
D.該辦法對于“違規酒席”的規定,體現了社會主義法律文化的要求。
5.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 49 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其他受害人人身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該規則不屬于 C
A.義務性規則 B.確定性規則 C.構成性規則 D.強行性規則
6.2018 年統一職業資格考試制度在我國正式實施,該制度集中體現的法律職業特征是 B
A.法律職業具有相當大的自治性
B.法律職業要求設置嚴格的準入門檻
C.法律職業必須具備特定的職業倫理
D.從事法律職業意味著肩負更多的社會責任
7.法律全球化是指法律的各種要素。如法律原則、法律觀念、法律價值、法律制度等在全球范圍內的趨同,以及在全球范圍內形成一個法治的標準,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法律全球化要求實現所有法律的一體化
B.法律全球化的目標是形成超主權的法律體系
C.人類文明的多樣性最終會導致法律全球化的衰亡
D.各國法律的交流借鑒是實現法律全球化的有效途徑
8.某法院公布夫信被執行人名單,以督促其履行義務,不少夫信人在得知姓名被公布后迫于“面子”和輿論壓力、找到法院配合執行。對此,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B
A.法院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屬于司法裁判活動
B.公布夫信人名單有助于形成尊重法律權威的社會氛圍
C.法院未經被履行人同意就公布其姓名信息侵犯了當事人的隱私權
D.失信人迫于“面子”和輿論壓力配合執行不屬于守法行為
9.比例原則是行政執法應遵守的原則,下列符合比例原則的是:B
A.為保護本地企業的利益,禁止本地超市出售外地企業的肉制品
B.在一年一度的馬拉松比賽當日,實行比賽沿線地區臨時交通管制
C.在對企業違法行為作業處罰前,舉證聽證會聽取其申辯
D.為迎接衛生城市評比檢查,決定檢查期間早點攤夜宵店均不得營業
10.《較高法關于案例指導工作的規定》第七條“較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指導性案例,各級人民 法院審判類似案件時應當參照”下列對于該規定的理解正確的是:A
A.人民法院參照指導性案例審理類似案件體現了“同案同判”的要求
B.較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指導性案例具有普遍的法律約束力
C.較高法發布的指導性案例屬于立法活動
D.指導性案例是當代中國的判例法
11.我國刑法規定“貪污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據
《較高法較高檢查關于辦理貪污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貪污或受賄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三百萬元的應認定為“數額巨大"馮某貪污公款 21 萬元,法院依法判處其三年有期徒刑,法院在該裁判中適用的主要推理方式是: A
A. 演繹推理 B.類似推理 C 歸納推理 D.辯證推理
17.根據我國憲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 B
A.社會主義公有制 B. 中國共產黨領導 C.全面依法治國 D.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18.根據選舉法,下列關于直接選舉的表述,正確的是 C
A.縣級人大代表的選舉由縣級人大常委會主持
B.當選人數少于應選代表名額的,應重新投票
C.選舉所投的票數多于投票人數的,該次選舉無效
D.代表候選人獲得全體選民過半數的選票,始得當選
19.根據我國憲法和法律,下列關于公民財產權的表述,正確的是 A
A 公民行使財產權,不得損害公共利益
B.2004 年憲法修正案規定,公民的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C.公民財產權規定在憲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中
D.為經濟發展的需要,可依法對私有財產進行征收并賠償
20.根據我國憲法和法律,下列關于監察委員會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B
A 監察委員會是較高監察機關
B.上級監察委員會監督下級監察委員會的工作
C.各級監察委員會是行使監察職能的專責機關
D.監察委員會依法獨立行使監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21.某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審理一起姓名權案件時,認為《婚姻法》第二十二條“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的規定需要進一步明確具體含義, 于是中止審理,逐級報送至較高人民法院。根據我國憲法和法律,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B
A.該市中級人民法院可以援引憲法作為裁判依據
B.較高人民法院應就進步明確該條件的具體含義作出司法解釋
C.該市中級人民法院應直接報送全國人大常委會,根據請示結果作出判決
D.較高人民法院可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對該條進行法律解釋的要求
22.下列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表述,正確的是 D
A 行政長官必須年滿四十五周歲
B.行政長官由當地選舉產生,由立法會任命
C.行政長官在其一任任期內可以解散立法會兩次
D.行政長官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首長,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
23.下列關于結構形式的理解,正確的是 A
A.我國實行單一制的結構形式
B.政權組織形式決定結構形式
C.現代結構形式主要有單一制和邦聯利
D.結構形式是指各組成部分之間的橫向權力配置關系
24.根據我國憲法,法律可分為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下列關于基本法律的表述,正確的是 D
A 基本法律具有較高的法律效力
B.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
C.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只能由基本法律予以規定
D.物權法、刑事訴訟法和民族區城自治法都屬于基本法律
25.根據我國憲法,下列自然資源專屬所有的是 C
A 農村的土地 B.荒地、灘涂C.礦藏、水流 D.森林、山嶺
26.下列關于社會保障權的表述,正確的是(A )
A 社會保障權包括退休人員生活保障權、物質幫助權等內容
B.1999 年憲法修正案強化了對公民社會保障權的保護
C.不負有保障社會保障權實現的義務
D.社會保障權是一種消極權利
27.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下列關于村務監督機構的表述,正確的是 D
A.村務監督機構有權撒銷村委會的決定
B.村務監督機構成員在村民代表中推選產生
C.村務監督機構負責村民民主理財和村務公開工作
D.村務監督機構成員向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負責
28.根據《禮記.王制》的記載,商朝對“亂政”和“疑眾”均處以“殺”。下列行為中,屬于“亂政”的是 A
A.析言破律 B.行偽而堅 C.作淫聲異服D.假于鬼神、時日、卜筮
29.唐朝天寶年間,長安城商販張三、李四因爭搶生意毆斗,李四持刀將張三刺傷,在辜限內張三因傷死亡。依唐律,李四應論處的罪名是 A
A.斗毆 B.傷害 C.殺人 D.強盜
30.宋朝元豐年間,開封府民人錢某與趙某因相鄰土地的田界問題發生糾紛,錢某欲告官解決。技照《宋刑統》的相關規定,官府可以受理錢某詞狀的時間是 D
A.四月初一 B.六月十八 C.八月十八D.十月初一
31.民國十四年秋,僉事周樹人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撒銷對其的免職令。依據北洋政府時期的法律,受理該案的機構是 B
A.大理院 B.平政院 C.高等審判廳 D.法部
32.關于抗日民主政權時期的婚姻立法,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D
A.實行一夫一妻制 B.規定了保護婦女兒童原則
B.確立了婚姻自由原則 D.明確了登記結婚以訂婚為必經程序
33.春秋時期晉文公制定的有關選賢任官的法律是 C
A.竹刑 B.茆門法 C.被廬之法 D.仆區法
34.下列關于《北齊律》的表述,不正確的是D
A 形成 12 篇的法典體例 B.首創《名例律》的法典篇目
C.創設“重罪十條’ D.確立笞、杖、徒、流、死五刑制度
35.歷史上明確提出“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立法指導思想的法典是C
A.泰始律 B.開皇律 C.唐律疏議 D.大清律例
36.唐朝開元年間,洛陽民人甲,乙共謀盜竊。兩人被抓獲后,經官府審理認定,甲為“造意者”,屬首犯,乙為從犯,依唐律,甲應處徒二年,對乙應處的刑罰是 B
A.徒二年 B.徒一年半 C.徒一年 D.杖一百
37.下列或地區中,屬于中華法系的是 A
A 朝鮮 B.暹羅 C.印度 D.波斯
38.明朝成化年間,一日本留學生與一威尼斯商人在泉州因瑣事發生歐斗,日本留學生受重傷。按《大明律》的規定,審理此案應依據的法律是 A
A 明朝法律 B.日本國法律C.威尼斯法律D.當事人選定的法律
39.規定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機構及其權限的清代會典是 D
A.雍正會典 B.乾隆會典 C.嘉慶會典 D.光緒會典
40.依據 1947 年《中華民國憲法》的規定,負責解釋憲法、統一解釋法律及命令的機構是 B
A.立法院 B.司法院 C.行政院 D.監察院
二、多項選擇題:第 41~5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20 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個選項是符合題,要求的。多選,少選或錯選均不得分。
41.下列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特征的表述正確的有 ABCD
A.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B.體現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時代要求
C.體現結構內在統一而又多層次的國情要求
D.體現繼承中國法律文化優秀傳統和借鑒人類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
42.法律不是常用的,導致法律局限性的主要原因有 ABCD
A.法律的實現須具備一定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等條件
B.法律的穩定性與社會生活的變動性之間存在矛盾
C.法律的制定和實施受人的因素制約和影響
D.有些社會關系不適宜由法律調整
43.“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權,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逐利違法,徇私枉法”該論斷直接體現的法治理念有 BCD
A.程序正義理念
B.法學至上理
C.權力受制釣理念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念
44.某區人民法院在審理一起民事案件時,依據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關于民法總則草案的說明,對民法通則的有關條款作了解釋,對此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有 ABCD
A.該法院采用了比較法解釋
B.該法院運用了定義解釋方法
C.該法院的解釋屬于正式解釋
D.該法院的解釋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45.某村5名初中生輟學,家長聽之任之,鎮政府對家長...送子女返校讀書,根據憲法和法律,下列表述正確的有:ABC
A.學生家長應保障子女接受義務教育
B.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也是公民的義務
C.鎮政府有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職責
D.子女教育應由家長負責,鎮政府的行為侵犯了家長的監護權
46.根據我國憲法和法律,人大代表出現下列情況,其代表資格應終止的有:ABD
A.趙某辭職被接受
B.錢某加入外國國籍但定居北京
C.孫某因刑事案件被羈押在接受調查
D.李某未經批準兩次不出席市級人大會議
47.根據我國憲法,公民人身自由包括:ABCD
A.住宅不受侵犯
B.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C.人格尊嚴不受侵犯
D.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
48.在歷史以廷尉為中央較高司法審判機關的朝代有:AB
A.秦朝 B.漢朝 C.唐朝 D.宋朝
49.在清朝司法實踐中,幕友發揮著重要作用,下列關于幕友的表述正確的有:ACD
A.幕友須精通復雜的律例
B.幕友由各級官府衙門任命
C.以專辦刑事審判實務的刑名幕名地位較高
D 幕友是各級地方官及中央司法部門長官的政法顧問
50.下列關于 1935 年《中華民國刑法》的表述,正確的有:ABCD
A.分總則和分則兩編
B.確定罪刑法定義務
C.增設“保安處分”
D.侵害直系尊親屬犯罪加重處罰
三、簡答題:第 51~54 小題,每題 10 分,共 40 分。
51.簡述法律的基本特征
52.簡述我國憲法上的公民的監督權
53. 簡述漢代的春秋決獄答:
54.孫某乘坐高鐵時,未按照車票規定的座位乘車,霸占他人座位,經鐵路公司的工作人員多次勸說,孫某仍不將座位讓出,事后,鐵路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給予孫某治安罰款200 元的處罰,鐵路客運部門則將孫某的有關信息記錄在鐵路征信體系中,禁止其 180 天內乘坐火車。
(1)該事件主要涉及哪些法律關系
(2) 該事件體現了何種法律價值沖突
四、法條分析題:第 55~56 小題,每小題 10 分,共 20 分。
55.為加強城市交通管理,某設區的市的人大常委會出臺了《城市交通安全管理條例》.該條例規定,出行高峰禁止外地電動車行駛,如違反,將扣押電動車并托運回原籍,外地來該城市務工人員張某認為該規定同憲法法律相抵觸,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審查建議。
(1)該條例公布后,應如何備案?
(2)全國人大常委會收到張某的審查建議后,應如何處理?
56.諸老廢篤疾,事須爭訟,止令同居親屬深知本末者代之。若謀反大逆,子孫不孝,為同居所侵侮,必須自陳者所,諸致仕得代官,不得已與齊民訟,許其親屬家人代訴,所司毋侵撓之。諸婦輒代男子告辯爭訟者,禁之,若親寡居,及雖有子男,為他故所妨,事須爭訟者,不在禁例。
(1)元朝訴訟代理適用的一般情形有哪些?
(2)元朝禁止哪些人代理訴訟?有何例外?
(3)如何評價元朝訴訟代理制度?
五、案例分析題:第 57~58 小題,每小題 15 分,共 30 分。
57. 聯系實際,論述全面依法治國的基本格局
58. 請結合法理學和憲法學原理,論述人權的內涵以及人權保障在我國憲法的體現?
法律碩士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3分鐘匹配目標院校,覆蓋院校1031所,多檔次院校分析
專注在線職業教育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