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工貿職業學院充分借鑒國內外先進職業教育經驗,形成了“學歷+能力+創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同時,學校多渠道引進黔、川、渝等省市優秀職教人才,配置有先進的機械實習車間,數控實習車間、汽車實習車間、服裝實習車間、計算機實作室、電子電器實作室、多媒體教室等設備設施,培養應用型、技術型、復合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學校全面推進校企合作,建立實習和就業基地,保證學生100%就業,并提供終身就業服務,直到學生滿意就業位置。在貴州工貿職業學院項目建成后,學校將為學生升入大學深造建立直接通道。優美的學習環境,公寓式住宿條件,先進的設備設施、優秀的師資隊伍、系統的人才培養方案、完善的證書體系、終身的就業服務,是廣大莘莘學子成才和就業的理想選擇。為提升學院辦學水平,本著“合理用人、科學發展”的原則,以專業質量推進專業特色發展,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將職業教育辦好,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現招聘學院一批學院中層干部,優秀專業學科教師。“厚德”源于《周易》中的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國語.晉語六》又曰:“吾聞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無福而服者眾,必自傷也。”“厚德”二字應有兩解:其一是學院以德為本,育人先育德;其二是學院力求通過教育,培養師生重視品德像大地一樣能容養萬物。“強能”源自《后漢書·河間王開傳》:“順帝以侍御史吳郡沉景有強能稱,故擢為河間相。”“強”,指感情或意志所要求達到的程度高,即提高,加強,增強,優越。能,指能力、才能、才干,又指技能,包括生存的能力,學習的能力,工作的能力,以及為人處事的能力。學院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能力為本位,構建與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的專業基礎知識、實踐技能、文化素質的課程體系,培養適應生產、服務、管理等急需高等級職業技術人才。“知行合一”語出王守仁《傳習錄》卷上:“只說一箇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箇行,已自有知在”。“知”指人的意識和意念,“行”指人的踐履與行動。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為行,知決定行。學院在辦學過程中堅持理論聯系實踐,學校與企業對接、專業與產業對接、課程與職業對接、課堂教學與生產實踐對接,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校園環境。學院以“厚德強能、知行合一”作為校訓,對學院而言“厚德”是方向,“強能”是目的;對教師而言,要“崇德敬業、善導力行、為人師表、學高身正”;對學生而言,要“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努力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
- 類型: 綜合類
- 地區: 貴州省畢節市
- 等級: 其他
- 電話: 400-6611505
- 地址: 貴州省畢節市咸寧縣濱海大道777號
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