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1年成人高考高起點《語文》模擬預測試卷3:本套試卷總分:150分;共有7大題;測試時間:120分鐘
2011年成人高考高起點《語文》模擬預測試卷3:本套試卷總分:150分;共有7大題;測試時間:120分鐘
一、選擇題一
第I卷(選擇題 共30分)
一、(18分,每小題3分)
2.
第 1 題 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4.選出標點符號完全正確的一句是( )。
A.承認不懂,才能從不懂變懂;承認不會,才能從不會變會。
B.劉勰說得好,“句有可削,足見其疏;字不得減,乃知其密。”
C.今天,《文匯報》上刊登了一篇題為《農民愛看喜盈門》的文章。
D.我疑心他的原名是平福:“平穩而有福”,才正中鄉紳的意。
6.
第 3 題 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最恰當的一句是( )
A.長樂縣開展送電影到鄉村的文化活動。2月12日,放映公司到偏遠的閶云村放映電影《天地英雄》,村民爭相前往觀看,出現十室九空的盛況。
B.這個人簡直不可理喻,明明是他撞了人還振振有辭,還是請交警來處理吧。
C.新領導班子著力整頓學風,以前公司里不正常的干群關系也改弦更張了。
D.你為群眾做了很多好事,群眾也給了你很多榮譽,這真是投桃報李。
8.
第 4 題 下列各句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句是( )
A.自從有了文學史以來,散文就好象是受到了歧視
B.遇事要積極思考,進行分析,要想到問題的兩面,三面以致多面,一定要避免一點論
C.文藝工作者必須深入生活,惟其如此,才能創作出有血有肉的好作品
D.文章流暢誠然很好,但主要的還在于內容
10.
第 5 題 下列各組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直言仗義執言處事立身處世
B.修養休養生息啟示招領啟示
C.淹沒湮沒無聞旁證旁征博引
D.行跡形跡可疑聲張伸張正義
12.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研究人員稱,上述結果首次以有說服力的臨床數據,通過藥物治療來戒除可卡因毒癮是可能的。
B.他來自北方一個偏僻的山村,所以思想保守,甚至僵化,很難開展工作
C.我認為,應該盡可能使用簡化字,不要濫用繁體字,這樣會給漢字規范和青少年學習增加困難。
D.這個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嚴重,據有關部門保守估計,直接損失至少有8千萬元。
二、選擇題二
二、(12分,每小題3分)
2.
根據下列材料,請回答 7~10 題:
第 7 題 下列對“雅文化”和“俗文化”的關系的解說,不準確的一項是( )
A.雅文化和俗文化都有著自身的發展規律,都有一種向對方靠攏的本然傾向。
B.在正常的社會環境中,民族文化前進的內部動力來自雅文化與俗文化的互動互制。
C.從禮及其儀式的規定可見,有些俗文化通常經過整理、提煉進而形成雅文化。
D.社會上層向底層強加自己的文化,社會底層仰慕仿效雅文化,致使一部分雅文化逐漸變成俗文化。
4.
第 8 題 對畫橫線句子中“自覺”和“自在”理解準確的一項是( )
A.“自在”是說俗文化是自然生成、自然存在的,它的形成與人們的生活沒有關系。
B.雅文化是俗的“自覺”,表明它是人們出于某種目的和需要,對有些俗文化加以提煉而成的。
C.俗文化是人類社會經驗的總結,它能指導人們的社會生活,但不帶有教化目的,對人們的思想意識的形成無指導性。
D.雅文化因為它是一種“自覺”的結果,所以它屬于精神文化,不再包括物質形態和風俗。
6.
第 9 題 下列對“(禮)自然就成了民族文化的主導”的原因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禮有很強的繼承性,有歷時進行微調而無大的改變的觀念意識。
B.禮最充分、最直接地體現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觀念、意識和哲學。
C.禮是上層社會為保證政權統一和社會穩定而強制執行的一種行為標準。
D.禮在貫徹實施過程中,它所包含的思想觀念因其具有神圣的意義而向四方擴散。
8.
第 10 題 根據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雅文化和俗文化通過接觸、互補、交融,能促使各個文化沿著自己的道路向前發展,從而推動民族文化的整體進步。
B.當社會上層不再了解、欣賞、關心俗文化,社會底層也不再了解、欣賞、模仿雅文化時,表明社會階層已經對立。
C.外民族的文化如果長時間地占領和影響某個民族,它們也會按照文化的規律,由表及里,抵制、抵消該民族文化深層的影響。
D.隨著社會的發展,雅文化不斷地影響俗文化,俗文化逐漸被雅化,最終會消除雅俗之別,形成雅俗共賞的統一文化。
三、現代文閱讀
第II卷(非選擇題 共120分)
三、(25分)
2.
根據下列材料,請回答 11~15 題:
第 11 題 第二段畫橫線的“通常所認為的那樣’’指的是怎樣的現象?
4.
第 12 題 結合閱讀材料,指出第三段畫橫線的文字的含義。(5分)
6.
第 13 題 為在科學界弘揚“倫理”,愛因斯坦采取了哪些行動?
8.
第 14 題 從文中居里夫人、為法西斯效力的德國科學家、巴丁、達爾文以及那些“杰作,,制造者們的事例,歸納出科技工作者應具有的“倫理”的內涵。(6分)
10.
第 15 題 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兩項是( )
A.愛因斯坦所說的“倫理”,是指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強調了團結協作的重要。
B.茍子的話的意思是,能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是道德品質高尚的人。
C.從事科技工作的人要重視道德修養,因為“若不正己,豈能正物”? >>>>>
D.巴丁忘恩負義,過河拆橋,這種人能否給他諾貝爾獎,成了一樁“公案”。
E.成功和失敗對于科技工作者都是嚴峻的考驗,考驗的是他們是否具有“倫理的信念”。
四、文言文閱讀
2.
根據下列內容在 16~18 題進行改錯
第 16 題 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項,全都表明作者祝賀王參元家遭到火災的原因的一項是( )(3分)
②然時稱道于行列,猶有顧視而竊笑者。
③而足下之才能,乃可以顯白而不污,其實出矣。
④是祝融、回祿之相吾子也。
⑤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開其喙。
⑥發策決科者,授子而不傈。
A.①④⑥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③⑤⑥
4.
第 17 題 當聽到朋友王參元家里失火后,柳宗元不但不去慰問,反而祝賀,還寫了這封祝賀信,為什么呢?
6.
第 18 題 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譯文:__________
(2)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獨自得之心,蓄之銜忍,而不能出諸
口。
譯文:__________
(3)雖欲如向之蓄縮受侮,其可得乎?于茲吾有望于子,是以終乃大喜也。
譯文:__________
五、詩詞閱讀
2.馬戴
孤云與歸鳥,千里片時間。
念我何留滯,辭家久未還。
微陽下喬木,遠燒入秋山。
臨水不敢照,恐驚平昔顏。
本詩以“落日悵望”為題,從全詩內容看,作者惆悵的原因是什么?
4.
第 20 題 請從語言、表達技巧方面任選一個角度,寫一段50字左右的鑒賞文字。
六、作文一(20分)
2.
第 21 題 一次慈善家好不容易幫助某個青年治好了腿疾,沒想到這個青年后來成了搶劫犯。這位慈善家深有感慨地說:“我只是想讓他盡快走起來,卻沒有教他應該往哪里走。”請以此事為話題,寫一篇200字的議論短文。
七、作文二(50分)
2.
第 22 題 作文題目:干糧與獵槍(50分)
一位大學校長在大學生畢業典禮上說:“一個大學生進入社會,就好像一個獵人進入森林,我們不僅要給他足夠的干糧,還要給他一枝獵槍。”根據這段話,請聯系實際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專注在線職業教育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