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2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民法》模擬試卷(2):本試卷總分120分;共有5類型題目
2012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民法》模擬試卷(2):本試卷總分120分;共有5類型題目
一、單項選擇題:1-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1.平等原則是指(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男女平等
C.民事法律關系中當事人地位平等
D.民事活動的結果應當平等
2.在民事法律關系中,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 )。
A.平等
B.對等
C.公平
D.一致
3.下列各項中,不屬于民事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的是( )。
A.主體
B.客體
C.內容
D.形式
4.支配權和請求權的劃分,是按照( )。
A.權利人的不同
B.權利客體分別是物和行為
C.法律的具體規定
D.權利的作用不同
5.下列行為中屬于侵犯肖像權的是( )。
A.為尋找失蹤人而使用其肖像
B.公安機關為通緝犯罪嫌疑人而使用具肖像
C.為新聞報道目的而使用他人的照片
D.未經許可而將他人的肖像張貼在照相館前招攬生意
6.以他物權設立目的的不同為標準對他物權進行分類,可以分為( )。
A.動產物權和不動產物權
B.主物權與從物權
C.用益物權與擔保物權
D.自物權與他物權
7.在下列選項中,表述錯誤的是( )。
A.物權具有排他性
B.物權的排他性不排除一物之上有所有權和他物權同時存在
C.物權的排他性不排除一物之上有互不影響的數個他物權同時存在
D.物權的排他性不允許一物之上有所有權和他物權同時存在
8.下列有關動產和不動產的法律地位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動產和不動產的流通性質和范圍有區別
B.動產和不動產物權變動的法定要件不同
C.動產和不動產是主物和從物的關系
D.動產和不動產在糾紛管轄方面有差異
9.在讓與動產物權時,讓與人仍將繼續占有動產的,可以同受讓人訂立契約,使受讓人因此取得間接占有以代交付,同時受讓人已經取得物權。這種交付方式稱為( )。
A.現實交付
B.簡易交付
C.占有改定
D.指示交付
10.根據民法中物的分類標準,不屬于主物與從物關系的是( )。
A.拖拉機和拖犁
B.上衣和褲子
C.電視機和遙控器
D.自行車和車筐
11.甲已借用乙家具一套,現經雙方協商,乙同意將家具賣給甲。于是兩人決定終止借用合同,簽訂買賣合同。在簽訂的買賣合同中,對交付的時間沒有約定,那么,該家具所有權移轉于甲的時間應是( )。
A.借用合同生效的時間
B.買賣合同生效的時間
C.甲從乙處搬走家具的時間
D.借用合同終止的時間
12.在下列情況中,債務人可以用提存的方式履行合同的是( )。
A.債權人拒不接受債務人履行
B.債權人死亡
C.債權人為二人以上
D.債務人履行會增加負擔
13.定金的數額得由當事人約定,但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 )。
A.20%
B.15%
C.30%
D.50%
14.下列人中享有先訴抗辯權的是( )。
A.一般保證人
B.連帶保證人
C.擔保物權人
D.債權人
15.下列不屈于我國法律所規定的擔保方式的是( )。
A.保證
B.質押
C.典賣
D.留置
16.保證擔保的范圍不包括( )。
A.實現債權的費用
B.違約金
C.損害賠償金
D.定金
17.不當得利的構成要件不包括( )。
A.一方取得利益
B.造成他人損失
C.受益與受損之間有因果關系
D.侵犯他人權利
18.關于要約生效的錯誤表述為( )。
A.要約自到達受要約人之時生效
B.要約自要約人發出之時生效
C.采用數據電文形式發出要約的,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的時間為要約生效時間
D.采用數據電文形式發出要約的,收件人沒有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統的首次時間為要約生效時間
19.甲、乙間訂立贈與合同,甲將其房產一處贈與乙,并已做所有權移轉登記,2個月后,乙與甲發生爭執,將甲打傷致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乙之間的贈與合同已履行,不能撤銷
B.甲的繼承人可以撤銷對乙的贈與,要求乙返還財產
C.甲的繼承人無權請求返還受贈房屋
D.甲的繼承人應當在贈與財產所有權移轉后6個月內行使撤銷權
20.甲公司委托乙外貿公司代理出口其產品,乙外貿公司以自己的名義與國外買方訂立了出口合同,并且未向買方透露代理關系。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如買方不支付貸款,乙公司應當向委托人披露該買方,甲公司因此可以直接向買方行使合同權利
B.如因為甲公司的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買方損失,乙公司應當對外承擔責任后向甲公司追償
C.如買方不支付貸款,乙公司應當向委托人披露該買方,但甲公司不得直接向買方行使權利
D.如因為甲公司的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買方損失,乙公司應當向買方披露甲公司,甲公司即直接對買方承擔責任
21.根據我國的著作權取得制度,中國公民的著作權( )。
A.隨作品的首次發表而自動產生
B.隨作品的創作完成而自動產生
C.在作品開始構思時自動產生
D.在作品上加注版權標記后自動產生
22.小民5歲,有繪畫天才。他作的畫很受人們的喜愛,有的還獲了獎。小民對他的繪畫作品( )。
A.享有著作權。因為繪畫是合法行為,不論作者有無民事權利能力
B.享有著作權。因為繪畫是一種事實行為,并不需要作者享有民事行為能力
C.不享有著作權。因為繪畫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要求作者應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D.不享有著作權。因為繪畫是合法行為,要求作者具有民事權利能力
23.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當幾種繼承之間發生沖突時,按效力的高低排列順序應是( )。
A.法定繼承,遺囑繼承和遺贈,遺贈扶養協議
B.遺囑繼承和遺贈,法定繼承,遺贈扶養協議
C.遺贈扶養協議,法定繼承,遺囑繼承和遺贈
D.遺贈扶養協議,遺囑繼承和遺贈,法定繼承
24.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訂立口頭遺囑,危急情況解除后,遺囑人能夠用書面或錄音形式訂立遺囑的,所立的口頭遺囑( )。
A.無效
B.繼續有效
C.部分有效
D.由遺囑人自己決定是否有效
25.沒有公證遺囑的數份遺囑中,如果內容相抵觸的,以( )為準。
A.自書遺囑
B.代書遺囑
C.錄音遺囑
D.最后所立的遺囑
26.因堆放物品倒塌造成他人損害的,如果當事人均無過錯,應當( )。
A.根據無過錯責任原則處理
B.由堆放物品的人承擔責任
C.根據公平原則酌情處理
D.由受害人自己承擔責任
27.甲、乙、丙三人進山打獵,見草叢中有動靜,三人同時開槍,結果造成采藥人李某重傷。現無法確定是誰射中的。李某的損害應由( )。
A.甲、乙、丙共同承擔
B.甲、乙、丙與李某共同承擔
C.李某自己承擔
D.山林的管理人承擔
28.甲、乙二人路過丙家門口時,甲提議賽跑,乙表示同意。二人剛開始跑,即引得丙家的狼狗追趕,倉皇中,乙摔倒在地,左臂骨折。對乙的損害應負責任的是( )。
A.甲
B.丙
C.甲、乙
D.甲、乙和丙
29.商標是用以區別同類商品或商業服務的標記,其構成可以是文字、圖形或其組合。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對商標進行不同的分類,按其使用對象的不同可以劃分為( )。
A.文字商標、圖形商標及其組合
B.集體商標和證明商標
C.商品商標和服務商標
D.馳名商標和普通商標
30.因運輸者的原因,使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財產或人身損害的,應依法承擔民事責任的是( )。
A.產品的銷售者
B.產品的運輸者
C.產品的運輸者和銷售者
D.受害人自己
二、判斷題:31-4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31.侵害名譽權的責任根據侵害人確有損害行為來認定。( )
32.依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財產的,財產所有權從合同成立時起轉移。( )
33.提存是指債權人將標的物送交有關部門存放。( )
34.保證期間,債權人許可債務人轉讓債務的,不必取得保證人同意。( )
35.管理人無義務而管理他人事務的,可以構成無因管理。( )
36.受要約人超過承諾期限發出承諾的,除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該承諾有效的以外,為新要約。( )
37.租賃合同的當事人來約定租賃期限或約定不明確的,租賃期限確定為1年。( )
38.依我國《著作權法》的規定,受委托創作的作品,著作權一律屬于委托方。( )
39.個人承包,依照法律允許由繼承人繼續承包的,按承包協議辦理。( )
40.在代位繼承中,代位繼承人繼承被代位人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
三、簡答題:41-43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只需簡要回答基本內容,不需詳細分析、論證和綜合
41.簡述受脅迫而為的民事行為的構成要件。
42.簡述引起訴訟時效中止的事由。
43.簡述按份共有人的權利義務。
四、論述題:44小題,16分。要求有理有據,論證充分。
44.論善意取得制度。
五、案例分析題:45-46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要求對所列問題作出回答,并說明理由。
45.甲建筑公司因建樓急需水泥,同時向A、B、C三家水泥廠發出函電。函電中稱:“我公司急需標號為150型號的水泥100噸,如貴廠有貨,請速來函電,我公司愿派人前往購買。”三家水泥廠收到甲公司函電后,先后向甲回復了函電,在回函中告知他們備有現貨,且告知了水泥價格。 A水泥廠在發出函電的同時,派車給甲公司送去了50噸水泥。在該批水泥送達甲公司之前,甲得知B水泥廠的水泥質量好且價格合理,因此向B水泥廠發去函電,稱:“我公司愿意購買貴廠 100噸150型號水泥,盼速發貨,運費我公司負擔。”發出函電的第二天,B水泥廠發函稱已,準備發貨。第三天,A水泥廠的50噸水泥送到,甲告訴A廠,其已決定購買B廠的水泥,因此不能接受A廠送來的水泥。A廠以甲拒收貨物已構成違約為由,訴至法院。問:
本案如何處理?
46.王某的妻子和女兒早年死亡,1991年王某也死亡,留有遺產房屋四間。遺產未經分割,王某的兒子暴病而死。為繼承這四間房屋,王某的女婿、外孫女與王某的兒媳、孫子發生爭執。一審法院判決由王某的外孫女和孫子各繼承兩間,當事人均不服,上訴到二審法院,二審法院判決四間房屋應先由王某的兒子和女兒各繼承兩間,然后,轉由女婿、外孫女各繼承一間,兒媳和孫子各繼承一間。問:
法院的判決存在哪些問題?應怎樣判決?
專注在線職業教育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