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試卷精心編撰和挑選精華、貼近考試真題的題目,供考生強化練習,全面檢測復習效果,提高應試技巧;用全新的考點解讀和充足的題目訓練,提高考生的迎戰能力。
本試卷精心編撰和挑選精華、貼近考試真題的題目,供考生強化練習,全面檢測復習效果,提高應試技巧;用全新的考點解讀和充足的題目訓練,提高考生的迎戰能力。
一、單選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意的。請將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1.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生活型為( )
A.地上芽植物
B.地面芽植物
C.高位芽植物
D.隱芽植物
2.在生物進化過程中,K對策者適應的氣候應該是( )
A.溫和氣候
B.炎熱氣候
C.多變氣候
D.穩定氣候
3.實驗表明,有利于蛋白質的合成的是( )
A.紅光
B.青光
C.紫光
D.藍光
4.生態型是同一植物對不同環境條件的( )
A.趨異適應
B.趨同適應
C.相同反應
D.無反應
5.如果一個區域受保衛,不允許其他動物(通常是同種動物)的進入,那么這個區域稱為( )
A.領域
B.家域
C.地域
D.界域
6.群落的組成單元是( )
A.個體
B.各種動物
C.種群
D.各種植物
7.關于熱力學第二定律敘述正確的是( )
A.任何系統的能量轉換過程,其效率是100%
B.任何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優質能,均等于其輸入能
C.生態系統中的能量在轉換、流動過程中總存在衰變、逸散的現象
D.又稱能量守恒定律
8.山風的特點是( )
A.山坡或山頂上的氣流流到山谷中,山風很干燥
B.山坡或山頂上的氣流流到山谷中,山風不干燥
C.山谷中的氣流沿坡上升,山風很干燥
D.山谷中的氣流沿坡上升,山風不干燥
9.單種種群在無限制的環境中呈指數增長時,其增長率為( )
A.變量
B.恒值
C.負值
D.零值
10.在世代不重疊生物的種群增長模型中,在方程式Nt—λtN0中,當λ>1時,種群數量的變化情況是( )
A.種群數量下降
B.種群數量穩定
C.種群數量上升
D.種群無繁殖而發生滅亡
11.下列不屬于工業輔助能的是( )
A.畜力
B.化肥、農藥
C.農業機械
D.農用塑料
12.內稟自然增長率是指在環境條件沒有限制性影響時,由種群內在因素決定的、穩定的最大( )
A.絕對增殖速度
B.相對增殖速度
C.平衡增殖速度
D.均勻增殖速度
13.在我國暖溫帶地區,通常土壤養分有效性最好和最利于植物生長的土壤酸堿度為( )
A.pH5~6
B.pH6~7
C.pH7~8
D.pH8~9
14.生物對高溫適應的特點是( )
A.降低細胞含水量,增加可溶性糖
B.降低細胞含水量,減少可溶性糖
C.增加細胞含水量,增加可溶性糖
D.增加細胞含水量,減少可溶性糖
15.以下關于他感作用的描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他感作用具有歇地現象
B.一種植物對其他植物雖然產生影響,但并不向外分泌代謝過程中的化學物質
C.他感作用使某種植物的出現引起另一類植物消退
D.他感作用造成植物種類成分對群落的選擇性
16.下述四種生物構成的生態系統中,哪種營養結構的生態系統最穩定( )
17.植物利用太陽能的效率一般只有千分之幾,甚至萬分之幾,農作物平均也不過是( )
A.5%~10%
B.1%~2%
C.10%~20%
D.0.1%~0.2%
18.下列不屬于種群年齡結構類型的是( )
A.增長型
B.隨機型
C.穩定型
D.衰退型
19.我國內蒙古草原農田棄耕后,最后恢復的群落是( )
A.雜草群落
B.黃蒿群落
C.禾草群落
D.貝加爾針茅群落
20.下列有關水生植物特點正確的是( )
①發達的通氣系統
②葉片極厚
③植物體具有較強的彈性
④淡水植物具有自動調節滲透壓的能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全部正確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20小題,共20個空,每空2分,共40分。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
21.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各種生態因子,統稱為________。
22.當潮濕氣團超過大型山脈時,在迎風側形成降水,而在背風側形成千熱氣候,使山脈的兩側分布著截然不同的植被類型,這種風稱為________。
23.可持續發展包括兩層含義,一是人類要發展,要滿足人類的發展要求,二是不能損害自然界支持________的生存能力。
24.根據種群的發展趨勢,種群的年齡結構可分為________、穩定型種群和衰退型種群。
25.群落的________是指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狀況或水平格局,生物種群在水平上的水平結構,也稱作群落的二維結構。
26.對植物群體的總光能利用率產生影響的主要因素是光合面積、________和光合能力。
27.能夠被植物葉綠素吸收利用的太陽輻射稱為________。
28.種群的各種不同分布型的產生原因,主要是由于種群內個體間的________。
29.人類因素造成的生態失調包括人與自然策略的不一致、濫用資源和________。
30.種的均勻度指一個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種個體數目的________狀況,它反映的是各物種個體數目分配的均勻程度。
31.生物量是指________動物、植物等生物的總重量。
32.土壤中某些真菌能與某些高等植物的根系形成共生體稱為________。
33.地球淡水的重要來源是________。
34.________以多年生草本植物占優勢,遼闊無林,在原始狀態下常有各種善于奔馳或營穴洞生活的草食動物棲居其上。
35.物種均勻性越大,則多樣性越________。
36.磷循環的途徑是從_______開始的。
37.在種群的進化與適應過程中,兩種最基本的生態對策是r對策和________。
38.凈初級生產力是指單位面積和時間內總生產力減去植物________所剩下的數量。
39.________由環境資源所決定的就稱為環境負荷量。
40.在大氣上空的________能吸收過濾掉紫外線輻射中最強的波段,保護地面生物免受紫外線傷害。
三、判斷題:本大題共l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41.地形因子對于生物尤其是農作物的作用是直接作用。( )
42.氟元素含量過高的地區人畜常易患“克山病”。( )
43.r對策生物種群容易發生種群爆發。( )
44.植物分泌毒素抵抗微生物入侵屬于他感作用。( )
45.生物群落是生物種內許多個體組成的群體。( )
46.隨著生態演替的發展,生物小循環加強。( )
47.環境容納量是指一定環境內最大種群數量。( )
48.生態系統的組成和結構越復雜,其穩定性越強。( )
49.生態系統中的物質流動是循環進行的,而能量流動是單向遞減的。( )
50.“赤潮”是由氮磷引起的水體富營養化所致的。( )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51.簡述云杉砍伐跡地上的次生演替系列。
52.簡述生物量與生產力的區別。
53.簡述生物種間的相互關系。
五、論述題:54小題,20分。
54.試述極端低溫對生物的影響及生物對低溫環境的適應。
專注在線職業教育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