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成人高考高起點(歷史地理)考前模擬卷三,考前必做,考前必做復習卷,是內部資料考核試題。
2019年成人高考高起點(歷史地理)考前模擬卷三,考前必做,考前必做復習卷,是內部資料考核試題。
一、選擇題
每小題2分,共80分。
1.我國古代著名的歷書《授時歷》的作者是
A.郭守敬
B.僧一行
C.祖沖之
D.沈括
2.西藏和平解放是在
A.1949 年
B.1952 年
C.1951 年
D.1953 年
3.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西斯德國使用“閃電戰”首先進攻的是
A.波蘭
B.法國
C.蘇聯
D.丹麥
4.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運動
C.五四運動
D.中國共產黨誕生
5.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建立的標志是
A.《大西洋憲章》的發表
B.《德黑蘭宣言》的發表
C.26國共同宣言的發表
D.《開羅宣言》的發表
6.在巴黎和會上主張嚴厲處置德國的是
A.英國
B.法國
C.美國
D.日本
7.春秋時期城濮之戰的交戰雙方是
A.晉國與齊國
B.晉國與楚國
C.楚國與齊國
D.吳國與越國
8.元朝全國最高的行政機構是
A.尚書省
B.中書省
C.門下省
D.宣政院
9.通過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是
A.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
C.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D.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10.隋朝大運河從北到南四段順序是 ①永濟渠②江南河③通濟渠④邗溝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④②
D.①②④③
11.標志著中國教育開始步入近代化的事件是
A.《資政新篇》的頒布
B.洋務派創辦的一批新式學堂
C.京師大學堂的建立
D.《欽定學堂章程》的頒布
12.揭開義和團運動的序幕的事件是
A.趙三多冠縣起義
B.義和拳改名義和團
C.提出“扶清滅洋”口號
D.進入京津地區
13.能夠比較準確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形勢變化特點的是
A.美國軍事經濟實力獨占鰲頭
B.蘇聯成為唯一能與美國的抗衡者
C.歐洲在戰爭中受到嚴重削弱
D.兩極格局的形成
14.以下有關鄭和下西洋的表達,錯誤的一項是
A.發生在明成祖時期
B.當時的西洋是指今天的大西洋
C.先后7次航海,到達了 30多個國家
D.創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紀錄
15.下列各項中,對推動世界格局向多極化趨勢發展有直接作用的事件是
A.歐盟的成立
B.華沙條約組織成立
C.聯合國的建立
D.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立
16.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法的醫生是
A.扁鵲
B.華佗
C.張仲景
D.孫思邈
17.1929-1933年經濟危機的特點是
A.來勢迅猛,破壞性大,但持續時間較短,范圍僅限于美、英兩個國家
B.來勢迅猛,破壞性大,持續時間長,影響世界各國
C.來勢迅猛,破壞性僅限于工業領域,且持續時間較短
D.來勢迅猛,破壞性不如已有的危機,范圍僅限于美、英兩個國家,但持續時間長
18.下列對“獨聯體”的表述正確的是( )
A.是在蘇聯原加盟共和國獨立基礎上成立的
B.它是蘇聯全民公決的產物
C.它的成立直接導致了“八一九”事件
D.它的組成仿效了前南斯拉夫地區的做法
19.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A.林肯是民主黨人
B.林肯是北方資產階級民主派的代表
C.林肯曾任美國總統
D.林肯遇刺身亡
20.下列敘述中錯誤的一項是
A.中國的奴隸社會開始于夏代
B.中國的封建社會開始于戰國時期
C.緊接兩晉的封建朝代是隋朝
D.中國封建社會共分為五個階段
21.下列關于我國疆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A.與我國云南接壤的國家有緬甸、泰國、老撾、越南
B.我國南北跨緯度近50°,東西跨經度60°以上,因此東西距離大于南北距離
C.吉林、黑龍江、內蒙古、甘肅、新疆均與俄羅斯相鄰
D.我國大陸海岸線北起鴨綠江南到北侖河口
22.下列關于印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A.印度的耕地面積居亞洲各國第一位
B.印度的茶葉產區主要分布于恒河三角洲
C.印度的棉花產區主要分布于半島東北部
D.印度主要黃麻產區位于降水較少的西北部
23.下列山脈中是平原和高原分界線的是
A.長白山、武夷山
B.大興安嶺、太行山
C.天山、昆侖山
D.祁連山、巫山
24.關于我國青藏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青藏高原太陽輻射強是因為有太陽直射現象
B.有全球面積最大的高原和獨特的高寒氣候
C.季風與非季風區,外流區與內流區的界限均通過本區
D.是黃河、長江、印度河和恒河等河流的發源地
25.世界上工業大國能源可以自給的國家是
A.法國
B.日本
C.意大利
D.英國
26.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長期國策,但每年凈增人口數量仍很多,其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髙
B.人口死亡率低
C.沒有執行計劃生育
D.人口基數大
27.我國優質棉多產于新疆南部的原因是
A.氣候干旱少雨,氣溫年較差大
B.降水集中在夏季,氣溫日較差大
C.土壤肥力大,各種病蟲害較少
D.光照充足,而且有灌溉水源
28.地跨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的省是
A.青海
B.四川
C.陜西
D.甘肅
29.解決大城市環境問題的根本措施是
A.興建高層建筑,擴大城市占地面積
B.分散大城市職能,建設衛星城市
C.治理工業“三廢”,建立衛生防護帶
D.健全道路體系,解決交通擁擠問題
30.我國地勢特點帶來的影響是
A.地勢西高東低,利于濕潤空氣深入內陸
B.地勢起伏大,不利于東西交通運輸
C.大河多西源東流,阻礙了南北交通
D.使各地山區多降水,森林面積廣大
31.下列地理事物中,主要由內力作用形成的是
A.雅丹地貌
B.路南石林
C.汾河谷地
D.長江三角洲
32.我國煤炭和石油資源都很豐富的省區是
A.湖北、河南
B.遼寧、山東
C.黑龍江、山西
D.安徽、吉林
33.既是我國商品糧基地,又是我國商品棉基地的是
A.江漢平原
B.成都平原
C.松嫩平原
D.黃淮平原
34.關于黃河的描述,正確的是
A.黃河的河套平原和山東境內是凌汛的經常發生地
B.黃河上游的壺口瀑布和龍門峽谷非常壯觀
C.黃河的中游主要流經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
D.黃河下游的小浪底水利工程位于三門峽水利樞紐的北部
35.圖3是南美洲略圖,若欲由哥倫比亞首都圣菲波哥大搭乘飛機飛往巴西首都巴西利亞,據此回答39~30題。飛機沿途將飛越:①巴西高原,②亞馬孫平原,③安第斯山脈,其飛越順序為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②③①
36.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膠和油棕生產國是
A.泰國
B.菲律賓
C.馬來西亞
D.印度尼西亞
37.關于世界各洲分界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A.南美洲和南極洲的分界線是麥哲倫海峽
B.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波斯灣
C.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土耳其海峽
D.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
38.圖2中完全處于亞洲范圍內的海峽是
A.A
B.B
C.C
D.D
39.我國臺灣省多山地,主要是因為
A.地形多山
B.屬于沖積島
C.處在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碰撞處
D.處在印度洋板塊、亞歐板塊張裂處
40.關于圖2中自然帶地域分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A.自然帶由A到B的變化體現了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
B.自然帶由A到B的變化體現了由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
C.乞力馬扎羅山的垂直分異與自然帶由A至B的地域分異規律完全相同
D.自然帶體現出的緯度地帶性在各大陸的中緯地區表現明顯
二、非選擇題
41~46小題,共70分。
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農奴還有權贖買他們所居住的房屋,并在獲得地主同意后,購買分配給他們長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屬地作為私產。農民這樣獲得一定數量的土地私產后,因為贖買了土地,他們就擺脫了對地主的義務,而成為擁有私產的完全自由的農民。 ——摘自《解放農奴宣言》 (1)《宣言》是誰在什么時候發布的? (2)引文中提到的“農民,,原來處于什么地位? (3)他們要怎樣做才能獲得土地?
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罷丞相不設,析中書省之政歸六部,以尚書任天下事,侍郎貳(副)之,而殿閣大學士只備顧問。帝方自操威柄,學士鮮所參決。 ——《職官志》 (1)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變化?文中的“帝”指誰? (2)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部?六部的最高長官如何稱謂?他們對誰負責? (3)材料中“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 (4)上述史料所說的機構變化起了什么作用?
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凡分田,照人口,不論男女,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則多分,人寡則寡分,雜以九等。……好丑各半。……務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也。 ——摘自《天朝田畝制度》 (1)上述制度是在中國近代哪一次革命運動中制定的? (2)上述所引材料的主要內容是針對當時中國的什么背景而制定的?(3)怎樣評價這個制度?
4.讀圖5,回答下列問題。
(1)由圖中伊朗的阿巴丹至日本橫濱的航海線,沿途經過的重要海域和海峽名稱,依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港口 D為____港,港口C為____港。
(3)一艘油輪由阿巴丹出發,沿途經過紅海、地中海、大西洋、北海,到波羅的海沿岸的圣彼得堡,沿途經過的海峽、運河依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日本橫濱某客輪跨太平洋去B海港,沿途是順風順水還是逆風逆水?請說明原因。
5.讀氣候類型的降水量和氣溫分配圖(圖2),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三圖分別代表的氣候類型:A_____氣候,B_____氣候,C_____氣候。
(2)A氣候類型分布面積最廣的是_____流域,此自然帶的代表動物是_____。
(3)在B氣候條件下,植物所具有的特征是_____。與它分布在同緯度大陸東岸的是_____氣候。
(4)C氣候類型的形成與終年盛行的_____風密切相關,在西歐_____流對它的形成也起著促進作用,與C氣候類型同自然帶而名稱不同的氣候類型是_____氣候。
6.讀地球繞日公轉示意圖(圖3),回答下列問題。
(1)A點的日期是_____,B點的節氣(北半球)是_____,C點的季節(北半球)是_____,D點的日期是_____。
(2)當地球由B運行到C的過程中,其極晝范圍由_____向_____逐漸擴大。
(3)當地球由A運行到B的過程中,其公轉速度的變化狀況是_____。
(4)當地球由D運行到A的過程中,太陽直射點由_____向_____逐漸移向。
專注在線職業教育24年